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名胜古迹

跨地区:

六盘山
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又称陇山。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山的东南垂有老龙潭胜迹,为泾水源头之一。西夏宝义二年(1227年)蒙古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曾避暑于六盘山。元安西王曾在山上建清暑楼。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从固原县的张易堡驻地出发,沿小水河,越牛头山口,登上六盘山,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战国秦长城
由甘肃进入宁夏西吉县南部,然后折向东北,绕固原县城后,折向东南,经城阳等地进入甘肃镇原县境。这是战国秦于公元前306-前251年灭义渠戎后,为防御义渠残余势力骚扰而筑。以土夯成,未有包砖。保存高度在1-3米之间。长城上每隔200-300米筑一凸出于墙外的墩台,距离为当时弓箭的有效射程之间。长城附近和长城经过的重要隘口、山顶有烽燧遗址。

河东墙
起自今灵武县横城,止于盐池县东。长190公里。是宁夏明代长城中最长的一段。因在黄河以东,故名。此外,有成化年间(1465-1487)修筑的从甘肃景泰县进入宁夏中卫并沿黄河北岸至广武(今青铜峡市境)、长50余公里的“城西南墙”;有嘉靖十年(1531年)修筑的自大坝(今青铜峡市境)至三关口(今银川市西)、长40公里的“西关门墙”;还有明弘治年间(1488-1505)以前修筑的“镇远关墙”及嘉靖九年修筑的“北关门墙”。这些长城全部用土版筑,外表未用砖包,今大部保存尚好,是明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原市

原州区
三关口、战国秦长城

北周李贤墓

须弥山石窟*
在市区西北55公里的须弥山东麓、六盘山脉北端。这里峰峦叠嶂,岩石嶙峋,是“凿仙窟以居禅”的理想场所。自北魏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至唐代为止,先后修有石窟130余个,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20余窟,分别置于当地群众称之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桃花洞等5个地方,蜿蜒约2公里。据石窟形制和造像特征,属北魏时期者3窟,室内方形,单室,有多层塔柱,雕一佛二菩萨。北周时期者8窟,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窟室为方形,但中心柱已改多层小龛为一大龛。造像以一佛二菩萨为主,但装饰华丽,高大雄伟,为全国北周造像中所少见。唐代窟多为方形,中心柱已消失,沿后三壁设佛座,窟内造像增至一铺七身。其中大中三年(849年)题记的一窟,弥勒造像高达20米。此外,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是我国石窟艺术的一处重要遗存。

西吉县
战国秦长城

禅佛寺石窟

火石寨乡蝉窑村:周围峭壁兀立,怪石嶙峋,状如卧牛,底围800余米,高50米,三面壁立,唯东南隅有石阶可登。明称石城堡。村北岩壁上部有北魏时开凿石窟10余孔。

火石寨乡扫竹林村:北魏、隋、唐石窟群及残存佛像和壁画。

隆德县
六盘山

北联池

大风山石窟

奠安乡景家林村:明代圣寿寺碑

泾源县
老龙潭
在泾源县南20余公里,是流经宁、甘、陕三省区的泾河源头之一。这里山峪深幽,松竹繁茂,飞瀑轰鸣。老龙潭包括上、中、下三潭,潭水深邃,凛冽,是传说中唐代魏徵梦斩老龙的地方。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胡纪模奉乾隆帝之命来此视察,撰有《泾水真源记》。

彭阳县
无量山石窟寺

宋家台璎珞宝塔

战国秦长城

朝那和百泉古城

小岔乡:耳朵城,宋筑古城形如耳,故名。

石嘴山市

平罗县
田州塔
在平罗县南。因位于唐代时置的田州城而得名。平面为六角形,建于高约3米的夯土台基上,是一座楼阁式砖塔。塔身8层,高约38米。第一层塔檐下的砖雕非常精美。塔的始建年代无考。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曾重修。

