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名胜古迹

长治市

潞安府城隍庙
在长治市东大街北隅。主要建筑城隍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建筑。各殿顶上皆以五彩琉璃装饰,釉色绚丽。

上党门
在长治市内西南隅。是古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门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金代毁于兵火,现存上党门和左侧钟楼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是一地方衙署中富有民族风格的门廷式古建筑。游人登楼眺望,长治城廓尽入眼帘。

观音堂
在长治市西南郊5公里梁家庄。古柏廷拔,殿堂玲珑。明万历十年(1582年)创建,至今完好。殿内塑像满布,或设在坛上,或悬于半空,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居中,周围十八罗汉环绕,两侧雕二十四诸天,神态各异。上部为十二圆觉菩萨,分别驾麒麟、狮、象等兽,造形秀美,姿态娴静。再上悬有天宫楼阁、西方圣境,前面还有四大天王、护法金刚、帝释、供养人等,共400余尊,并附以龛阁装修,金碧辉煌。

丈八寺塔
在长治市区东南13公里荫城镇桑梓村。丈八寺规模较小,平面布局为唐代形制。塔在院内西南角,为唐代建造,平面方形,通高约30米。塔身共9层,塔内为一正方形空筒,各层皆设木制楼板。

崇教寺
在长治市区北10公里马厂乡故驿村。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太宗降旨修建殿宇50间,造佛像15躯。后寺院逐渐残坏。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本村人士修殿宇3间、东廊房5间。乾隆三年(1738年)又予重修,并造今存之碑。寺内有宋建大殿。

任环墓
在长治市城区。

神农庙
在长治市郊区。

滴古寺寒泉
在长治市郊区滴谷寺村。

新石器璧头遗址
在长治市郊区梁家庄。

潞城市
原起寺
在潞城市区东北22公里的凤凰山巅。始建于唐天宝六载(747年)。院前竖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建寺的铭记。殿西矗立北宋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巍峨凌云。塔身八角七级,高17米,层层雕飞檐斗拱,形状各异。塔顶安装8个铁人,闪闪发光。殿前4根方形石柱撑起一间香亭。登寺远眺,群山环抱。

潞子婴儿墓
在潞城市西流乡潞河村。

北魏摩崖造像遗迹
在潞城市城关东南10公里黄池村。

长治县
龙泉寺
在长治县城南2公里南王庄村。传说始建于唐代,有造像碑为证。应是金重建;元、明、清多次重修,始成现状。寺宇规模不大。殿内两山墙上各嵌石造像碑一块,完好无损,上雕佛像一组,佛像结跏趺坐,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和二胁侍菩萨,共5尊,面形丰满,线条柔丽,极富唐风。寺外西北角有元至正年间(1341-1370)比丘尼首坐塔,平面方形,高2.3米,上刻佛像、序文和陀罗尼神咒,造形秀美,雕工精致。

洪福寺
在长治县城南10公里李坊村。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始建。其中眼光殿和罗汉殿为宋金遗构,余皆后人重建。梁枋、斗拱和拱眼壁上彩绘精致,色泽纯朴浑厚,可谓佳作。

法云寺
在长治县城南12公里西八义村内。创建于唐,宋、元、明各代均经重修。现存前殿为宋代遗构;后殿明代重修,尚保存元代风格;其余厢房配殿等皆为明代重建。

玉皇观
在长治县城南20公里南宋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观。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皆有修葺。布局灵活,体形富于变化。其中五凤楼和西配殿是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明清重建。五凤楼建造最佳。楼顶琉璃脊兽完好无损,龙、凤、人物、花卉等皆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作品,制作精细,色泽鲜艳,是我国琉璃构件中的佳作。

正觉寺
在长治县城西北10公里看寺村。俗称大寺。寺名取佛经中“登上正觉彼岸”之意。东接太行山,西临漳河水,古柏参天,殿宇巍峨。寺始建于唐大和年间(827-835),宋、元、明都有修葺。梁架规整,结构简洁合理,为现存宋代木构建筑中所少见。

古佛堂
在长治县城北5公里东呈村左侧。创始年代无考。元、明、清都有重修。现存中轴线上的南轩和前后二殿为元代遗构,其余都是明清建筑。殿内梁架全为彻上露明造,梁枋断面多为原材料砍制后使用,规格不一,手法简朴,具有元代特征。殿顶琉璃吻兽、龙、凤、狮、象、仙人、武士、天马等构件,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烧制,图案精细神态生动,色彩富丽。

