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物

赣州市

瑞金市
陈炽(?-1899)
江西瑞金人。清光绪举人。历任户部郎中、刑部郎中、军机处章京。曾遍游沿海大埠及香港、澳门,积极钻研西学。主张学习西方的同时,需维护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以“互相观摩,互相补救”。主张富国必先富民,依靠自已力量发展民族工商业,赴趋列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戊戌政变后,精神抑郁,次年在家乡病逝。

刘英(1903-1942)
江西瑞金人。原名刘声沐。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会计、出纳、军部文书、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等职。1939年主持召开中共浙江省一大,任书记兼统战部部长,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1年任中央闽浙赣三省特派员。1942年因叛徒告密,于浙江永康方岩英勇就义。

陈光(1914-1986)
瑞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瑞金县区委书记,第五军团师政治部、军团政治部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中共京沪路北特委书记、新四军第二师旅政委、中共津浦路东地委书记、苏南区委副书记、苏浙区一地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二地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镇江地委书记,江苏省地委书记、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纪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江苏委书记处书记、代理第一书记、常务书记,民政部副部长。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江拥辉(1917-1991)
瑞金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军团保卫局科员、师特派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营教导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师长、师长,第十三兵团军参谋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广西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军长。回国后,历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南康市
谢启昆(1737-1802)
江西南康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知府、按察使、布政使至广西巡抚。乾隆中曾主持河南乡试,补山西亏空。嘉庆四年(1799)上疏陈各省仓库积弊,论补亏空之法。禁客民重利盘剥土司。归还准则田产。仿浙江海塘竹篓囊石之法修筑兴安陡河石堤。以文学著名,尤善作诗。嘉庆七年卒。

郭大力(1905-1976)
经济学家。南康人。1927年毕业于大夏大学。曾任广东文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央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著作的翻译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工作。1938年出版了与王亚南合译的《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49年出版了《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罗贵波(1907-1995)
南康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安远县委书记、赣县县委书记。1930年任红三十五军政治委员兼军委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军大学上级干部科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O师政治部部长、军事部部长、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太原警备司令员。全国解放后,任中国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山西省省长。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

石城县
陈敏(1113-1173)
赣州石城人。精骑射。南宋时以统制驻漳州(属福建),赴赣州镇压齐述起事,因功授右武大夫。后驻高邮,兼知高邮军事,屡败金兵于射阳湖。移守南北咽喉楚州(江苏淮安市),修城号“银铸城”,积极备战。卒于任所。

黄大埙(1861-1930)
江西石城人。字伯青,号隶斋。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曾督率学生出洋游历,首任江西高等学堂监督,江西地方自治研究会会长,江西全省铁路总董、协理。与陈三立、刘景照等人主管南浔铁路之集资筑路事宜。

刘明辉(1914-2010)
石城人。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五军团团特派员,第四方面军第十三军保卫局科长、师特派员。参加中央苏区“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锄奸部科长、晋冀鲁豫野战军旅政委、第三兵团组织部部长。参加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云南省公安厅厅长、省第二届政协主席,中共云南省委第二书记,云南省省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员会主任。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伍生荣(1918-2011)
石城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团长、第一野战军师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建国后,任兰州军区参谋长。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兰州军区后勤部政委、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军区副司令员兼青海省军区司令员,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64年晋为少将。

安远县
赣县
钟绍京(659-746)
虔州(今江西赣县)人。字可大。他与十七世祖钟繇同以书法闻名,史称繇为大钟,绍京为小钟。初任司农禄事。唐景龙年间以善书法入直凤阁。景云元年(710年)为宫苑总监,因从临淄王李隆基平定韦后难,封为中书侍郎,参预机务。不久,晋封中书令、越国公。天宝五载卒。大中元年(847年)朝廷续画将相功臣180人像于凌烟阁,绍京名列其中。

刘渊然
赣县人。幼为祥符官道士,能呼风唤雨。洪武中,赐号高道,馆朝天宫。永乐中,至北京。仁宗立,赐号“长春真人”。宣德初,进大真人。卒年八十二。

方天(1902-1991)
赣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二期。结业后曾任排长、连长,并参加了北伐战争。与郭忏均为陈诚系实力派核心人物。参加了对中央红军的第三次“围剿”作战。历任十八军军长、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四军军长。陈诚任军政部部长时,方天调该部军务署任署长。后任国防部第五厅厅长、参谋次长,为国民党军事领导人之一。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任江西省主席。后去台湾,任中央评议委员。

赖传珠(1910-1965)
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赣南大埠圩、雩都等地农民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1929年参加古田会议。1931年后任第一军团团长兼政委、师参谋长,第五军团军政治部秘书长、师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陕甘宁省军事部代部长。1937年先后入延安抗大、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参谋处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参与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纵队政委、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纵队政委,第十五兵团军政委、兵团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参与指挥解放海南岛的渡海作战。1950年后,历任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政委,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廖容标(1912-1979)
赣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方面军连、营、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参与领导黑铁山起义,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五军,任司令员。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支队长,山东军区旅长、军分区司令员泰山区专员、师长。领导开辟泰山地区抗日根据地。1946年后,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员、济南警备区司令员。参加了周长、济南等战役。建国后,任华东公安部队兼上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宁都县
丁积
宁都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新会知青县。曾从师陈献章。为政,主爱民,抑制豪门大族,兴教化,变民俗。杜绝苛役“当月钱”,毁淫祠。为祈雨得病卒。部民聚哭于途。

刘浩天(1912-1984)
宁都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少共宁都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第一军团师民运科科长、教导营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保卫股股长、抗大一分校政治部副主任、胶东军区分区政委兼中共北海地委书记。参加了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师政委、华东野战军纵队政委、第九兵团军政委。参加了莱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委。回国后,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政委,军事学院院长,海军舰队政委、司令员。是中共第九届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寻乌县
叶楷(?-1575)
安远篁乡堡(现属寻乌县)人。祖父叶廷芳、父叶芳都曾率众反抗明朝廷。世代贫苦。从明弘治六年至万历三年(1493-1575),祖孙三代皆起兵抗明,遍及赣、粤、闽三省,毗邻150公里,前后持续时间达八十二年之久。万历三年(1575年)九月兵败,被围在赖舍庙中,明官军放火烧庙。叶楷与其妻林氏和众多兵士皆亡。

古柏(1906-1935)
江西寻邬(今寻乌县)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梅县学艺中学学生,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7年秋回乡开展革命活动,参加建立中共党支部、秘密发展农民协会会员活动。1928年领导寻邬农民暴动,不久任共青团梅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同年夏领导重新组织寻邬游击队。1929年会见毛泽东、朱德,任赣南红军第二十一纵队党代表。同年冬任寻邬军事委员会主任、中共寻邬县委书记。1930年2月成立红四、五、六军共同前委,任秘书长。5月协助毛泽东进行寻邬调查,后任红一方军总前委秘书长,并被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1年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兼内务部部长。同年冬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劳动部秘书长。1932年任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1933年因支持毛泽东正确路线,受到“左”倾领导者的错误批判。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江西坚持游击战争,任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1935年于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牺牲。

邝任农(1910-2003)
江西寻邬(今寻乌县)人。1927年参加寻邬农民暴动,任寻邬游击队排长。1930年成立红三十五军,任特务团团长、军需处处长。1932年任红一方面军二十二军经理部部长。1934年参加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及长征。1936年参加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供给部部长、鲁南军区司令员、中央山东分局情报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中南军区副司令员、济南警备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军委空军副司令员兼民航总局局长、空军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兴国县
廖均卿(1350-1413)
兴国人。字兆保,号玉峰。因继承远祖廖瑀所得唐代杨筠松堪舆秘术,获声誉。明永乐八年(1410年),以建长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陵寝建成,不愿再封官受金,成祖御赐纸扇一柄,并题诗云:“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朱明(1903-1964)
江西兴国人。原名朱良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任红九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1935年任中共川康省委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央党校第三部组教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一野战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全国解放后,历任总政治部组织部第一副部长、总参谋部通信兵政治委员。是中共八大代表。

陈奇涵(1897-1981)
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19年起先后入韶关滇军讲武堂分校、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学习。曾参加孙中山发动的第一次北伐和镇压商团叛乱。1925年入黄埔军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斗。1926年夏去赣南、赣东,开办工农训练班,参与组织建立赣州各县共产党组织。1927年春任朱德在南昌创办的军官教育团参谋长兼中共支部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参与领导创建赣南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后因受“左”倾错误处理被撤职。1934年任军委随营学校校长;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先后任红一、红五军团教育科科长。1935年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干部团(随营学校)团长(校长),11月任红十五军团副参谋长、参谋长。1937年初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同年秋任中共中央军委第四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绥德警备司令部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军委情报部第三室副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满军区司令员、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第二参谋长、江西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全国解放后,历任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江西省政协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尹林平(1908-1984)
江西兴国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闽南红军独立团团长,中共厦门临时工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东江特委书记,东江纵队政委,广东区委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副书记,粤赣湘边区区委书记,粤赣湘边区纵队司令员、政委。建国后,历任广东省军区副政委,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候补书记、书记,广东省第四届政协主席。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康志强(1912-1986)
兴国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连长。同年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后任彭杨步兵学校政治教员、第一军团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团政委、旅政委,新四军第四师旅政委兼淮北军区分区政委、中共淮北三地委书记。参加了平型关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淮北1942年冬季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纵队副政委、政委,第七兵团军政委。参加了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军东海舰队政委、海军学院政委、北海舰队政委、海军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邱会作(1914-2002)
兴国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四局科长、军委供给部部长。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第四纵队供给部政委、新四军第四师组织部部长、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纵队副政委,第十二兵团军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兵团副政委、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萧华(1916-1985)
江西兴国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团政治委员、青年部部长、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及长征。参加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央山东分局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第十四兵团政治委员。全国解放后,历任军委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著有《怎样进行战时政治工作》、《长征组歌》、《铁流之歌》等。
谢有法(1917-1995)
兴国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直属队后方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总政治部组织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处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组织部副科长,山东纵队组织部、山东军区组织部部长。参加了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解放战争时期,任军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山东军区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第九兵团政治部主作任,新四军、山东军区组织部部长。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回国后,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58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班。后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委,解放军政治学院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定南县
上犹县
于都县
袁庆祥(1450-1531)
赣州府雩都(今于都)人。明万化四年(1468年)乡荐国子生,历事内承运库。见宪宗用财无度,上章言其弊,忤旨被杖,遣还国学。十四年中进士,任潜山县知县,遂升广东按察司佥事,晋阶朝列大夫。一生刚直不阿,人称“袁清官”。在广东带兵有方,颇有政绩。正德十四年(519年)致仕归里,自称野翁。

刘重桂(1915-2005)
雩都(今于都)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队长,冀鲁边军区营长、团参谋长、军分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纵队作战科科长,第四野战军师参谋长。参加了辽沈等战役。1954年毕业于军事院基本系。后任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军参谋长、驻越南大使馆武官,广西军区副司令员、政委,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书记,第二书记。

张耀祠(1916-2010)
雩都(今于都)人。参加了长征。1936年加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后任延安中央教导大队中队长。中央警备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央纵队师副政委、中央警卫师副政委、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第一副局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64年晋为少将。

凌力(1942-)
女小说家。江西于都人。1960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电信工程学院。1966年毕业后到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院任技术员。1978年后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工作。1980年出版描写太平天国后期捻军革命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星星草》(上、下两部),获得好评。1987年又推出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康熙皇帝》的第一部《少年天子》。

龙南县
徐永煐(1902-1968)
龙南人。1925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入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斯坦福大学学习,1927年加入美国共产党。曾任美共旧金山市委委员,美共中央中国局委员、书记。1946年回国。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央军委外事组编译处处长,天津市、上海市外事处副处长。1951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负责人、美澳司司长,外交部顾问,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