武当山庙
在平罗县大武口西北约2公里的武当山上。因山得名,是银川以北的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由山门、钟鼓楼、过殿、塔、后殿等组成,分别配列在东西向的中轴线上或其两侧。山门后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重檐凉亭式的钟鼓楼,重檐飞脊,气象轩昂。前后殿之间有一座5层砖砌楼阁式塔,高约20多米,平面方形。后殿是庙的主要建筑,单檐歇山顶,宏伟壮观,左右两侧山墙砖雕也甚精美。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存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武当山建立狮子碑记》称,武当山庙“乃山林古刹,西夏名兰”,“乾隆三十年之间,省翁大和尚驻锡于此”,“发愿建寺,大佛殿宇三转五楹,岿然壮丽,矗立云霄”,“更兼蒙古人等皈依瞻拜,则绵绵而不绝矣”。可见此庙乃清代以前始建,以后又有增建。

原陶乐县:

泉子湾新石器遗址

冰沟

黄土梁汉墓群

明代长城

六顷地乡:净慈寺

惠农区
红果子明长城

庙台乡:西夏省嵬城遗址

下营子乡:明代哨马营遗址。清末比利时梅布桂和荷兰彭寿年二神甫来此传教,建天主教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冬曾发生“下营子教案”事件。

吴忠市

关马湖汉墓群

百骨塔

扁担沟乡新圈塘:明烽火墩

青铜峡市
青铜峡
在青铜峡市境内。为黄河上游峡谷之一,1967年在峡口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大坝长697米、高42米,建有7孔溢流坝、3孔泄洪闸,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27.2万千瓦。上游为狭长形湖区,景色优美。站在大坝可见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
在青铜峡市峡口山黄河西岸一个向东的陡峭山坡上。依山势从上至下按一、三、五、七奇数排列成12行,形成总体为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位于塔群最上端的是一个形制特大、实心、覆钵式的喇嘛塔,以砖砌成,外表敷白灰,底为八角须弥座,顶为宝珠式,其余各塔的形制相同,但形体较小。始建年代不见记载,但明代中期的一些志书已称其为古塔,形制和北京元代的妙应寺舍利塔相似,可能为同时代遗构。它是我国古塔建筑中唯一总体布局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

同心县
韦州喇嘛教式墓塔
在同心县东北韦州老城西北角。砖砌,外表抹白灰,高约10余米。塔基是单层八角须弥座,塔身为宝瓶形。塔顶13层,是“十三天”相轮的一种变体作法。始建时间不见记载,可能为元明时物。

明庆王墓
一在韦州周新庄,一在韦州仁庄。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第十五子(《明史》作第十六子,今据出土圹志)封为庆王,在今同心县韦州就国,后子孙相袭为王。在周新庄出土有“大明庆靖王圹志”一盒。在仁庄者,墓主不详。墓室系由前殿、后殿、中殿及左右配殿5室连接而成,全长约18米余,宽约13米,全用磨光的灰色大条砖砌成,砌工及砖质极佳。配殿为券顶,前、中、后为穹窿顶,规模宏大宽敞,除材料和大小不如北京十三陵中的朱翊钧定陵外,基本形制则完全相同。墓内遗物于早年被盗掘一空。

康济寺塔
在同心县东北、韦州老城内。是一座塔身13层、高约40米的楼阁式砖塔。塔室六角形,每层原设有楼板。始建年代不详,塔后立有明成化元年(1465年)和万历九年(1581年)的二道石碑。据碑文称,塔原为9层,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以后增建为13层,但嘉靖四十年(1561年)被地震所毁,今塔是万历九年重修。

清真大寺*
在同心县旧城内。是宁夏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比较久远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寺门朝北,门前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照壁中心有大幅砖雕,甚为精美。由门通过券洞,有台阶可以登上高达10米的台基。台基外表包砖,面积3500多平方米,上建礼拜殿、宣礼楼、阿訇住房等。主体建筑礼拜殿坐西向东,是一座单檐歇山式顶的宏大建筑,面阔5间,进深9间,用20多根巨大的圆木柱支撑梁架,室内全用木板铺地。

礼拜殿的右前侧,有二重檐、四面坡式的亭式建筑唤醒楼。礼拜殿和唤醒楼将汉族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相传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从照壁、礼拜殿脊檩处墨书题记看,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两次重修。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时,曾在此召开各界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盐池县