“上党战役”刘邓指挥部旧址
在长治县韩店东北9公里苏店村。

文八寺
在长治县韩店东南12公里荫城村。

老雄山古长城
在长治县韩店东南19公里西火村。

翠岩寺古塔
在长治县西韩店东南19公里西火村。

古烽火台遗址
在长治县韩店西北12公里高河村。

北魏摩崖石刻
在长治县韩店北4公里柳林村。

明李鸾碑亭
在长治县韩店西南3公里东和村。

宋金八义瓷窑遗址
在长治县韩店南10公里八义村。

元五凤楼
在长治县韩店东南14公里南宋村。

城隍庙
在长治县韩店东南18公里东火村。

长子县
法兴寺*
在长子县东南15公里崔庄岭。南向,中轴线上分列舍利塔、圆觉殿和后殿。圆觉殿中砌一凹字佛台,本尊释迦佛像高坐方形莲台上,文殊、普贤左右列坐并分站两躯护法金刚。两次间各塑圆觉像6尊,或裸露上身,或披衣半裸。特别是一手托腮作思考状的圆觉像,神情溢于眉梢,流于口角,造型优美,为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塑造。1986年因原址地形裂陷,故迁至崔庄岭前。

舍利塔
在法兴寺内。又称石殿。唐咸亨四年(673年)建。塔通体用砂石板构造,平面回字正方形,每边长8.8米,安拱形石板门,重檐楼阁式。下层内槽可绕行一周,四壁有壁画。室顶藻井内浮雕八瓣莲花,十分精致。整个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此制为我国现存古塔中所仅见。

崇庆寺
在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紫云山脚下。寺后山峰环耸如屏,寺前松柏簇拥。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寺分前后两院,后院中有天王殿,四天王横眉怒目。千佛殿内有佛、菩萨像3尊。西配殿内塑三大士及十八罗汉像,西垛殿内明初塑地藏菩萨与十王像,塑造技艺甚佳。

北高庙
在长子县城关镇北。

商周文化遗址
在长子县城关镇北。

乐阳古城遗址
在长子县城关镇西14公里岳阳村。

广化寺
在长子县城关镇西14公里岳阳村。

太皇宫
在长子县城关镇西14公里岳阳村。

殷商文遗址
在长子县城关镇东北10公里谷村。

明代尚书暴昭墓
在长子县城关镇东北10公里谷村。

平顺县
七宝塔
在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大云寺前。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通体用坚硬青石雕造。原为7层,现存5层,高6米。下三层平面八角形。第一层雕宝装莲花、狮子、麒麟、飞马等。第二层雕伎乐人,体态轻盈,舞姿优美。第三层转角处雕绞龙柱,回旋盘绕。此塔设计精巧,雕造颇佳。

大云院*
在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初名仙岩院。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院。现存山门、天王殿、后殿及两庑,均是清代建筑。大佛殿为五代遗构,九脊顶满覆琉璃,巍峨壮丽。殿内保存有五代壁画21平方米,东壁绘维摩变相佛教故事,紫殿红楼,流云环绕,内保存有五代石雕香炉,大佛殿前有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咸平二年(999年)石经幢以及石雕罗汉一尊。寺内历代碑刻甚多。

天台庵*
在平顺县城北25公里王曲村口坛形孤山上。庵院不大,院东矗立一唐碑,字迹风化不清,西临漳河,东南北三面农舍鳞次栉比,一望平畴,绿草如茵,树木苍翠。佛殿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呈唐建风貌。

龙祥观
在平顺县城西北40公里王曲村。东倚高山,西临漳水,林木苍郁。观依山建造,坐北向南,阁身3层,叠筑在山坡上。始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礼部尚书牒文奏请,赐额“龙祥”,明清时扩建修葺。

明惠大师石塔
在平顺县城东北35公里红霓村。村落不大,四面环山。塔建于红褐色的紫峰山下海慧院遗址上。塔背嵌有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刻记,记明惠大师一段轶事,谓唐乾符四年(877年)他住持海慧院,有人报说保广要杀大师,师云:“吾久于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诛,偿宿债矣”。是年正月十三日果然被杀。后由弟子崇昭等捧舍利,奉潞州节度使命建塔。高丈余,塔身雕有金刚像,肌肉丰满,刚劲有力。

