西藏新貌(2)

西藏地热资源考察(1975年)

科学考察队员测量温泉水的酸碱度及矿化度。

年青的泉华。

古泉华。

考察队员访问泉区群众,调查温泉湖的情况。

地热工作者在海拔四千八百三十米的“间歇喷泉”旁时行紧张的考察工作。

恢复宁静时的主泉口。

科学工作者利用温泉裂口的高温当炉子,烹调膳食。

河心温泉。

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羊井区甲母温泉群。

活动在温泉湖畔的科学考察队。

青藏高原的花卉(1977年)

绿绒蒿。一种生长在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花色有黄有紫。

老鹳草是生长在林下草本植物,花色鲜艳,能治慢性风湿关节炎。根含鞣质,是提制烤胶的原料。

雪莲花。品种很多,可作药用。

高原上寒冷多风,有些植物在长期适应的过程中,茎、叶紧密相连,形成这种流线形式的垫状体态。这是垫状植物的一种——垫状蚤缀。

珠峰火绒草。

在雅鲁藏布江江源地区采集到的一种菊科植物——扁芒菊。

我国马先蒿,多达三百余种。色彩繁多,体态各异。这是其中一种。

黄色报春花。

紫色报春花。生长在高原小溪边的潮湿地方,花可供药用。

互叶铁线莲。它是铁线莲类群中比较原始的一种植物,花萼呈钟形,叶子互生。

西藏高原的巨树(1977年)

这是高达40多米的铁杉。

三趾马动物群化石(1977年)

科考小组来到吉隆盆地的一个峡谷。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科学工作者在分析化石标本。

一个三趾马下颌骨化石即将出土。

吉隆盆地一千万年前三趾马动物群生活复原示意图。

布龙的三趾马上齿列。

吉隆的大唇犀下牙床。

吉隆的长颈鹿下牙床。

布龙的古猫下牙床。

布龙的竹鼠下牙床。

布龙的鬣狗下牙床。

吉隆的麅麂下牙床。

西藏高原的湖泊(1977年)

易贡错。因受印度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湖岸森林密布。

蒂让碧错,海拔高程4880米。

羊卓雍湖,海拔高程4484米,面积730平方公里,为藏南内陆流域的第一大湖。

马尔盖茶卡海拔高程4785米,面积76平方公里,水很浅,连橡皮船也难行,水底全是一米多厚的结晶食盐。

班公湖。是一个因断裂谷地形成的湖泊,即构造湖。

考察阿木错(高程4970米)之前。

测量湖水深度。

考察涌波湖。

高原湖泊中,盛产裂腹鱼。这是水生生物工作者在整理鱼类标本。

利用湖泊进行地球物理考察。

在玛法木错湖滨进行气象观测。

才多茶卡湖滨的芒硝。

西藏高原上,尤其是在藏北地区,因雨量较少,蒸发量又大,湖水入不敷出,造成湖泊日益退缩干涸。已近于涸的莲蓬湖。

冈塘错湖泊退缩痕迹。

错尼,又名双湖,海拔高程4902米,已测得湖水最深处为58.7米,是一个构造湖。

玛法木错一带的黑颈鹤。

赤麻鸭幼鸟。

高原湖泊岛屿上的棕色头鸥。

昂达尔错东湖鸟岛上的棕头鸥群。

在湖滨生活的藏羚。

西藏高原淡水湖边,常常栖息着成群的斑头雁。

拉昂错里的水草。

湖滨地区,往往水草丰富,宜于放牧。这是诺尔玛错湖滨牧场。

雅鲁藏布江(1977年)

雅鲁藏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