王升(1917-2006)
龙南人。中央军校第十六期、中央干部学校研究部第一期毕业。曾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视导员,赣县政府军事科科长,国际部预备干部局督察“戡建”大队队长,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总队长,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书记长。1949年到台湾后,历任台湾“国防部”政工干部学校教育长、校长,总政治作战部主任,联合作战训练部主任,台湾驻巴拉圭“大使”。

崇义县
陈大庆(1905-1973)
江西崇义县横水乡麻土村茶栅背人。国民党陆军上将。黄埔一期毕业生。先后担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警备司令,及台湾“国家安全局局长”、“台湾省主席”及“国防部部长”等。1960年,晋升二级陆军上将。1969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委。

信丰县
曾思玉(1911-2012)
信丰人。1928年参加赣西赣南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军团连政委、团政委、师通信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政治处主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旅政委,冀鲁豫军区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副司令员、冀察热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军长。参加了邯郸、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历任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葛洲坝水利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兼政委,济南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顾问。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全南县
大余县
戴均元(1746—1840)
江西大庾(今大余)人。太仆寺卿戴第元之弟,大学士戴衢亨之叔父。乾隆中期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吏部、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历官达五十余年。嘉庆末年,与大学士托津共启遗诏,奉道光帝即位。屡次主持江南、湖北、顺天乡试,三次主持会试。先后出任南河总督、东河总督。堵筑黄、运河周家堡、壮原墩、睢州决口,建高堰义字坝,惠济闸。筹措漳河、卫河水利。累加衔至太子太师。后革职归乡。道光二十年卒。

戴衢亨(1755-1811)
大庚(今大余)人。清乾隆举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内阁中书和军机章京。四十三年,以一甲一名中进士及第,出任湖北、湖南等省考官,督山西、广东学政,在翰林院升至侍读学士。嘉庆二年(1797年),以三品卿衔超授军机大臣。四年,乾隆帝卒,嘉庆亲政,戴迁吏部左侍郎。七年,升任兵部尚书,镇压白莲教起兵。任工部、户部尚书,并充南书房、经筵日讲起居注官,授协办大学士。十五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十六年,随嘉庆帝巡幸五台山,途病卒于直庐。赠太子太师。

会昌县

吉安市

吉州区、青原区
胡铨(1102-1180)
字邦衡,号淡庵。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南宋大臣。建阳进士。绍兴八年(1138),秦桧主和,铨力反和议,直言抗争,请斩桧、参政孙近及使臣王伦,此疏传诵一时。被除名,编管昭州,再谪新州。桧死后,为国子祭酒、权兵部侍郎,奏请赈灾为急务,议和为弊政。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死,谥忠简。

曾山(1899-1972)
江西吉安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丝线工人出身。1925年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2月被选为吉安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同年秋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教导团事务长。1928年被派到泰和从事秘密工作,4月任中共吉安县西区区委书记,领导农民举行武装暴动。1929年1月被选为中共赣西特务常务委员,任组织部部长。3月同毛泽东、朱德会合,任中共红四军前委委员。6月被选为赣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0年月被选为中共红四、红五、红六军共同前委常务委员;3月被选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务委员。同时被选为赣西南苏维埃府主席。10月被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1月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委员。同年1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11月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部部长。1934年任中央政府内务部部长,参与领导赣西南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政权建设等项工作,支援红军各次反“围剿”战争。9月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江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下坚持斗争。1935年5月游击队遭到失败,转经上海赴苏联入列宁学院学习。1937年12月回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东南局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央华东局委员、华东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纺织工业部部长、上海市副市长、国务院商业部部长、中共中央交通工业部部长、内务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周贯五(1902-1987)
庐陵(今吉安)人。1927年任吉安县乡农民协会副主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军团团特派员、师直属队特派员、军团直属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旅锄奸科科长,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组织部部长、支队政委,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政委,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冀鲁边平原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师政委、渤海军区副政委兼渤海纵队政委。参加了周张、济南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军区干部部副部长,浙江军区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彭嘉庆(1909-1993)
庐陵(今吉安)人。1927年参加赣西赣南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连长、第九军团团政委、第五军团卫生部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卫生部政委、苏鲁支队政委,胶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纵队政委。1946年参与指挥新开岭战役。后任辽北军区、辽西军区司令员,江西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辽沈战役。建国后,历任炮兵副政委,山东军区、济南军区副政委,总后勤部副政委兼后勤学院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萧望东(1910-1989)
庐陵(今吉安)人。原名萧惠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赣西赣南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三军连指导员军教导大队政委,第一军团卫生部政委、师民运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抗日先遣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参与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1945年后,任淮南军区政委兼中共淮南区委书记,华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师政委、纵队副政委,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苏北军区政委兼中共苏北区委书记。参加了淮南、莱芜、睢杞、济南等战役。建国后,历任江苏省军区政委兼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代理部长,济南军区政委。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顾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彪(1910-1981)
庐陵(今吉安)人。1928年参加赣西南游击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曾任第九军团团政委、第三十二军教导队政委,第四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支队长兼政委,冀中军区分区政委、分区司令员、分区政委兼中共冀中八地委书记。参加了冀中五一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旅政委、旅长,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纵队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师长。参加石家庄、平津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委。回国后,历任军区防空部队政委、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空军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吴富善(1912-2003)
庐陵(今吉安)人。1927年后任吉安青工学徒联合会副委员长、横江少先队支队长兼政委。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第四军连政委,第一军团团政委、师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东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政委、青年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旅政委,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卫戍司令员、嫩江军区分区司令员兼政委、西满军区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纵队政委、第十五兵团军政委。参加了东北1947年秋季攻势和辽沈、平津、广东等战役。建国后,任广州警备司令部副政委、军区空军政委。1957年后历任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袁升平(1912-2003)
庐陵(今吉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赣南独立团连长、第一军团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营长、晋察冀军区团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型关、黄土岭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纵队政委、第十二兵团军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广西、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委、志愿军干部部副部长。回国后,历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军事科学院政委,北京军区政委。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梁兴初(1913-1985)
庐陵(今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连政委、营长,第一军团团长。参加了中同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营长、支队长、旅长,滨海军区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师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广阳伏击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军长。在辽沈战役中,指挥了黑山阻击战。后参加了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率部参加第二次战役,全军受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特令嘉奖。后任兵团代司令员、西海岸指挥部代司令员。回国后,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余秋里(1914-1999)
江西吉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转为共产党员。历任吉安赤卫大队中队长、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参加长征,任红二军团六师十八团政治委员,率部担任军团前卫。在云南镇雄县则章坝战斗中,负重伤截去右臂。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军委政治处副主任、第三五八旅政治主任、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野战军三五八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一军副政治委员。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央军委总财务部部长、国务院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是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作鹏(1914-2009)
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二局科长。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作战科科长、山东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野战军纵队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军长。参加了辽沈、渡江、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后,历任兵团参谋长、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校长、总参谋部军事训练部部长、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8年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委。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彭林(1914-2002)
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赣军区兵工厂政委,湘赣省工会委员长,湘赣军区保卫局局长,第六军团团政委、军团保卫局局长、师副政委,第六军模范师政委。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金萧支队大队长、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旅政委、胶东军区分区司令员、第十兵团军政委。参加了津浦路阻击战、胶东保卫战和解放青岛战斗。建国后,历任铁道公安部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军基地政委、海军航空兵部政委、海军顾问。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胡立教(1914-2006)
吉安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共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新四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局调研室主任,中共中央华东情报处处长,统战部部长,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人事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部长、纪委书记,财政部副部长,中共牡丹江地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代理行长,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河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上海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蔡顺礼(1914-2009)
吉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军团连指导员、营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骑兵团政委、军区组织部副部长、军区锄奸部部长。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旅政委、第十九兵团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石家庄、太原、平津、兰州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公安部武装保卫局局长、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副政委、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政委、中纪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梁必业(1916-2002)
吉安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师青年科科长,第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总务处处长。参加了中苏区反“围剿”、长征和东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教导团政委。参加了陆房突围和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师政委、东北野战军纵队政委、第十三兵团军政委。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临江、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建国后,历任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教育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军事科学研究政委。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西元(1917-2003)
吉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军团青干事、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营教导员、团政委、支队政委,滨海军区分区政委。参加了平型关、午城井沟、陆房突围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师政治部主任、辽东军区师长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纵队副政委、第十三兵团军政委。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西南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委。率部参加第二次战役,全军获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特令嘉奖。回国后,任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第三届主席,世界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南京军区副政委。是中共人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曾庆红(1939-)
吉安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历任国家计委办公厅秘书,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厅副处长,海洋石油总公司联络部副经理,石油工业部外事司副司长,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上海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井冈山市
吉安县
行思(?-741)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姓刘,谥号弘济,世人尊称七祖行思禅师。唐神龙初,赴韶州曹溪山南华寺,拜六祖慧能为师,得禅宗真传。遵师命,归主青原山净居寺,弘扬禅法,开青原一系,故又名“青原行思”。

彭玕(834-932)
庐陵隐源(江西吉安县油田乡)人。唐乾符初,以自卫为名招得五百勇士。中和二年(883年),应诏收编于洪州镇南节度使。彭玕号为健将,任镇西军左厢兵使。尔后迁吉州刺史。天佑元年(904年),淮南王劲旅占领洪州,彭玕不肯依附。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授武平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傅开国侯,食邑千户。长兴三年(932年),封安定王。

周必大(1126-1204)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自号平园老叟。南宋绍兴进士。孝宗即位(1163年),除起居郎,迁权中书舍人。言论不避权贵,创诸军点法,整肃军政。淳熙十四年(1187年)拜右丞相,进左丞相。光宗时遭劾出判潭州、鼎州。宁宗初以少傅致仕,还乡筑室清原。卒谥文忠。工文词。

文天祥(1236-1283)
吉州庐陵(江西吉安县)人。号文山。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军南下,针对宦官董宋臣迁都主张,上疏请斩董宋臣,提出御敌之策,未被采纳,愤而辞官归里。景炎元年,以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营,被拘至镇江。逃脱后经真州(江苏仪征县)、通州(江苏南通市),入海至温州。景炎二年(1277年)进军赣南,恢复州县多处。后在兴国遭元军突击,退守广东。次年底在五坡岭(广东海丰县北)被俘。由潮阳下海经零丁洋(广东新会县南),坚拒元将张弘范诱。囚禁三年,迭经威协利诱,誓死不屈。

陈文(?-1468)
庐陵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授编修。十二年进学东阁。升侍讲。景泰中,历任云南右布政使、广东左布政使。贵州用兵,军饷取之云南,百姓运输困难,他令商人代为运输,百姓付给商人一定费用,多方称便,他的名声日高。英宗复位,历官吏部左侍郎、同知经筵讲官。入内阁。成化元年(1465)升礼部尚书。修《英宗实录》成,加封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虽居高位,作事鄙猥。无所建树。四年卒。赠少傅。

欧阳重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刑部主事。刘瑾兄死,重不往,张锐钱宁掌厂卫,连连构陷缙绅狱,他与之争论。锐、宁假借他事把他下狱,受杖责。嘉靖中,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云南。曾讨平寻甸土酋安铨、凤朝文反,迁寻旬府于凤梧山下。恤伤残,振贫乏,轻徭赋,规划盐铁商税、屯田诸务,百姓称便。弹劾镇守太监杜唐、黔国公沐绍勋朋比为奸。二人怒,派遣人交结张璁,谋去重。唐等嗾使六卫军卒哗变于军门。重被弹劾处置不当。罢归在道,疏请录“大礼”大狱被逐诸臣,弹劾璁奸佞。帝以他失职怨望,黜为民。家居二十余年,卒。