龙门寺
在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龙门山腰。此地山峦耸峙,峭壁悬崖,谷内夹石凸起,形如龙首,故曰龙门山,寺建于此,名亦因之。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明清又局部修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其中前院西配殿为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所建,三开间悬山式,殿内无柱,梁枋简洁规整,犹存唐风。五代木构建筑悬山式殿宇仅此一例。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老,色泽纯朴,为元代烧造。天王殿构造灵活,梁枋断面互不一致,显系金构;后殿3间,悬山式,元代形制;其他殿堂均为明清重建。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代木构建筑于一寺,为我国现存文物中所仅见。

金灯寺
在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与河南林州交界的林虑山巅。四外群山起伏,山坡树稀草薄。全年有三个季节在云雾之中。创建于北齐,重建于明代。初名宝岩寺,后因萤光夜飞入寺,改称今名。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平面东西构成长条五进院落,建筑有关帝庙、钟鼓楼、聚仙楼等,最后有大佛殿3间。山腰北崖凿有大小14个洞窟,其中最大的称水陆殿。摩崖上雕有规格大小相等的千佛。寺内有明代石碑多通,说明石窟是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先后开凿。

金灯寺石窟
在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山崖上。最大的洞窟称水陆殿,又名水罗殿,面积约125平方米,上置平顶,下面池沼晶莹,泉水从西北石隙中涌出,清澈见底。沼上凿有田字石堤桥,游人可沿桥观赏。明间扇面墙前后均有高出水面约50百米的长方形佛台,正面并坐三佛像,背面倒坐三大士像。后面佛台上亦并坐三佛。窟顶有精美的佛龛和方形藻井,藻井四周雕造佛像。四壁浮雕水陆画,上部周围亦雕佛、菩萨、罗汉等像,仪态灵活多样。第五进院中第12窟规模较小,浮雕文殊菩萨故事。其余洞窟凿弥勒、伽蓝、千佛、观音、罗汉、太山神等,神态各异。

虹梯关铭
在平顺县城东12公里北滩村。立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高2.5米,宽2.2米,厚0.27米,上镌刻设立虹桥梯、玉峡二关之缘由,碑文由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兵科给事中夏言亲书,文字精练,仅用198字高度概括了嘉靖二年潞城青羊里农民陈卿率众揭竿起义之事。

九天圣母庙
在平顺县城西北15公里北社乡河东村。寺区四面环山,始建于宋末元初。据碑文载:“光武帝刘秀兵困于此,有一老妪提壶携浆,入堂慰问。虽之一篮一壶,千军万马食之有余,邑人谓之圣母显灵也,随筑庙塑像而祀之。”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创建舞楼,清代重修。庙内正殿为宋代遗物,檐下斗拱疏朗。现存献殿、东西配殿是元代建筑。梳妆楼为清代重修。存有碑碣20余通,最早的一通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重修圣母庙石碣。

襄垣县
仙堂寺
在襄垣县城东北25公里仙堂山腰。四面环山,松柏苍翠,泉水蜿蜒寺侧。寺址内外,五泉涌出,故又名五龙寺。创建年代不详。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寺外右侧观音洞自成一局,石阶陡峻,林木耸峙。西北里许山崖如削,崖下建娲皇阁一座,宽5间,高3层,构造奇巧,周围高山峻岭相衬。明永乐进士李浚《咏仙堂寺》诗有“此是蓬莱真境界,更于何处觅仙堂”句。

金五龙庙
在襄垣县城关镇。

永惠桥
在襄垣县城关镇。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旧址
在襄垣县城关镇。

宋韩庄庙
在襄垣县城关镇北14公里下良村。

清化成寺
在襄垣县城关镇北14公里下良村。

沁源县
圣寿寺
在沁源县城西北18公里灵空山峪。唐乾符六年(879年)懿宗第四子李侃,因避黄巢起义到此,景福二年(893年)建寺隐之,并削发为僧,谥封先师菩萨,寺称先师禅院。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重修,改今称。明清重建始成现状。寺居崖下,因地建造,规模严整,布局奇特。殿内木雕为清制,精巧玲珑。寺外东钟楼矗立山头,小茅庵悬于崖间,仙峦二桥横跨深沟细流,供游人往来。

灵空山
在沁源县城西北30公里处。山上松林密布,远望千峰叠翠,四周峭壁如削。山中有圣寿寺,坐落在悬崖腰畔。山上寺院、茅庵、仙桥、峦桥、东钟楼等建筑,经历代修缮,至今尚存,总体布局错落有致,建筑颇为壮观。山幽水清,云霞缭绕,为天然胜景。

