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物

德阳市

广汉市
翟酺
东汉广汉雒(今四川广汉)人。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曾为舅报仇,流亡长安,以卜相、牧羊为业。安帝时拜尚书,上书指斥外戚威权过重,遭到外戚宠臣忌恨。后历官酒巴泉太守、京兆尹、将作大匠等。顺帝时被权贵诬陷下狱,获释后卒于家。

郭玉(?-?)
东汉名中医。字通直。广汉郡雒县(今广汉市)人。少师程高,在针灸和切脉医术上尤为精到,汉和帝永元年间任太医丞。与名中医合著《经方颂说》。

刘希简
汉州(四川广汉)人。明进士。授行人。为工科给事中刚五月,两次因直言得罪,名声大振。贬县丞。终巩昌知府。

戴季陶(1891-1949)
又名传贤,字季陶。广汉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5年)赴日留学,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先后任《中外日报》记者,《天铎报》编辑,后任总编辑。1911年转南洋槟榔屿,任《光华报》编辑,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上海参与创办《民权报》。1912年9月任孙中山秘书,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和大本营法制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参与策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6月任中山大学校长,10月任国民政府委员和考试院院长。1931年任国民政府“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长。1949年患病自杀。

什邡市
马祖(709-788)
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市)人。本姓马,名道一,故又称马祖道一。禅宗高僧。初从资州(今四川资中县)出家学禅,在渝州(四川重庆市)圆律师处受具足戒,后于河南衡山坐禅,师事名僧怀让。再到建阳(属福建)佛迹岭、临川(属江西)、南康(属江西)龚公山等处传授禅法。其学自成一派,对后世禅学影响甚大。主张“自心是佛”、“凡所见色,即是见心”。

王光甸(?-?)
中医学家。字春田。什邝市人。约生于清乾隆末年。曾隐居彭门半憨山麓(今彭州市境),自号半憨山人。治病不论贫富,深受百姓爱戴。著有《寒疫合编》四卷,一百余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绵竹市
董扶
东汉广汉绵竹人。少入太学,从杨厚学图谶。灵帝时拜官侍中。曾预言京师将乱,益州有天子气。后果然天下大乱,刘备称帝于蜀。

秦宓(?-226)
广汉绵竹人。初隐居,蜀汉时出仕,历任益州从事祭酒、左中郎将、大司农等。博学多识,善论议,知名当时。曾与孙吴使者张温问答,应声而出,为温敬服。

杨允恭(945-1000)
汉州绵竹人。乾德中,献策镇压蜀地起义,授殿前承旨。太宗朝,授江、淮、两浙都大发运使,尽籍三路舟卒,由江、浙运米,经淮、泗抵京师,上供六百万。改发运使,再三奏请悉禁淮南十八州军盐,收利巨万。真宗朝,改西京左藏库使,又陈川峡铁钱之弊。奉诏与窦神宝驰往西边考察,图上郡县山川之形胜。官至荆湖、江、浙都巡检使。卒于升州。

杨绘(1027-1088)
绵竹人。第进士,通判荆南。以集贤校理为开封推官。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擢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立朝正直,不畏权贵,知无不为。王安石用事,旧臣多离去,上奏称今旧臣多引疾求去,朝廷应思其故,免役法行,陈其十害。罢为侍读学士知亳州。元祐初,知杭州。卒。善为文,有集八十卷。

张浚(1097-1164)
汉州绵竹人。举进士。建炎三年(1129),苗傅、刘正彦作乱,起兵问罪,请高宗复辟。建请治理川陕,以保东南,授川、陕宣抚处置使。与金兵大战于富平,金军溃败,全蜀、江淮赖以安。绍兴五年(1135),除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榜刘豫僭逆罪,兴师北伐。郦琼叛,引咎求去位。居外约二十年,秦桧当权。绍兴末,金兵来犯,复起用。隆兴元年(1163),除枢密使,督师北伐,兵败。力陈和议之失,罢和议,再为相。为汤思退等诋毁,罢相。临终前还以“不能恢复中原”为恨。赠太保太师,谥忠献。

刘宇亮
绵竹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屡迁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1637)任礼部尚书,入阁。短小精悍,善击剑。居翰林,常与家僮逐为乐。不爱读书,馆中纂修、直讲、典试诸事,皆不与。继孔贞运为首辅,苟且卒事。自请督察军情,不任事,徒扰民。被弹劾,落职。卒于家。

唐乐宇(约1740-1791)
绵竹人。清乾隆三十一年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官至南笼府太守。精于九章算术,著有《东络山房诗文集》、《奇门纪要》等。

杨锐(1875-1989)
清末维新派。绵竹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组织“强学会”、“蜀学会”、“保国会”,宣传改革维新。光绪召见授予四品卿衔,参与新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8月6日戊戌政变发生,被捕入狱。就义于北京菜市口,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能海(1886-1967)
高僧。俗名学先。绵竹县人。1924年在涪陵天宝寺出家为僧。1926年赴西藏,在拉萨依止康萨仁波卿,为康萨入室弟子。1940年继承康萨衣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50年代初随团出席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继参加亚洲国家会议。是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委员。

罗江县
中江县
苏易简(958-996)
字太简。宋梓州铜山(今中江县)人。太平兴国进士。通判升州。历知制诰、知贡举、翰林学士、知审刑院等。淳化中,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与参知政事赵昌言不协,以礼部侍郎出知邓州,移陈州。善笔札、文章,卒,赠礼部尚书。北宋文学家。故里在城关镇东南40公里的广福镇。苏易简(958-996)字太简。太平兴国进士,通判升州。历知制诰、知贡举、翰林学士、知审刑院等。淳化中,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与参知政事赵昌言不协,以礼部侍郎出知邓州,移陈州。善笔札、文章,卒,赠礼部尚书。故里在城关镇东南40公里的广福镇。

苏舜元(1006-1054)
苏舜钦兄。进士出身。曾任开封扶沟县主簿,出粟赈济饥民。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改太常博士,出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徙官京西、河东、两浙、扬州等地,所至裁制强黠。藏书数千卷,皆手自批校。工篆隶,尤善草书。

苏舜钦(1008-1048)
字子美。宋梓州铜山(今中江县)人。苏易简孙,生于开封。北宋诗人。故里在城关镇东南40公里的广福镇。少年慷慨有志,好为古文诗歌。北宋景佑进士。作过县令,曾任大理评事等职。庆历四年(1004年)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因岳父杜衍与范仲淹主新政,被陷除名,退居苏州,筑沧浪亭,以诗文自娱。后复官为湖州长史。工诗词,又善散文。散文倡导古文运动,诗歌发扬《诗经》传统。题材广泛,充满爱国热情。其诗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

王朴诚(1879-1961)
中医儿科专家。中江县人。成都四大名医之一。长于中医儿科,人称“小儿王”,1956年调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其儿子王伯岳也成为著名中医儿科专家。

陈豹隐(1886-1960)
经济学家。原名启修。中江县人。191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25年在黄埔军校、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开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是我国《资本论》中文本的最早翻译者。1938年到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财经学院教授兼教务长、民革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常委。

王伯岳(1912-1987)
中医儿科专家。中江县人。出身中医世家,禀承家学,1932年后在成都行医。1955年调北京。历任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西宛医院儿科研究室主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名黄际广,中江县城关镇石马塘村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2年10月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已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保证了战斗的胜利。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荣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