刘峙(1892-1971)
吉安县庙背村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他是何应钦、蒋介石忠实可靠的心腹将领,素有北伐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战中的“长腿将军”和解放战争中的“败将”之称。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教导团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一军军长、第二军团总指挥兼河南省政府主席、赣粤闽湘 鄂五省“围剿”北路军总司令、豫皖绥靖公署主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重庆卫戍总司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徐州“剿总”总司令。1953年到台湾后,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

永丰县
欧阳修(1007-1072)
吉州永丰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自幼丧父,生活无著,随母投奔随州叔父家。求学期间得韩愈遗稿,立志为古文。北宋天圣进士。景佑间任馆阁校勘,为范仲淹申辩时贬为夷陵县令。康定元年(1040年)复职。庆历二年(1042年)通判滑州。次年召还知谏院,赞助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出知滁、扬、颍等州十年,留下大量写山水和游历的诗文。至和元年(1054年)召回任翰林学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五年,任枢密副使,六年升参知政事。治平四年(1067年)辞位出知亳、青、蔡三州。熙宁四年(1071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退居颍州西湖之滨。卒谥文忠。其诗文雄健清新。

欧阳棐
修子。以荫为秘书省正字。第进士。历知襄州、潞州。元符末,入为吏部、右司二郎中,以直秘阁知蔡州。其地薄赋重,转运使又为覆折之命,多取于民,民不堪命。有诏禁止,佐吏畏转运使,不敢奉诏,棐命遵诏而行。旋坐元祐党废,卒。

钟同(1424-1455)
吉安永丰人。继承父志。曾入吉安忠节祠,见所祀欧阳修、杨邦义诸人。叹曰:“死不入此,非夫也”。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官御史。五年上疏论时政兼及立皇太子事。过数日,章纶亦上疏言立皇太子事,遂并逮下狱。六年,被杖死。成化中,赐谥恭愍,入祀忠节祠,竟如初志。

罗伦(1431-1478)
吉安永丰人。家贫砍樵放牧,挟书阅读不止。成化二年(1466)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京都,中进士第一名,授翰林修撰。大学士李贤奔丧毕,诏还朝。他上疏认为守孝未满期不可召回,违上意,贬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贤卒,召复原官,改任南京,居二年,引病归,遂不复仕。筑书室于金牛山,从学者甚众。称“一峰先生”。十四年卒。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

聂豹(1487-1563)
吉安永丰人。正德二十年(1517)进士。授华亭知县。疏浚陂塘,民复业三千余户。嘉靖中历官御史、平阳知府、兵部尚书。在平阳,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隘,练乡勇六千把守。廷议以为知兵。弹劾在平阳贪污,落职归。后因徐阶推荐,复起。时西北数遭寇患,东南倭寇又起,豹本无应变才能,而严嵩与他同乡,徐阶亦入政府,故甚为帝所器重。久之,帝渐知其短,罢归。初持王守仁良知说,以弟子自处。及著《困辨录》,跟守仁颇有不同。卒官。隆庆初,赠少保。

吕怀
广信永丰人。明进士。湛若水高徒。由庶吉士历官兵给事中、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作《心统图说》,言明王守仁之良知与若水体认天理同旨,其要在变化气质。终南京太仆少卿。

宋仪望
吉水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吴县知县、大名、福建兵备副使。曾弹劾仇鸾挟寇自重,又陈时务十二策,请开桑乾河通宣、大饷道。复告严嵩党胡宗宪、阮鹗奸贪罪,得罪嵩父子,贬官,在福建,曾与戚继光合兵抗倭。隆庆中,四迁至大理少卿。张居正执政,素知其才,提升他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御倭黑水洋,多斩获,升右副都御史。因推荐袁洪愈、姜宝失居正意。四年稍迁南京大理卿。逾年被弹劾罢归。家居数年卒。

周兴(1905-1975)
江西永丰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历任水南竹小坑中共支部书记、吉水县水东区委秘书长、省政治保卫局秘书长、执行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军委干部团特派员、政治保卫局代理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处长兼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1949年调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公安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云南省省长。是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

黄欧东(1905-1993)
江西永丰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参加创建赣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辽北省委委员、沈阳市委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沈阳市委书记兼沈阳市市长、辽宁省委第一书记,辽宁省省长。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郭林祥(1914-2010)
永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一方面军干部团连指导员、师组织科科长、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抗大总校队长、大队长、团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委,太行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1944年任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1946年中原突围时,任中原军区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任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副政委、华北军区军副政委。参加了鲁南、孟良崮、太原、西南等战役。1950年后,历任川北军区副政委,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成都军区、总后勤部、新疆军区、南京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军委纪委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吴法宪(1915-2004)
永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军团团政委。1934年参加长征。1937年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政委、苏鲁豫支队政委,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纵队政委,第十四兵团副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辽沈、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空军副政委、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7年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永新县
刘沆(994-1060)
吉州永新人。自幼从父刘素读书于紫雾源聪明台。北宋天圣进士。曾知衡、潭(今湖南衡阳、长沙)、和(安徽和县)、江(江西九江市)等州府。皇佑三年(1051年)参知政事。三年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嘉佑初罢相,出知应天府(河南商丘县)。从陈州(河南淮阳县),卒于任所。仁宗为篆其墓碑曰“思贤之碑”。

欧阳韶
明永新人。因被推荐,授任监察御史。曾侍帝左右,帝乘怒将杀人。其他御史不敢言,韶趋步跪殿廷下,仓卒不能语,急捧手加额,呼曰:“陛下不可”。帝察其朴诚,采纳其言。不久,致仕,死于家。

刘定一(1409-1469)
永新人。明正统元年(1436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宪宗时官至礼部左侍郎。成化二年(1466年),入内阁,预机务。擅长文学,为文以敏博称。尝有中旨命制《元宵诗》,据案伸纸,立成绝句百首。又尝一日草九制,笔不停书。卒谥文安。

左鼎(?-1458)
永新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历官南北御史。出任山西、山东、河南巡按,民赖以安。景泰四年(1453)上疏言官冗等弊,复上言请抑末技,禁游惰,斥异端使归南亩,裁冗员以省虚糜等事。又偕同官上言救弊恤民七事。居官清勤,卓有声誉,御史练纲因敢言出名,鼎因善于章奏而多被人知。京师语曰:“左鼎手,练纲口”。自公卿以下都为之惧怕。出为广东右参政。英宗复位,召为左佥都御史。逾年死。

贺子珍(1901-1984)
女。永新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吉安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28年同毛泽东结婚。1935年在长征途中被敌机扫射,身负重伤。1937年赴苏联治病。1947年回国。1949年任浙江省妇女联合会主席。1978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俊秀(1904-1985)
永新人。曾任红军第六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参加了长征。后任中共晋绥临时省委组织部部长、晋西北区委民运部部长。1940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吉林省工委民运部部长、延边地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校长,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李立(1908-2006)
永新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共宁冈、永兴、永顺县委书记,黄冈地委书记。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第六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八路军120师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建国后,历任洛阳市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组织部部长,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省长。

王道邦(1911-1959)
永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方面军连指导员、师组织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团政委、支队政委、军分区副政委,参加了平型关、黄土岭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旅长兼政委、纵队副政委,华北军区纵队政委,第十九兵团军政委。参加了石家庄、平津、太原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兼政委。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任河北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盛彤笙(1911-1987)
兽医学家。永新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动物学系。1936年、1938年分别获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和兽医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大学教授。1946年在兰州创办我国第一所兽医学院,任院长。建国后,历任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院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畜牧部副部长,兰州兽医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常委。对马鼻疽病、牛传染性流产、水牛脑脊髓炎等病深有研究。四十年代研究证实了川西水牛“四脚寒”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脑脊髓炎病,为世界上该病的最早发现者和报导者。

王恩茂(1913-2001)
永新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部长、中共湘赣省委秘书。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斗争。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共川滇黔省委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副政委、南下第一支队副政委、湘鄂赣军区副政委。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三五九旅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二纵队副政委、第三二军政委。参加了青化砭、沙家店、扶郿和解放西宁等战役。1949年进军新疆。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届政协主席,南京军区副政委,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沈阳军区副政委,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第一书记,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顾委主任,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谭启龙(1914-2003)
永新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湘鄂赣省中共西南特委书记兼西南军分区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湘鄂赣特委青年部部长、苏南区委书记、皖南特委书记、浙东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先遣纵队政治委员。全国胜利后,历任浙江军区政治委员兼江西省委书记、四川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张国华(1914-1972)
永新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连指导员。1933年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1934年后任第一军团政治部政治教导队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直属政治处主任、支队政委、旅政委,中共湖西区委书记,冀鲁豫军区分区政委兼中共九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副政委、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第五兵团军长。参加了邯郸、鲁西南、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和进军西藏。1951年后,历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共西藏工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区委第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国防委员会第一至三届委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旷伏兆(1914-1996)
永新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第六军团营长、团副政委。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后任中共方山县委书记,冀中军区分区政委、旅政委,晋察冀军区分区政委兼中共冀中十地委书记。曾在北平、天津、保定之间领导军民开展地道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纵队政委,第十九兵团军政委。参加了平津、太原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委、兵团政委,1960年后,历任地质部副部长、空军副政委、铁道兵政委。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龙飞虎(1915-1999)
永新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东征。后任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副官、重庆办事处科长。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次年任重庆谈判国共代表团总务主任。后任中央军委秘书兼中央纵队大队长、第三野战军师副政委。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任师政委、军副政委。后历任福州军区后勤部部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顾问。

江燮元(1915-1990)
永新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连指导员、营长、团长。参加了平型关等战斗。1946年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旅长、东北野战军师长。1948年率部参加塔山阻击战,所部两个团分别获“塔山英雄团”和“白台山英雄团”称号。后参加了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建国后,任副军长、海南军区参谋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历任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銍秀(1915-)
永新人。1928年参加永新县农民起义。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六军团连、营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营长、团参谋长、新一团团长。皖南事变中,率团激战七天,突出重围。后任新四军第七师团长、皖江军区支队参谋长。1945年后,任华东野战军师参谋长、师长。参加了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回国后,任军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军长,济南军区、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昆明军区司令员。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新干县
曾鲁(?-1372)
字得之,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精通历史。以文学闻名于时。洪武初,撰修《元史》,任总裁官,适逢编辑礼书,他论礼总主事。责备高丽祭常遇春文不署洪武年号,质问安南陈叔明篡立事实。由是帝器重。洪武五年(1372)超六阶,升中顺大夫、礼部侍郎。草拟释放俘虏倭寇书,帝览大悦。命主持南京城郊乡试。赋甘露降钟山诗,独受帝褒奖。是年十二月病死。淳安徐尊生曾说;“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

练子宁
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洪武十八年(1385)由贡十廷试对策,得一甲进士第二名,授翰林修撰,升工部侍郎。建文初,与方孝儒并被帝信用,历任吏部左侍郎、御史大夫。选拔任用、升降官吏以是否贤才为标准。燕王举兵反朝,李景隆经征屡败。子宁厉数其罪,请诛景隆,帝不听,子宁愤激大哭,帝为之罢朝。燕王即位,缚至,出言不逊,被杀灭族。

金幼孜(?-1431)
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明建文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时,改翰林院检讨,迁侍讲,为太子讲书。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杨荣并进文渊阁大学士。二十二年,从成祖北征蒙古,成祖崩,秘不发丧。他护梓宫还北京。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洪熙元年(1425年)宣宗立,修两朝实录。

谢子襄(?-1424)
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建文中,被推荐青田知县。永乐七年(1409),考绩最佳当迁。其部民乞再任,受帝嘉奖,提升为处州知府,声绩益著。为人廉谨,历官三十年,不以家属相随。卒。

涂祯
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初任江阴知县。正德初,巡盐长芦。刘瑾纵私人贩盐,又命其党毕真托取海物,侵夺高利,他依法制裁。还朝,遇瑾止长揖不拜,瑾怒。矫旨逮他下狱。江阴人在都下者,谋聚钱贿赂瑾放他,他不同意。喟然曰:“死耳,岂以污父老哉”。遂杖三十,伤重,死狱中。