明长城3道,墩堠171座,古城堡30多座,还有尖尖山石窟、灵应山石窟、张记场汉城址等。

中卫市

中卫高庙
在中卫市城北面。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前。初建规模较小,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代建筑群。庙分为保安寺和高庙两部分。保安寺在前。正面为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殿后为高庙,有24级砖砌台阶,拾级而上,至南天门,途中有仿木建筑的砖砌牌楼一座,其东西两侧建有对称的重檐歇山顶天池各一座。南天门后建有二层三重檐,四面坡顶的中楼一座。它们分别通过飞桥和南天门相连接。中楼后为五岳庙,高20余米,三层三重檐,歇山顶,是高庙的最高大建筑。整个建筑虽然层楼重叠,檐角飞翘,但都显得十分稳重壮观。主体建筑和辅助建筑之间,多用飞桥相联结,布局十分紧凑。该庙在清咸丰八年(1858年)和解放前均经重修。

沙坡头
在中卫市城西、腾格里沙漠南端。这里沙坡屹立,高达百余米,故名沙坡头。游览者攀上坡顶既可一览远近大自然的景色,又可进行沙浴。从沙坡头底向南行30余米,便是黄河岸边,建有望河茶亭。

海原县
西安州古城
西夏元昊时筑城,名南牟会城。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被宋军攻取,次年复筑城,名南牟会新城,置西安州。后复入西夏。元为豫王封地。明初为楚王牧地。成化五年(1469年)置西安州守御千户所。清乾隆年间设盐茶营。1920年大地震城毁。今城垣尚存。

天都山石窟

老爷寺

李俊乡水磨湾村:须弥山石窟

中宁县
石空寺石窟
在中宁县西北的双龙山上。为一石窟群。包括石空寺窟(也称万佛寺)、睡佛洞、百子观音洞和灵光洞4窟。1965年以前,石空寺窟尚能进入,现已全部被流沙所堙没。石窟开凿于砂砾岩的山中,洞口朝南,高约25米,进深7.24米,宽12.5米,俗称“九间无梁殿”。正壁上开凿3个佛龛,正中一龛为一铺五身群像,本尊是石胎泥塑的释迦坐像。两侧佛龛,虽也是一铺五身佛像,但可能为后期增塑。窟东西两壁前的台基上,各有泥塑3排,每排八九尊,也似后期所塑。正壁有表里两层壁画,表层壁画绘佛教故事,工笔细腻。窟顶绘西番莲图案。石空寺石窟的始凿时间有唐、西夏、元三种记载,但从窟的形制和塑像艺术风格看,以始凿于唐代的可能性最大。

银川市

玉皇阁
在银川市东街。始建于明代。台基高19米,东西长37.6米,南北宽25米。台基用土夯筑,外表包砖,有宽4.6米的南北向拱券一道,可以通行。台基东南角和西南角各建有三重檐的角亭一座,正中有卷棚顶小殿,殿后为重檐二层楼阁,高约22.1米。层楼重叠,檐角飞翘。1954年重新修建。

拜寺口方塔
在银川市西北拜寺口内10余公里的山涧处。为11层密檐实心砖塔,高约30米。塔西有寺庙遗址。塔的建筑年代不见记载,从塔砖形制和大小判断,有可能为明代所始建。塔周山泉清澈,风景优美。

拜寺口双塔*
在银川市西北45公里贺兰山拜寺口内。东西相对,相距100余米。东面一塔,砖筑八角十三层,高约45米。塔身作密檐式。塔室为圆形。塔内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西面一塔,砖筑14层,外形和高度与东塔相似,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塔身檐下每面正中有一浅龛,龛内塑一佛像,或坐或站,千姿百态。龛的左右饰以兽头,口含串珠,更显得绚丽多彩,每层塔棱转折处,又塑有佛像一尊,使塔的壁面充满神秘庄严的色彩。两塔之间,原建有佛寺,已废,在此曾发现有与西夏陵园相同的绿色琉璃瓦。塔和寺的始建年代未见记载,可能始建于西夏。