白马天神庙
在沁源县城关镇东北43公里景风村。

石佛院
在沁源县城关镇东北43公里景风村。

文昌楼
在沁源县西北王陶乡境内。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在沁源县城关镇。

抗日战争时期黄河日报社旧址
在沁源县城关镇南15公里柏木村。

屯留县
老爷山
在屯留县城关镇西北14公里老爷山。

七星台文化遗址
在屯留县城关镇。

定灵寺
在屯留县北余吾乡。

石佛寺
在屯留县北余吾乡。

上党战役陈赓司令员指挥所旧址
在屯留县城关镇西北14公里西村。

黎城县
文庙大成殿
在黎城县城关镇。

宋城皇庙
在黎城县城关镇。

明洪福寺
在黎城县城关镇东北9公里东阳关。

武乡县
会仙观
在武乡县城东南25公里监章村。寺区山峰叠嶂,漳水潺潺。会仙观筑于长流不息的涧水边上,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载,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已有,明正德、嘉靖时屡有修葺。现存建筑20余间。整座建筑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山明水秀。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在武乡县东部的王家峪和砖壁村。抗日战争时,八路军总司令部曾在两村驻扎一年多,是华北各解放区的指挥中心。王家峪位于洪水河南岸的一条狭谷中,夹岸丘壑起伏。旧址在村北相连的三座民居中,傍山而立。砖壁村在王家峪之东,相距约10公里。位居太行山腰,背依群山,峰峦环绕,前临深谷狭涧,素有“砖壁天险”之称。

北良侯摩崖石刻造像
在武乡县城关镇西北24公里东良乡北良侯村。

清古楼-四佛塔
在武乡县城关镇内。

张村古生物古石区
在武乡县石北乡。

清古楼-四佛塔
在武乡城关镇。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社旧址
在武乡县石门乡。

八路军野战医院旧址
在武乡县石门乡。

中共华北局政治部旧址
在武乡县石门乡。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部旧址
在武乡县贾豁村。

沁县
普照寺
在沁县城西8公里郭村乡开村西隅。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唐、金、明三代均予以修葺或重建。抗日战争时,庙宇被日军毁坏,仅金代所建大殿幸存。殿内原有壁画,已毁。

大云院
在沁县城西10公里郭村乡郭村。创建于宋,扩建于金,元、明、清各代均予以修缮。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大云院为一进二院,现存前后殿各3间,东西配殿、耳房等已残损,仅存旧址,唯后殿较完整。

南涅水石刻造像
在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1959年在一处古寺遗址中出土,共计1100余块(尊)。据石刻题记,系北魏永平三年(510年)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历代积累的民间石雕艺术作品。造像多为叠磊塔形。每块四周满雕佛龛、佛像及花卉纹饰。刻工精细,情态各异。另有个体造像50尊,大的近3米,小的尺许,姿态秀丽。石碑22通,有造像和文字记事之分。

关帝庙牌楼
在沁县城关镇。

孔庙
在沁县城关镇。

宋太宗驻跸台
在沁县城关镇。

隋末学者王通读书处-石室
在沁县城关镇西南19公里故县村。

清初吴文瑞公祠
在沁县城关镇西南19公里故县村。

北魏武帝庙
在沁县城关镇东南14公里新店村。

古生物化石遗址
在沁县城关镇西4公里南陈村。

法华寺
在沁县城关镇东北11公里松村。

先天庵
在沁县城关镇东北11公里松村。

北魏摩崖石刻
在沁县城关镇西14公里漫水村。

汉王驻跸台
在沁县城关镇西14公里漫水村。

清凉寺
在沁县城关镇西北12公里羊庄。

烂柯山文化遗址
在沁县城关镇北19公里南涅水村。

周彭祖墓
在沁县城关镇南10公里南里村。

晋陶渊明手迹古刻
在沁县城关镇南10公里南里村。

战国阏与城文化遗址
在沁县城关镇西南12公里册村。

宋大明寺
在沁县城关镇西南12公里册村。

羊舌大夫父子墓
在沁县城关镇南18公里南池村。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旧址
在沁县城关镇南18公里南池村。

壶关县
真泽宫
在壶关县东南31公里树掌村。

紫团洞
在壶关县东南31公里树掌村。

抗战保卫战窑洞遗址
在壶关县城关镇东南25公里南行头村。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住所旧址
在壶关县城关镇东南25公里南行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