泰和县
曾安止(1048-1098)
吉州泰和人。字移忠,号屠龙翁。北宋熙宁进士。初任洪州丰城县主簿,后移江州彭泽县令。为官政誉蔼然。后因目疾而弃官还乡,授宣德郎。他收集北宋时期繁多的水稻优良品种,编成《禾谱》一书,对水稻品种的名称、来源以及播种、插秧、收割农时以及用途等都作了详细介绍。该书是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后的又一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刘过(1154-1205)
吉州泰和人。长于庐陵(江西吉安市)。愤于朝廷偏安,屡上书陈恢复方略。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辛弃疾帅淮,招置幕下。后依妻家居江苏昆山。其诗词抒发抗金抱负,奔放淋漓。

宋琮
泰和人。洪武十三年(1397)会试考第一。考生说主考和他同乡有私,帝命查属实,被遣戍边。后起用为刑书检校。宣德中犹以检讨掌助教事,卒官。

刘崧
泰和人。家贫,刻苦学习。洪武三年(1370)中举,授兵部职方司郎中。征粮镇江,为百姓请求减少租赋。升任北平按察司副使,有治绩。建立文天祥祠宇,告示府县官吏不要以徭役拖累学生。被胡惟庸所恶,国事被谪,罚作工役。惟庸伏诛,征授崧礼部侍郎。不久提升为吏部尚书。致仕,复与李敬并征用,敬为国子祭酒,崧为司业。病重,犹强坐教授学生。及死,无一语言及家事。博学,廉慎。居官未曾让家属跟随。

杨士奇(1365-1444)
泰和秀溪人。明建文初,荐入翰林,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初改编修,后入内阁参与机务。前后历官三十八年,历事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成祖北巡,他数次辅佐太子监国留守南京。仁宗亲赐“杨贞一印”银印。为官清廉,辅政中喜荐寒士,于谦、周忱、况钟等皆他引荐。卒赠太师,谥文贞。

尹昌隆
泰和人。洪武中进士。官修撰、监察御史。惠帝时,因地震上言,贬为福宁知县。成祖攻占南京,命傅世子守北平。永乐二年(1404)册立世子为皇太子,提升他为左春坊中允。解缙罢官,同日改任他为礼部主事。因得罪礼部尚书吕震,被下狱。后数年,谷王谋反事发。因谷王以前奏请他为长史。定为同谋罪,处极刑死,灭族。

王直(1379-1462)
泰和人。永乐初进士。授修撰。历事宣宗、仁宗,累升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三年(1438),修《宣宗实录》成,升礼部侍郎,八年升吏部尚书。英宗将亲征也先,命他留守北京。英宗全军在土木复没,时变仓卒,朝议屡上,皆以他为首。景帝时,力主派遣使臣迎接英宗回归北京,乞休归,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论编纂纪注事,多出自他的手笔。天顺六年卒。赠太保。

陈循
泰和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第一名。授翰林修撰。因他熟悉朝廷典故。帝巡幸北京,命他取秘阁书随帝同行。遂留下侍候帝。洪熙元年(1425)升侍讲。宣德初,由顾问升侍讲学士。正统中,历任侍讲学士、文渊阁学士、户部尚书。主管机务。土木之变,人心惶惶,他居中,所言多采用。景泰中,历官少保、华盖殿大学士。帝欲改立太子,预先尝赐他白金,遂不敢诤谏。曾收集古帝王行事,名《勤政要典》献帝。英宗复位,把他发配充军铁岭卫。石亨等败,释为民,死。

李湘
泰和人。永乐中,由国子生理刑都察院,因有才升东平知州。有善政。将解任,民众乞留,帝允。奸人诬其苛敛民财,县民千余,力白其冤,耆老七十复奔京师,发奸人诬陷状,乃复官。莅州十余年,升怀庆知府。东平民扶老携幼,泣送数十里。居府官三年卒。

曾翚
泰和人。宣德八年(1433)进士。历刑部员外郎。有重狱,诸郎不能断决,则由他办理。正统时,历官广西右参政、河南御史。天顺五年(1461)升任山东右布政使,禁止侵夺百姓垦荒田。成化时,任刑部右侍郎。建议平粜,开封积粟,以振济河南饥民。巡视浙江,考察官吏,上奏罢免不称职者,弊政多所治理革除。有节操品行,所至有名声。及病归,贫甚。绝迹公府,乡人称其贤。

尹直
泰和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编修。成化中,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修《英宗实录》,总裁想革去景泰帝号,引用汉昌邑、更始帝为例。他认为不可。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孝宗立,被弹劾,令致仕,正德中卒。谥文和。

欧阳铎
泰和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行人。上书极论时政。使出蜀王府,王厚馈遗,不受。任延平、福州知府,曾毁淫祠数十百所,用其材修学宫。又曾议均徭役。嘉靖中,历任应天府巡抚、吏部右侍郎,在应天,均田赋,议徭役及裁邮置费凡数十百条,民皆称便。卒,赠工部尚书,谥恭简。

罗钦顺(1465-1547)
泰和庵(江西泰和县)人。明弘治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早年笃佛学,后舍弃。宦官刘瑾擅权,他被削职为民。刘瑾被诛后复官,累迁吏部左侍郎。时张璁、桂萼秉政,他耻与其同列,故省亲归,后后辞官还乡,屡诏不赴。乡居二十余年,足不入城市,潜心于格物致知之学,专力于穷理、存心、知性。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欧阳德(1496-1554)
泰和人。从师王守仁。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讲学。历编修、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曾垦请建皇储,争裕王当出外藩。学务实践,不尚空虚。晚受知于帝,将大用,卒。赠太子少保。

郭子章(?-?)
泰和人。明隆庆进士。历官福建建宁府推官、南京工部主事、广东潮州知府、四川提学佥事、两浙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等。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因功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邓典桃(1910-1987)
江西泰和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会计、科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科长、供给部处长,中共中央管理局秘书长,八路军总部供给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卓雄(1915-2009)
泰和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国家保卫局执行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中,任红军司令部收容队队长。1936年后任第三十二军保卫局局长、八路军120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中共辽南地委书记、合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第十二兵团军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公安部局长、地质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副政委、民政部副部长。

峡江县
张芹
峡江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中,召为南京特点史,抗疏言李东阳不宜以平宁夏功进官荫子。帝责备他沽名钧誉,停俸三月。疏救窦明、王思,帝不省。不久出任徽州知府,怕宸濠劫其亲属,不敢任职,乃改任杭州。嘉靖时,官浙江江海道副使、右布政使。因倭人争贡误伤居民。罢官归。

曾樱
峡江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天启时,官常州知府。持身廉洁,为政公平,不畏强暴,多行义事。崇祯时,历官山东右布政使、巡抚、右副都御史。曾用身家性命保举郑芝龙为先锋,讨灭刘香,因以实上奏失陷州县被夺官下狱。李自成陷京师,释囚。乃逃还。唐王称帝福州,历任工、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兵破福州,携家避中左卫,越五年,清兵至,死节。

童非(1961-)
体操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峡江人。1978年被选入国家队。1986年起任江西省体委副主任。曾获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单项冠军。是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冠军。是第二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单杠冠军。所完成的“鞍马从一端直接至另一端的挺身转体360移位”动作,已被国际体操联合会以其名字命名,并被列入男子体操评分规则中。

遂川县
郭知章(?-1111)
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第进士。历知浮梁、分宁县及海、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监察御史。哲宗亲政,迁殿中侍御史。奏请贬惩吕大防等,又请复元丰役法,以迎合朝论。进左司员外郎,为中书舍人。坐事以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徽宗立,授工部侍郎,出知太原府。召拜刑部尚书,翰林学士。因事罢知邓州,旋入党籍。后复显谟阁直学士,卒。

郭维经(?-1646)
江西龙泉(今江西遂川)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时,官南京御史。多建言。京都陷,力主立福王。福王立南京,历任大理少卿、左佥都御史。曾巡视中城。专督五城御史,察非常。清辇毂。后被弹劾回籍。唐王时召为吏部右侍郎。清兵围赣州,命吏、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湖广、江西、广东、浙江、福建军务,督师往援。城破,入嵯峨寺自焚死。

王佐(1898-1930)
江西遂川人。原名王云辉。原系井冈山绿林武装首领,1927年改称农民自卫军,同年迎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1928年所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二团,任副团长,5月成立红四军,任第十一师三十二团副团长,被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1929年任红四军五纵队纵队长。1930年被错杀。全国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正人(1907-1972)
江西遂川人。原名陈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1931年11月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大会常务主席、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吉辽省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江西军区政治委员。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央建筑工程部部长、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农业机械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安福县
刘仕貆
安福人。仕貆从小由其父教授学习。洪武初,仕貆因服劳役被安福县丞张禧侮辱。发愤,益努力学习。十五年(1382)应贤良举,对策合帝意,授任广东按察司佥事,分管琼州。廉洁贤惠,减轻徭役,清理冤案,大得民心。适逢张禧调任琼山丞,作为仕貆部下属官吏拜见他,张禧惭愧恐怖。而他对禧如对待其官吏一样。朝廷减掉佥事官,他降为东莞河伯使。渡河遇风,淹死。

李时勉(1374-1450)
安福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历任刑部主事、翰林侍读。两次参与修《太祖实录》。性格刚正鲠直,多建议。言不应当建都北京,违成祖意,遭谗言下狱,后释放,复职。洪熙时复上疏言事,惹仁宗甚怒,几乎被金瓜致死。宣德五年(1430)修《成祖实录》成,升侍读学士。正统三年(1438)修《宣宗实录》成,升学士,掌院事兼经筵讲官。六年任祭酒。督令读书,人才盛于往时。英宗被俘,日夜悲恸。派遣孙儿上书。景泰元年死。谥文毅。

刘实
安福人。宣德五年(1430)进士。选为庶吉士。正统时,历任金华府通判、顺天府治中。景泰时,参与撰修《宋元通鉴纲目》,颇自以为是,见同行所纂不当,则放声大笑,人亦以此忌恨。天顺四年(1460)任南雄知府。保持苦节,政务纷繁,未曾忘掉读书,士大夫重其学问品行。后被中官诬告,逮下狱,饿死。

彭时(1406-1475)
安福人。正统进士。郕王监国,入内阁参预机务。升侍读。景泰时,升左春坊大学士。修《寰宇通志》成,升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天顺时复入内阁,兼翰林院学士。宪宗即位,建议上两宫尊号,与李贤力主并上钱皇后、周贵妃、皇太后尊号。礼成,升吏部右侍郎兼学士,同管经筵。成化改元,升兵部尚书。修《英宗实录》成,加封太子少保。立朝三十年,忠心为国,有所推荐,不使其人知他推荐。十一年卒。赠太师。

张敷华(?-1507)
安福人。有气节。天顺进士。历官兵部主事、浙江参议、湖广布政使山西、陕西巡抚、漕运总督、刑部尚书。高邮湖堤毁,他疏浚深沟以杀水势,又筑宝应堤,同赖其利。与吏部尚书林瀚、佥都御史林俊、祭酒巴章懋,称“南都四君子”。正德元年(1506)上言去刘瑾等“八虎”,致仕,次年卒。瑾伏诛,赠太子少保。

赵璜
安福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迁济南知府。正德初,提升为顺天府丞,瑾厌恶革职。瑾诛,复职。总理河道,管理畿辅戎备,赈济顺天诸府饥民。嘉靖时,累官至工部尚书,时值帝初政,锐意兴革,后诸权倖嫉妒璜,帝亦疏远遂自陈致仕。后复官,未仕卒。赠太子太保。

王学夔
安福人。正德进士。官吏部主事。谏帝南巡,受杖。嘉靖初,奏请制裁外戚,又申救言官。历考功、文选郎中,廉谨受称赞。曾抚治郧阳。密捕伪称皇子者。累官南京吏、礼、兵部尚书。卒于万历间,年九十四,赠太子少保。