承天寺塔
在银川市老城西南隅。俗称西塔。因在承天寺内,故称承天寺塔。是一座平面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始建于西夏天佑垂圣元年(1050年),明代初年寺废塔存。清乾隆三年(1738年)十一月,塔因地震塌毁,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才重新修复。塔身11层,连塔尖通高64.5米。塔室为方形,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有木梯可以盘旋上登至各层。

海宝塔*
在银川市北郊。俗称北塔。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为公元5世纪初夏国王赫连勃勃重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均因地震破坏再修。塔身为砖砌楼阁式建筑,连同塔座和9层之上未开券门的一层共为11层,通高53.9米。塔的建筑外形线条明朗,层次丰富,棱角分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国数千座塔中所仅见。塔室为方形。空间以楼板铺隔,有木梯可以盘旋上登第九层。极目远眺,巍巍贺兰山,绵绵黄河水,塞上江南景色尽收眼底。

贺兰山
在银川市西北部,由东北向西南斜贯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宽15-50公里,一般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3556米。山势巍峨险峻,为银川平原西部的天然屏障。遥望山脉,宛如骏马,蒙古语谓骏马为“贺兰”,故名。西夏在兴庆府(今银川)建都,贺兰山东麓有西夏王陵。贺兰山诸口名胜甚多,如小口子有笔架峰、架兰庙和清真寺等名胜。

西夏王陵*#
在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墓的所在地。陵区范围南北10公里,东西4公里,随地势错落著9座西夏帝王的陵园和20余座陪葬墓。每个陵园都是一个单独的完整建筑群体,形制大致相同。陵园四角建角楼,标志陵园界至,由南往北排列门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灵台,四周有神墙围绕,内城四面开门,每个陵园占地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

1972-1975年发掘了其中的一座,地下墓室前有一长达49米的斜坡墓道,前狭后宽的方形墓室,两侧各有一配室,深约25米。墓未用砖砌,属土洞墓形式。墓室早期被掘,但仍出土有各种金饰,鎏金银饰、竹雕、铜甲片、珍珠、瓷器碎片等。已发掘的3座陪葬墓,有阶梯或斜坡的墓道。墓室为方形土洞,普遍以铜牛、石马殉葬。西夏陵园在明代以前被掘被毁,地面建筑只剩遗址,但仍保存著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西夏文、汉文残碎碑刻。陵园仿唐代特别是北宋诸陵的形制。

灵武市
水洞沟遗址*
在灵武县东北35公里处的水洞沟西南崖壁上。是我国发现时间较早、材料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一。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首先发现,建国后又多次进行调查发掘。1963年发掘中,得石器和石器原料1.1万多件。砍伐器和“两极打法”的石片显示了水洞沟石器和中国猿人石器的继承性。还新发现用鸵鸟蛋皮穿孔的圆形装饰品。

镇海塔
在灵武县城东南约2。5公里。是一座楼阁式八角形砖塔。塔身11层,塔高43.6米。塔心是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原有木梯可盘旋而上。顶为绿色琉璃宝瓶。始建年代不详,1962年在安装避雷装置时,于塔顶发现铜佛一尊,从腹中取出藏文书写的经卷31卷,从纸质和内容判断,系元代遗物,故塔有可能为元代所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因遭地震毁坏而重修。

永宁县
李俊塔

纳家户清真寺

贺兰县
宏佛塔
在贺兰县东北潘昶乡。是一座外形结构比较奇特的密檐式厚壁空心砖塔。塔身和塔刹高度相近,通高约25米。塔身3层,平面八角形。始建年代不详,从塔的建筑风格分析,可能是明代以前所建。

贺兰口岩画
在贺兰县西贺兰口内。岩画分布在600多米的沟谷两岸石壁上,约有300多幅。内容大多为类人头像,还有马、驴、牛、羊以及狩猎、人手等图像,作风粗犷、质朴。这些岩画彩用凿刻法和磨刻法制成。此外,岩壁上还有西夏文的题刻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