邹守益(1491-1562)
安福人。从师五守仁。正德六年(1511)会试第一名。以廷对授翰林院编修。曾从守仁平宸濠反。世宗立,始赴官。谏帝崇父为帝号,违帝意,被责。复上疏,帝大怒,下狱拷打。贬广德州判官。废淫祠,建“复初书院”,讲学其间。迁南京礼部郎中。托病辞官。违帝意,落职归。里讲学,称“东廓先生”。卒于家。隆庆初,赠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庄。

罗隆基(1898-1965)
安福人。字努生。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后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31年与张君劢等组织再生社。次年改组为中国国家社会党,任中央常委。曾任光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参加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部长。1946年任民主报社社长,并以民盟代表身份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人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森林工业部部长、民盟第二届中央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造时(1903-1971)
教授。江西安福人。字雄生。1925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9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员,上海光华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兼政治学系主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1933年起在上海执行律师职务。1936年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大学教授救国会、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任常务理事兼宣传部部长。同年11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等被捕入狱,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抗战胜利后,任上海自由出版社社长。建国后,任上海诚明文学院董事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教授。

吉水县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诗人。南宋绍兴进士。曾知奉新县,历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等,官至宝谟阁学士。晚年病逝于故乡。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家。卒谥文节。

罗复仁
吉水人。好学。初为陈友谅编修,后在九江归附朱元璋。任中书谘议。从元璋围攻武昌,被派往陈理处劝降。升国子助教,复被派往扩廓处交涉。前使者多被扩廓拘留,而复仁言论慷慨,独能去而复还。洪武元年(1368)提升为编修。复同主事张福出使安南。拒不受安南赠送财物。三年,为弘文馆学士,在帝面前直率的陈述得失。帝喜其坦率正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叫名。天寿节作《水龙吟》献帝,,赐予甚厚。不久致仕归。

解缙(1369-1415)
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任中书庶吉士、御史。曾上万言书,批评太祖政“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等事,帝称其才。复献《太平十策》。后罢官归家八年。建文时再仕为翰林待召。永乐初任侍读、侍读学士。参预机要。曾主持纂修《太祖实录》及《列女传》,甚受成祖器重。才高,勇于任事,推荐选拔人才,有一长处赞不绝口。然好评论人物,廷臣多受其害。永乐五年(1407)遭谗言,次年,又因廷试读卷不公,被贬到广西。八年入京奏事,以“无人臣礼”的罪名,下狱。被杀狱中。

胡广(1370-1418)
吉水人。延平知府子祺次子。建文二年(1400)廷试,对策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语,帝亲自选拔为进士第一名,赐名靖,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迎降,历任侍讲、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善书法,数次从永乐帝北征,刻石记功,帝征僧作法会,乃献《圣孝瑞应颂》。帝缀为佛曲,又上《却封禅颂》。性慎密。颇能持大体。时人比为汉朝胡广。十六死。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文臣得谥,自广始。

周叙
吉水人。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选为庶吉士。作《黄鹦鹉赋》,合帝意,授编修。历官侍读、经筵讲官。正统十一年(1446)任南京侍讲学士。郕王监国,建议八事,郕王采纳。景泰二年(1451)又建议下诏请天下臣民直言时政缺失。叙有气节,重友谊。想继承曾祖在元时欲重修宋、辽、金三史之志。正统末,请求帝批准,帝准许他自己撰写,编排数年,书未成而死。

周忱(1381-1453)
字恂如,号双崖。吉水人。明理财家。永乐进士。选为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有经世之才,埋没郎署官职二十年,人无知者。洪熙元年,升为越王府长史。宣德五年(1430),因杨荣推荐,升任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创平米法。颁铁斛,下诸县为标准斛,革除大斗入小斗出之粮长。设置拨运、纲运二簿。算减官田租。设置济农仓。在职,江南数大郡,民不知凶荒,两税未拖欠。六年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后任工部尚书。景泰初致仕。在任二十二年,惠政大著。当时言理财者,无谁与他能相比。性机警,钱谷钜万,屈指一算无遗漏。历事五朝,景泰四年卒,谥文襄。著有《又崖集》。

罗通(?-1470)
吉水人。永乐十年(1412)进士。授御史,巡按四川,极言时政缺失。违抗帝意,出外任为交址清化知州。宣德元年(1426),黎利反。因守城功,改任户部员外郎,出理宣府军饷。正统初,升兵部郎中。随同整饬甘肃边务。从破敌于兀鲁乃,还,因贪淫事被贬为广西容山闸官。景帝时,历任兵部郎中、右都御史。曾守居庸关,参赞京营军务兼理院事。通本由于谦所荐举,而每事与之牴牾,人由是瞧不起他。好说大话,遇人则谈兵,曾自陈功求职。天顺三年(1459)致仕。成化六年死。

刘观
吉水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守孝期满,终不出仕。县令刘成为他筑书院“虎丘山”,名“养中”。作《勤》、《俭》、《恭》、《恕》四《箴》,教其家,用《吕氏乡约》,孝其乡民。不事著述,推重朱熹、吴与弼之学。

毛伯温
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由绍兴府推官、御史、累升至兵部尚书。曾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有备边功。适逢廷臣建议防边二十四事,他陈冗滥当革者二十余条,帝称善,立命清理淘汰,宿弊颇除。极力推荐安南之役有功的万达、张岳两人,使其得到任用。因撤顺天、宣府、大同军。帝震怒,革职归,病卒。穆宗立,复官,天启初,追谥襄懋。

李中(1478-1542)
吉水人。正德进士。官工部主事。武宗自称“大庆法王”,建寺西华门内,用番僧住持,廷臣没人敢谏。他上任三月即抗疏谏。贬广东通衢驿丞。王守仁抚赣州,发檄文请他参军事,预平宸濠反。世宗时,历官广西提学副使、山东巡抚、副都御史。督学则以身为教。选择高才生聚讲“五经书院”。得罪广西总督及巡抚御史,曾被贬官。在山东,曾倡民灭蝗灾,擒剧盗。为官廉洁,博学。卒。光宗时,追谥庄介。

吕楠(1479-1542)
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高陵人。正德进士,授修撰。得罪刘瑾,托病辞官归。瑾诛,复官。议“大礼”,与张璁、桂萼相牴牾。贬解州判官。恤孤独,减丁役,劝农桑,兴水利,筑护盐池堤。开办“解梁书院”。后官国子监察院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从师薛敬之,学以穷理实践为主。独守程、朱之说。

周延(1499-1561)
吉水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任南京吏、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曾因上疏为王守仁讼冤被贬官。有抚安南、征黎寇功。卒官。赠太子太保。

罗洪先(1504-1564)
吉安府吉水(江西吉水县)人。字达夫,号念庵。从师李中。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授修撰,请告归。事亲孝。召拜春坊左赞善。疏请皇太子出御文华殿。违帝意,除名归。学问广博,精研舆地学,费十数年之功,编成我国现存的最早地图集《广舆图》。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曾同亨
吉水人。嘉靖进士。官刑、礼部主事、吏部文选主事。隆庆初,任文选郎中,推荐任用遗贤。万历时,累升为工部尚书。督治寿宫,节约浮费三十余万。军器自外运输,若不中意,奏请半收其价,又请减织造之半。极谏税使虐民。与严嵩同乡,无私交。卒年七十五。赠少保。

曾乾亨
万历进士。历官合肥知县、御史。弹劾尚书张学颜袒护李成梁,帝怒,贬为海州判官。后历升监察御史、大理少卿。曾阅视大同边务,屡奏边备事宜,皆中机要。救考功郎赵南星,违执政意。遂托病辞官归,不久卒。与其兄同亨以名德著称。

邹元标(1551-1624)
吉水人。九岁通《五经》。弱冠从泰和胡直游,即有志为学。万历五年(1577)进士。观政刑部。后历任吏科给事中、刑部右侍郎。曾抗疏切谏张居正父丧夺情。被贬戍都匀卫。后上时政六事,又被贬官。天启初,首进和衷之说。初立朝,以方严见惮,晚节务为和易。或议他比不上初仕时。元标笑曰:“大臣与言官异。风裁踔绝,言官事也。大臣非大利害,即当护持国体,可如少年悻动邪?”不为危言激论,与物无猜。后魏忠贤擅政,因建成“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被严谴,力求去,且上《老臣去国情深疏》。卒于家。崇祯初,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忠介。

刘应秋
吉水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编修,升南京司业。十八年疏论首辅申时行能竭诚谋国,专事蒙蔽。语并侵次辅王锡爵。后历任日讲官、祭酒。好讥评时事,以此取忌,被废黜。归数年,卒。崇祯时,赠礼部侍郎,谥文节。

刘同升
应秋子。从师邹元林。崇祯十年(1637)殿试第一名。授翰林修撰。抗疏论杨嗣昌夺情入阁。帝大怒,把同升贬为福建按察使司知事。病归。京师陷,入福建,止于都,谋兴复,唐王加封他为祭酒。入赣州,筹兵食。取吉安、临江,加封詹事兼兵部左侍郎。

李邦华(1574-1644)
吉水人。万历进士。授泾县知县,有异政,授御史。以敢言闻名。天启时,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军府新立,庶务草创,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崇祯初,任兵部侍郎,锐意改革,不久罢职。后起为左都御史。李自成入京师,自缢于信国祠。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清朝谥忠肃。

李日宣
吉水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中书舍人,升御史。天启时,多建言。出理河南盐政,被弹劾为东林党,削籍。崇祯时,累升吏部尚书。十五年(1642)推阁臣,帝认为他徇情滥举被戍边。久之。赫还。

何运洪(1912-2001)
吉水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营、团、师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保卫部代部长,教导大队政委。参加平型战斗和陆房突围。1940年起,先后入延安军政学院、军事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支队政委、合江军区后勤部政委、武汉市公安总队政委。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回国后,历任河南省军区副政委、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万安县
刘广衡
万安人。永乐末进士。正统间,以刑部郎中出修浙江荒政,积粟数百万,督治陂塘以备旱涝灾害。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还治院事。建议设置寿宁县于官台山,以清盗窟。曾讨平处州贼。居官以廉洁著称。终刑部尚书。

刘孜(?-1468)
万安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历任御史,山东按察使。出按辽东、畿辅。天顺四年(1460),吏部推举天下治行卓异者,惟他一人,升左布政使。五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江南十府。财赋立法,百姓称便。成化中,累官南京刑部尚书。开粮仓,救济饥民。建议免征钞、额外增税、荒租、牛犊税。为官廉洁谨慎,然持法过严,被时论非议。四年致仕,死于途。

刘玉
万安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辉县知县。开仓发粮振饥,蠲免虚税,复业者千家,升御史。武宗即位,陈修省之事。疏请刘健、谢迁辅政,不报。遂引疾归。后刘瑾把他列名奸党,革职归。瑾诛,历任南京右佥都御史、郧阳巡抚。曾管学政,与平宸濠反。世宗时,累官刑部左、右侍郎。曾伏阙哭争“大礼”。因李福达狱被革职。卒于家。博学。天文、地理、兵制、刑律皆有论著。隆庆初,赠刑部尚书,谥端毅。

朱衡
万安人。嘉靖进士。历知尤溪、婺源,有治声。累官工部尚书,总理河漕。治黄河,循盛应期新河遗迹疏浚成,运道获利。隆庆元年(1567)升太子少保。开支河四,以分新河水势。穆宗死,召还朝,先后在部,禁止工役,裁抑浮费,节省甚多。性梗直,遇事不屈。被弹劾,刚愎自用,乞休。加太子太保,归。追论督工罪,夺宫保。卒年七十三。

匡裕民(1907-1977)
江西万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26年参加万安县农民协会。次年参加赣西南农民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方面军总部炮兵连连长、第三军团炮兵营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参谋长、副团长,延安炮兵学校副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副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副司令员。参加了辽沈、平津、太原等战役。建国后,任中南军区炮兵司令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主任。回国后,任东北军炮兵司令员。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任炮兵副司令员、顾问。

钟汉华(1909-1987)
江西万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党委书记。1933年参加各次反“围剿”斗争及长征。任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军委总卫生部政治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三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庭长、解放军装甲兵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委员。是全国人大代表,中顾委委员。

王辉球(1911-2003)
万安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加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政委、第一军团师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宣传股股长、旅宣传科科长、支队政治部主任、旅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军政委。参加了进军大别山和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1950年后,历任贵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空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沈阳军区政委。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康克清(1912-1992)
女。江西万安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参加红军,同朱德结婚。历任女子义勇队队长、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任中共川陕省委、西北局党校总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东南妇女救国会主任、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会代理主任。全国解放后,历任第一至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妇联主席。是中共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是第五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景德镇市

程节(?-?)
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北宋嘉佑进士。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任知桂州(广西桂林市)兼广西经略安抚使。累官朝议大夫,直龙图阁,为宝文阁待。

佛印(约1033-1098)
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原名林了元,字觉老。少聪慧,里中称神童,及长读释氏书有悟,遂入佛门。修戒于浮梁县宝积寺。出游名刹,历庐山开先,润州金、焦山,袁州大仰,庐山归宗,云居山诸寺四十余年。曾任金山寺住持,在佛门誉为“僧中之魁”。北宋熙宁年间,宋神宗诏入,为在京僧人讲经,并敕号佛印。

乐平市
王刚中
南宋饶州乐平人。绍兴进士。为普安郡王(即宋孝宗)王府教授,陈古今治乱之道,君子小人忠佞之辩。历中书舍人,知成都府、四川制置使。孝宗即位。陈战守之策,反对和议。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又奏请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病卒。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

马廷鸾(1223-1289)
饶州乐平人。淳祐进士。召试馆职、试策论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内侍。曾以试策之论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时。咸淳元年(1265),擢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进同知枢密院事。五年(1269),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升右丞相兼枢密使。终以贾似道视为异己,屡请辞,罢相回乡。

石凌鹤(1906-1994)
戏剧家。江西乐平人。1927年到南昌参加省工会宣传工作。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潜往日本读书。1930年初,因参加革命活动被驱逐回国,在上海参加艺术剧社,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和导演活动。抗战爆发后,受组织的委派赴东战场战地服务队供职。1938年去武汉参加郭沫若领导下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次年到重庆参与文工会行政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国剧协常务理事、剧协江西分会主席、江西省文化局局长兼党组书记。主要剧作有话剧《黑地狱》、《战斗的女性》、《山城夜曲》、《方志敏》、《玉若花笑》。电影剧本《十字街头》,戏曲《梁祝姻缘》、《还魂记》、《珍珠记》、《红娘子招亲》等。

浮梁县
汪澈(1109-1171)
祖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徙居饶州浮梁。举进士。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与陈俊卿劾罢左相汤思退。金兵南犯,完颜亮为部下杀死,奏请出兵淮甸,与荆襄军夹击金兵归路。召为参知政事。孝宗即位,督军荆、襄,筑堰渠,募闲民,汰冗卒以屯田。乾道元年(1165),拜枢密使。后知鄂州兼安抚使,改福州、福建安抚使。致仕,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庄敏。

戴珊(1437-1505)
浮梁人。天顺末,与刘大夏同举进士。官御史,督南畿学政。成化十四年(1478)升陕西副使,仍督学政,有教绩。任福建左、右布政使。任职期满不携一物走。弘治二年(1489)因王恕推荐升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后任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廉洁耿直不苟合。以老病数次求退,不许。武宗即位,因新君刚位不忍言去带病视事。病死。赠太子太保。

九江市

周访(260-320)
庐江录阳(今江西九江)人。左中郎将周敏子。初仕为县功曹。司马睿过江据建邺,为参镇东军事。以扬烈将军领兵讨伐华轶,又领兵镇压杜弢起义。累迁安南将军,荆州刺史。大兴三年卒,谥壮。

周抚(?-365)
周访子。初仕为司马睿丞相掾,投附王敦为从事中郎。随王敦叛乱,兵败逃入西阳,遇赦复官。永和初,随桓温平蜀,以功迁平西将军,封公。累迁镇西将军。兴宁三年卒,谥襄。

王寓(?-1130)
江州(今江西九江)人。历著作佐郎,度支员外郎兼编修官、国子监司业、中书舍人兼蕃衍客直讲等。钦宗立,由给事中兼迩英殿经筵侍讲等。为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以尚书左丞为副使,与康王使金,寓惮行,钦宗大怒,追毁尚书左丞命,贬单州团练使,安置新州。建炎末,遇害于江州。

徐秀钧(1879-1913)
江西九江人。同盟会会员。游学于日、英、德等十七国数年,通晓七国文字,精于财政、金融之学。民国元年(1912年)初,任总统府军事秘书。不久,李烈钧督赣,任徐秀钧为都督府顾问兼江西民国银行行长。民国2年初,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4月,袁世凯非法大借款,徐秀钧在议院反对最力。二次革命中奔走南北,鼓吹反袁,并把侦知的北洋六镇军事情报密告李烈钧。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诬为“乱党”予以逮捕。解押到九江杀害。

蔡公时(1882-1928)
江西九江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江西光复后,任江西交通部长。后追随孙中山,任元帅府参军。民国17年(1928年),任国民北伐军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兼山东交涉员。当时,日本出兵强占济南,企图占领山东,蔡公时对日交涉,强烈要求日军撤出济南,5月3日惨遭日军杀害。

吴铁城(1888-1953)
江西九江人。原籍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国民党陆军中将。1907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于同文书院。早年追随孙中山。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师长。曾参与和领导光复九江、统一全江西的革命运动;力助孙中山先生反袁斗争、讨伐陈炯明、平定商团;其后赴东北,劝说张学良易帜和助蒋入关。先后任九江军政府部参议官、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司令、广州市公安局长兼省警务次长、后又兼省警卫军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1932年后任上海市市长。抗战期间,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抗战胜利后,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去台湾后,任“总统府资政”等职。

许德珩(1890-1990)
政治活动家。九江人。字楚生。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早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五四运动中起草《五四宣言》,任《全国学联日刊》总编辑,是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回国。先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代主任、秘书长。1927年后,任暨南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并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4年在重庆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1949年参加筹备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水产部部长,九三学社第二至七届中央主席、名誉主席,黄埔同学会顾问。是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魏道明(1901-1978)
德化(今九江)人。北京法文专修馆肄业。1925年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早年在上海当律师。1928年后任国民党政府司法行政部部长,南京特别市市长,《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总经理,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长,驻法国、美国大使,立法院事院长。1947年后任台湾省政府主席。1964年后任台湾驻日本“大使”、台湾“外交部”部长、“总统府”资政。

蔡若虹(1910-2002)
画家、美术评论家。九江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同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后在上海从事漫画创作。1939年后任延安鲁艺教员、美术系主任。1946年后任《晋察冀日报》美术编辑。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杜宣(1914-2004)
剧作家、散文家。九江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后任桂林《戏剧春秋》编委,新中国剧社社长,昆明《群报》、《评论报》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上海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上海分会副主席。著有电影文学剧本《长虹号起义》、《兰兰和冬冬》,散文集《西非日记》。

瑞昌市
周勍(826-907)
浔阳(江西瑞昌市辂北)人。字大节。早期以明经登科。中和年间敕封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上柱国、江洲右颜指挥第三部都团将。天佑初,补江洲军总管,升御史中丞领尚书。梁篡唐后,愤疾而终。

柯昶(893-976)
瑞昌柯乐源人。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进士。历任银青光禄大夫、殿前侍御史、都押衙、防御使、上柱国、兵部尚书及江洲右颜第一部都团将等。

九江县
赵光抃(?-1643)
九江德化(今九江县)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时,巡蓟、辽军务。尽得边塞形势,战守机宜,列十二事以献,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密云。因告发中官邓希诏奸谋,反得罪,遣戍广东。兵事益艰,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诸镇军务。清兵陷蓟州,又陷螺山,帝大怒,斩于西市。人皆以为冤。福王时,复官。

曹钦程
江西德化(今九江县)人。由进士知吴江县。谄附汪文言,得工部主事。事魏忠贤如父,由员外郎擢为太仆少卿。为忠贤十狗之一。忠贤诛,系狱,论死。李自成陷北京,破狱出降。自成败,不知所终。

星子县
陶潜(365或372-427)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字元亮,号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晋大司马陶侃曾孙。少好学,博览群书,不慕荣利。初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归。后复任镇军、建威参军。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任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次年即辞官归田。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卒于柴桑。善诗文。今存《陶渊明集》。

陶尚德(?-?)
栗里(江西星子县温泉)人。晋陶渊明后裔。明嘉靖进士。曾任云南御史,上“大礼防边漕粮茶税诸疏”,后升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一品俸,赐玉归田。后杜门著书。

武宁县
李烈钧(1882-1946)
江西武宁人。原名烈训,字协和,别号侠黄。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留学日本,在士官学校学习陆军,不久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归国,任江西新军管带。因宣传革命事泄,赴云南,先后任讲武堂教官和陆军小学总办。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回九江,联络新军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分府。后历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安徽都督、江西都督、北伐第二军总司令等职。民国2年(1913年)宋教仁被刺,主张武力讨伐袁世凯。被袁世凯撤职。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民国4年,在昆明参加护国运动,任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民国6年,护法政府成立,任总参谋长。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民国13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民国16年由蒋介石委任为江西省政府主席,后任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民国35年病逝于重庆。

彭泽县
欧阳一敬
彭泽人。嘉靖进士。授萧山知县。升刑科给事中。弹劾晋应槐、董份等劣迹。三迁至兵科给事中。自严嵩败,言官争发愤论事,一敬尤敢言。弹劾高拱威制朝绅,专柄擅国。又弹劾齐康,康亦弹劾一敬。时康主高拱,一敬主徐阶,互指为党。言官复论康,康竟坐调。不久一敬升太常少卿。拱再执政,一敬惧,即日告归,半道忧死。

高善继(1854-1894)
江西彭泽县人。曾举学廉方正,任弋阳县训导。后任天津县教谕。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藉口朝鲜东学党之乱,派兵侵犯中国,高善继投笔从戎。带队乘英轮“高升”号赴朝救援,驶至牙山附近,与敌相遇。日舰“浪速”号直冲而来,逼“高升”号投降,高善继激励将士说:“我辈自请杀敌,岂可贪生怕死,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高升”号被鱼雷击中后,高善继镇定自若,指挥官兵英勇反击,直到船身沉没,与数千名官兵一同壮烈牺牲。事后,光绪帝谕赐祭葬,翌年追赠道衔、世袭五品云骑尉。

永修县
邓润甫
北宋建昌(今江西永修)人。举进士。历武昌令、直舍人院、知制诰、御史中丞等。哲宗立,擢翰林学士承旨,修《神宗实录》。请补外郡,知永兴军。哲宗亲政,首陈绍述之说,遂拜尚书左丞。病亡,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安惠。

李常(1027-1090)
南康建昌(今江西永修)人。第进士,调江州判官。熙宁初,为秘阁校理,改知谏院。王安石行新法,极论其流毒天下。通判滑州,起知鄂州,徙湖、齐二州。元丰中,擢礼部侍郎。哲宗立,进户部尚书。出知邓州,卒。入仕而藏书至九千卷,号“李氏山房”。

魏源
建昌人。永乐四年(1406)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陕西,出外任为浙江按察副使。宣德中,历任河南左布政使、刑部左侍郎。出抚河南旱荒,开仓发粮,免拖欠赋税杂役,流民渐归。英宗即位,升刑部尚书。正统二年(1437)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备,有功绩。事毕还朝。不久因断狱案不当被下狱。后释放复职。久在刑部,断狱多平恕。八年致仕,死。

王弼(1899-1977)
江西建昌(今永修)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先后进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和莫斯科茹科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学习。1938年回国。曾任新疆航空训练班教员、延安机械工程学校校长、延安军事学院工程系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作战部空军组组长、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政委、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局政委。建国后,任空军副政委兼工程部部长、副司令员。

修水县
徐禧(1013-1082)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自少博览周游,无意科举。北宋熙宁间行新法,到汴梁(河南开封市)探访内兄黄庭坚,呈《治策》二十四篇,以平民身份充任经义局检讨,出任镇安军节度推官、荆湖北路转运副使。元丰初召知谏院,直龙图阁。元丰五年(1082年),受命赵边拒西夏。筑永乐城(陕西米脂县西北无定河南),夏兵围城,士卒渴死大半,城破被杀。赠吏部尚书,谥忠愍。

黄庭坚(1045-1105)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字鲁直。北宋治平进士。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熙宁五年(1072年)任北京(河北大名县)国子监教授,为文彦博所重。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吉州太和县,途中游舒州怀宁(安徽潜山县)山谷寺,遂自号山谷道人。在任体恤民情,以平易为治。哲宗立,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等职。在馆阁生活六年间,常与苏轼兄弟以及和他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聚于京师,赋诗论文,赏书评画。诗风推崇杜甫,成为江西诗派始祖。书画讲究锤炼,追求奇幻,影响极大。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摩围山开元寺,从此自号“涪翁”,又自称“黔江居士”。五年,移居戎州,将杜甫在东西川和夔州所作诗全部书写,由杨素翁出资刻碑并藏于大雅堂。书法擅长行草,取法颜真卿和怀素。用笔纵横奇崛,自成一格。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称“宋四家”。崇宁元年(1102年)复官后,抵太平州任知州。次年受“幸灾谤国”之诬被羁管宜州。卒谥文节。

徐俯(1075-1141)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字师川,号东湖居士。七岁能诗,为舅黄庭坚所器重。以父荫授通直郎。绍兴二年(1132年)赐进士出身。后升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为人正直,不畏强暴,曾买一名叫昌奴的婢女以讥讽张邦昌,因此罢职。后为诸大臣力荐回朝,又因与赵鼎、朱胜非议政不合,出知信州(江西上饶)奉祠归。人学其诗者甚众。绍兴中,卒。

章鉴(?-?)
南宋隆兴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以省试及第。历官中书舍人、参知政事、迁同知枢密院事。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在朝时,居官宽厚、清廉,被称为“满朝欢”。元兵逼临安,藉故出走,被召还朝,罢相奉祠。罢相归。仅存一玉杯,余无一物。又因庇护殿帅韩震之事削官放归田里。卒。

冷应澄(?-?)
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南宋宝庆进士,庐陵(江西吉安县)主簿。以廉能著称。后知广州,主管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常云“治官事当如家事,惜官物当如家物”。政绩卓著。

周期雍
江西宁州(今江西修水)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南京御史。瑾诛,凡被瑾罢官者皆起,期雍出为福建佥事,选精锐讨宸濠反。嘉靖时,累官刑部尚书。十九年(1540),郭勋修前怨,劝帝罢免大臣,遂去位。家居十年卒。

陈宝箴(1831-1900)
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举人出身。清同治年间,曾随曾国藩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光绪六年(1880年),因功升河北道台,治武涉。八年秋,又擢任浙江按察使。不久,因河北武涉任内刑狱事被诬劾而免职。后由湖南巡抚王文韶推荐,于十六年授湖北按察使。二十年,调任直隶布政使。次年八月,授湖南巡抚。在任期间,支持戊戌变法,成为全国所有督抚大员中唯一支持新政的人,受到光绪帝褒奖。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处罚,永不叙用。

陈三立(1853-1937)
南昌府义宁州(今江西修水)人。清光绪进士。戊戌变法期间,其父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在长沙办时务学堂,主荐梁启超为总教习,父子共襄新政。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等被合称为“四公子”。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后终身不仕,致力于诗文写作。民国26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悲愤病发,拒不服药,绝食五日而死。

陈寅恪(1890-1969)
史学家。义宁(今修水)人。1910年后曾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并从事研究,专攻比较语言学。192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研究所导师、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士,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协常委。通晓英、法、德、日、拉丁、希腊文及蒙古文、满文、西夏文、梵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对中国中古史、佛教经典和元稹、白居易诗的研究尤有成就,学识渊博,在中外史学界备受推崇。著有《唐代政治史述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

湖口县
德安县
夏竦(985-1051)
江州德安人。以父战死,授丹阳主簿。举贤良方正科,历官右正言,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枢密副使等。宝元初,元昊来犯,知永兴军,徙鄜州。边臣多议征讨,竦以为出师非宜。上书论事:教习强弩以为奇兵、羁縻属羌以为藩篱,增置弓手、壮丁以备城守等,加旨边防、抵御西夏。又数请解兵柄,改判河中府,庆历中,召拜枢密使,以谏官反对,改知亳州。病死,赠太师、中书令,谥文庄。积家巨万,生活奢侈。为郡守有绩,治军尤严。

王韶(1030-1081)
江州德安人。北宋嘉佑进士。熙宁元年(1068年),上《平戎策》三篇,陈进图西夏之策,为神宗所信用。引兵占领吐蕃木征辖区,建镇洮军。后知熙州兼熙河路经略安抚使,收复河、宕、岷州(甘肃临夏、宕昌、岷县),每战必捷。叠、洮(甘肃迭部、临潭县)二州羌族首领降服,形成包围西夏的形势。以功累官至资政殿学士、观文殿学士,枢密副使,赐第崇仁坊。不久罢职,出知洪州(江西南昌市)、鄂州(湖北武昌市)。

王厚
韶子。累官通直郎。元祐中,朝议弃河、湟,厚上疏陈不可。为礼宾副使、干当熙河公事。羌酋瞎征、陇拶相争,与河州守将王赡献议复其地。元符元年(1098),宋师克邈川,降瞎征;取青唐,陇拶出迎,平定湟、鄯,乃进东上閤门副使、知湟州。羌人来攻,得地皆失,累贬贺州别驾。崇宁初,与童贯率师再克湟州。三年(1104),鄯州降,入廓州。羌酋罗撒来战,宋将高永年战死,坐逗遛,降郢州防御使。后复其官,提举醴泉观。卒,赠宁远将军节度使,谥庄敏。

都昌县
江万里(1198-1275)
南康军都昌(今江西都昌县)人。字子远,号古心。以乡举入太学。曾任池州教授,官至左丞相。在知吉州和隆兴府时,先后创建白鹭洲书院和宗濂书院。元兵渡江,他被游骑所执,逃回后,住在饶州。元兵破城,他率子镐等投池自杀,以示不屈。

陈皓(1260-1341)
都昌县人。又称经归先生。为朱熹四传子弟。入元,隐居不仕,教授乡里,创云住书院,精易、书、礼,著有《礼记集说》。该书为明、清两代各类学校的“御定课本”之一。

余应桂
都昌人。明万历进士。官知县。崇祯四年(1631)征授御史。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熊文灿檄诸道兵合击农民起义军于茶山,义军撤至应桂辖地。文灿弹劾他后期误军,被逮捕。应桂因陈抚剿始末,白已无罪,而诋文灿,帝不纳,下狱,遣戍。十六年起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督师,将至山西,因伪官充斥,逡巡不得前。帝责以逗留,夺职。京师陷,家居不出。后死于难。

曹浩森(1884-1952)
都昌县周溪乡牌楼村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长期任高级军事幕僚,颇有儒将风度。他同李烈钧(武宁人)、刘峙(吉安人)、熊式辉(安义人)、方天(赣县人)并列为江西籍中以军职而擢任文职的五员“封疆大吏”。

刘士毅(1886-1982)
江西省都昌县下排门刘家村人。国民党桂系重要将领。他胆略过人,曾在旅、师、军各级任过参谋长,最后被李宗仁特任为总统府上将参军长。去台湾后,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抚州市

临川区
晏殊(991-1055)
抚州临川人。字同叔。幼有文名。北宋景德初年,年仅十四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累迁翰林学士。仁宗时,迁枢密副使。曾罢知宋州,兴办学校。庆历间拜宰相,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年)为谏官论罢,出知颖、陈、许等州军,因病归京师。诗词文字婉丽,音调和谐。

王安石(1021-1086)
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庆历进士。庆历六年(1046年),入京任大理评事。旋求外调为鄞县(属浙江)令。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初显政绩。嘉佑三年(1058年),移提点江东刑狱,取消茶叶专卖以便民。五年,上书仁宗提出变法主张,未被采纳。神宗即位,起任江宁(江苏南京市)知府。治平四年(1067年),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深得神宗器重。熙宁二年(1069年),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颁行青苗、均输、保甲、免役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派强烈反对。七年,罢相,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卒谥文。散文雄健峭拔,诗词清新高峻,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礼(1034-1095)
安石弟。举进士。历知润、湖二州,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苏轼下御史狱,安礼极力营救。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临事立断。元丰五年(1082),拜中大夫、尚书右丞。数劝神宗勿用兵,少置狱。后历知扬、青、蔡、舒诸州及永兴军、太原府。卒,赠右银青光禄大夫。

王安国
安石弟。幼敏悟,以文章称于世。熙宁初,韩绛荐其才行,召试,赐进士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与兄安石政见不一,恨吕惠卿奸邪,除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安石罢相,吕惠卿当政,安国以事夺官,放归田里。后复其官,命下而卒。

王雱
安石子。性敏捷,未冠已著书数万言。第进士。调旌德尉,擢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奉诏撰《诗义》、《书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书成,迁龙图阁直学士,因病辞。卒,赠左谏议大夫。

聂昌
宋抚州临川人。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历右司员外郎,户部侍郎等。钦宗立,擢户部尚书,领开封府,支持陈东等请愿。附耿南仲以误国,拜同知枢密院。与耿南仲赴金,割两河地求和,至绛州,为绛州钤辖赵子清麾众杀死。建炎末,赠观文殿大学士,谥忠愍。

陈自明(1190-1270)
抚州临川人。字良甫,一作良父。精于妇产科,亦擅外科。南宋时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谕,编著《妇女大全良方》一书24卷,是中国最早的妇产科医学巨著。另著有《外科精要》。

舒化
临川人。嘉靖进士。官户科给事中。隆庆初,三迁至刑科给事中。议狱违高拱意,出为陕西参政。万历时,累升至刑部尚书。适逢续修《会典》,他编辑嘉靖三十四年以后事例与刑名相关者三百八十二条,诏颁中外。建议清狱讼,速审讯,严检验,禁冤滥,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京察拾遗,被弹劾,称病归。卒,赠太子少保。

汤显祖(1550-1616)
字义仍,号若士。明戏曲家。江西临川人。自幼颖异,明隆庆四年(1570年)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十九年,因弹劾大学士申时行,并指责明神宗,贬广东徐闻县典史。后迁浙江遂昌县令。因打击豪强被劾,二十六年弃官归里,未再出仕。与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友好。后来化龙、三才、国桢皆显赫有建树,而他却穷老乡里。三才曾写信请显祖去,显祖谢而不往。著有传奇《紫箫记》(后改《紫钗记》)、《牡丹亭》(又称《还魂记》)、《南柯记》和《邯郸记》,世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高。

汤开远(?-1640)
显祖子。崇祯五年(1632)由举人任河南推官。屡上疏极言时政,语切直,帝怒,削籍,押京讯治。河南入得知,若失慈母,左良玉偕将士合奏乞留,巡按金光辰亦备列其功状以告,帝为之动容,释还。升为按察佥事,监安、庐二郡军。贼扰江北,他数有御敌功。巡抚史可法推荐他治行卓异,进秩劳卒官,军民咸为泣下。赠太仆少卿。

曾亨应(?-1646)
临川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吏部文选主事。御史张懋爵弹劾他纳贿,被贬归乡。福王时,与艾南英、揭重熙谋守城。清兵至,与子筠被俘。不降,均被杀。其弟和应,也死难。史称“曾氏五节”。

揭重熙(?—1651)
临川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福宁知府。南明福王时,任吏部考功主事。清兵破抚州,与曾亨应先后举兵,于兰溪大败清军。唐王时,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永明王用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兵,召募万余人,进攻邵武。败还,走依曹大镐,适逢大镐还军铅山,清兵至,为曾天寿暗算,射击中重熙胫项,俘至建宁,慷慨就义。

傅鼎铨(?-1651)
临川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翰林检讨。李自成陷京师。南还。唐王时,复官。赣州破,退隐山中,鑫声桓反清,鼎铨举兵响应。永明王用为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声桓败,他往来张自盛、曹大镐军。至广信张村,被守将所执,囚南昌狱。不降,从容就义。

李钹(1673-1750)
抚州府临川人。康熙进士。累官庶子詹事,吏、户、兵、工四部侍郎。雍正二年(1724年),授广西巡抚,曾查核出广西督抚司道等贪污、捐纳银款八十二万两之积案后授直隶总督。与河南巡抚田文镜不合,屡互劾,被贬纂修《八旗通志》效力。后因庇护私党受劾被革职。乾隆初,召授户部侍郎,管理三库。学问渊博,研究陆、朱理学,力图调和两说的矛盾,认为程、朱和陆、王二家不可偏废。乾隆十五年卒。

游国恩(1899-1978)
教授。临川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山东大学、华中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毕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尤长于楚辞研究。

饶漱石(1903-1975)
临川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5年赴苏联,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回国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副书记兼新四军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第三野战军政委兼华东军区政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揭露和批判了“高饶反党联盟”的罪恶活动。1955年被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李井泉(1909-1989)
江西临川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军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主任。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任遵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0师三五八旅副旅长、政治委员,中央晋绥分局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分局书记兼晋绥军区政治委员、华北第三兵团政治委员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四川省政府主席、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八、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盛中国(1941-)
小提琴演奏家。临川人。1964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同年回国,任中央乐团独奏演员。1962年获第二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小提琴比赛荣誉奖。

南丰县
曾巩(1019-1083)
建昌军南丰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字子固。北宋嘉佑进士。历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所至注意救灾治疫,平冤狱,除民害,多有政绩。亦留意风土民俗,山水名胜,写下不少传世佳作。其文自然淳朴,亦能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布(1036-1107)
建昌南丰人。曾巩弟。北宋嘉佑进士。任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协助王安石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水利之法。见神宗怀疑新法,即又否定市易法,后遭罢黜贬官。元丰元年(1078年)因交趾人入贡,处置疆事,移知桂州(桂林市)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元丰末,复翰林学士。绍圣元年(1094年)任知枢密院事。徽宗即位,任宰相,进“绍述”之说,恢复新法。未几,为蔡京排斥,列为元佑奸党,屡贬在外,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市)。

曾肇(1047-1107)
巩幼弟。举进士。调黄岩主簿、郑州教授,擢崇文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迁国史编修官。元祐初,为《神宗实录》检讨,授中书舍人,历知颍、邓、齐、徐、泰、海等州及应天、江宁二府。徽宗即位,复为中书舍人。兄曾布为宰相,避亲嫌,拜龙图阁学士、提举太一宫。崇宁初,谪知和州,又贬濮州团练副使,安置汀州,归润而卒。肇自少力学,博览经传,仁厚端严,历治十一州,多有善政。

谭尚忠(?-?)
江西南丰人。清乾隆进士。曾任户部主事、河南等省按察使和安徽、山西巡抚、吏部左侍郎等官职。正直不阿,因忤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和坤,被贬为福建按察使。为官清正廉洁,锐意兴利去害。其书法别具一格,颇享盛名。

乐安县
董德元(1095-1158)
乐安县人。为陆九渊弟子。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状元。历任镇南军节度判官、吏部侍郎。二十五年八月,以秦桧援引,官至参知政事。越两月桧死,罢归庐陵(江西吉安县),食禄家居。

吴澄(1249-1334)
抚州崇仁(江西乐安县)人。人称草庐先生。元至大、皇庆年间在国子监任职。英宗即位,升翰林学士。其理学论著独成一家,哲学观点渊源于陆九渊,论著则主张折衷朱熹、陆九渊两派。认为“理在气中,原不相离”,而“理”是“气”的主宰。泰定帝时主持纂修《英宗实录》。

董裕(1546-1606)
乐安人。明隆庆进士。万历二年(1574年)升御史大夫,支持内阁大臣张居正革新受排斥。十年,入掌河南,受理冤案,获“再世包公”之称。因触及宦官利益,降为大理寺少卿。数年后,晋刑部尚书。后告老还乡。

黄火星(1909-1971)
江西乐安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任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委员、和含支队政治委员、第七师十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二十九军政治委员。全国解放后,历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央军委总直属政治部主任。

金溪县
陆九渊(1139-1193)
抚州金溪人。字子静,自号存齐、象山翁。南宋乾道进士。主张博求俊杰,论道经邦,抗金雪耻。淳熙元年(1174年)任靖安县主簿。次年与朱熹会于鹅湖寺,作学术论争。六年,调崇安县主簿。曾率徒往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三年后荐为国子正。十三年,以主管台州崇道观的闲职归故里讲学,次年到贵溪应天山建精舍讲学,四方学徒大集,遂改山名为象山。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在象山之麓筑坛授徒。其学术思想为明王守仁所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

危素(1303-1372)
金溪人。少通《五经》,从师吴澄、范椁。元至正初,由推荐授经筵检讨。修成宋、辽、金三史及注《乐雅》。由国子助教累迁礼部尚书。后弃官居房山。明师抵北京,因《元实录》故,投井未遂。洪武二年(1369)授翰林侍讲学士,帝数咨询以元兴亡故。撰《皇陵碑》,皆合帝意。御史五著等文化教育其亡国之臣,不当列侍从,贬居知州,守余阙庙,卒。

吴伯宗
金溪人。洪武四年(1371)廷试第一名。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不归附胡惟庸党,被贬居凤阳。上书论时政,言惟庸专恣不法,不宜独任丞相,久任心为国家祸患。召回。出使安南,称帝意。授国子助教,命给皇太子讲授。改任翰林典籍。帝出十道题命写文章,他援笔立就,文词雅洁。授太常司丞,改任国子司业,皆推辞不受。违帝意。贬为金县教谕。未至,召为翰林检讨。十五年升武英殿大学士。次年,因弟荐举不实,降伯宗为检讨。对人温和宽厚,然刚正不阿。逾年,卒于宫。

王英(1376-1450)
金溪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拔为庶吉士,读书文渊阁。慎密,帝令书机密文字。参与撰写《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升侍读。二十年随从帝北征。仁宗即位,累升至右春坊大学士。宣宗立,参与撰写太宗、仁宗实录成,升少詹事。正统元年(1436),主持撰写《宣宗实录》成,升礼部侍郎。十三年升南京礼部尚书。居二年死。谥文安。为人持重。历官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多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他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因性格正直坦率,好规劝人过。三杨皆不喜欢他。故不得重用。

龚廷贤(1522-1619)
江西金溪人。一名应贤,号云林。历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享高龄九十八岁。龚廷贤年轻时随父学医(父龚信,明朝太医院御医)。中年后,亦在太医院供职。晚年从事医学著述,先后写成《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济世全书》、《小儿推拿秘旨》等,续编完成其父的《古今医鉴》。这些著述是中国医学遗产中的瑰宝,至今仍为中医课徙的必修书。

黄直
金溪人。受业王守仁。嘉靖二年(1523)会试,主司发试策极诋守仁学。直与欧阳德答策不阿附主司意,编修马汝骥惊奇,遂中两人进士。授漳州推官。尽废境内淫祠,用其材料修桥梁和官署。御史诬以罪,送吏部降用,行至中途,他又上疏请早定太子,帝怒,贬沔阳判官,曾代理崇阳县事,有惠政。杨名、黄宗明下狱,他抗疏论救。帝大怒,贬雷州卫,赦还。卒。隆庆初,赠光禄少卿。

吴悌(?-1568)
金溪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乐安知县,调繁宣城,征授御史。为举子求宽容,坐下狱。后出视两淮盐政,托病辞官归,还朝,出按河南。严嵩擅政,又引疾家居二十年,嵩败,一年中迁至南京寺理卿。与吴岳、胡松、毛恺并称“南都四君子”。隆庆初迁南京刑部侍朗。修王守仁学,学者称“疏山先生”。卒官。赠礼部尚书,谥文庄。与陆九渊、吴澄、吴与弼、陈九川并祀乡人所立五贤祠。

吴仁度
金溪人。悌子。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历任吏部主事、右佥都御史。曾抗疏争三王并封。与魏允贞齐名。熹宗时,累升工部左侍郎。天启中,魏忠贤令致仕。卒。

蔡国用(?-1640)
金溪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由中书舍人升御史。崇祯时,屡迁工部右侍郎。督修都城,需石甚急,一时难办,他建议取用牙石。帝阅城,嘉其功。遂特旨提拔为礼部尚书,入阁。后累加封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卒官,赠太保。

杨頀
江西金溪人。乾隆后期进士。历官刑部员外郎、陕西延绥道、江宁布政使、浙江巡抚。总办秋审,执法公平,不阿权贵。嘉庆中,解运军饷至四川,留任地方,经理三省清厘“叛产”,抚恤难民事务。查赈淮扬大水灾。后坐事贬降。道光时卒。

南城县
周迪
南朝梁、陈时人。祖籍临川南城(今江西南城)。有勇力,以弋猎为生。侯景之乱,召募乡人从军,每战必勇冠众军,被推为主帅。梁元帝授以高州刺史,封临汝县侯。敬帝时,迁江州刺史。入陈,历平王琳、熊昙朗,皆有功。以官赏不至,遂怀异心,与留异相结谋反,兵败被杀。

陈彭年(961-1017)
抚州南城人。北宋雍熙进士。历澧、怀二州推官、秘书郎等,咸平四年(1001),上疏请置谏官、择法吏、简格令、省冗员、行公举。景德初,预修《册府元龟》,迁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召为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大中祥符九年(1016),拜参知政事。天禧大礼,为天书仪卫副使、参详仪制奉宝册使。卒,赠右仆射,谥文僖。博闻强记,著有文集百卷。

李观(1009-1059)
建昌军南城人。人称盱江先生。北宋皇佑二年(1050年),由范仲淹荐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创盱江书院,设帐授徒,曾巩、邓润埔等均为其弟子。嘉佑中,为国子监酒,后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排斥佛、道二教。提出“井地立则田均,田均则耕者得食”的主张。

张大经(1114-1198)
建昌南城人。绍兴进士,知龙泉县,有善政。提点江东刑狱,巨豪犯法,惩办其罪。孝宗时,除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擢侍御史。极论民力困,军力贫,为当今之弊。升礼部尚书兼侍读,屡请祠,以徽猷阁学士知建宁府。告老,以通奉大夫致仕,谥简肃。

邓茂七(?-1449)
建昌府(江西南城县)人。以佃耕为生,因杀死本乡豪绅,偕弟茂八流亡至福建沙县当佃农,被编为甲长。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在沙县陈山寨领导佃农抗租,自称“铲平王”,与叶宗留相呼应,先后攻占福建沙县、建瓯、汀州等二十余县,并设置官属。十四年底,率兵攻延平。次年,由于叛徒出卖,在延平城下中伏而卒。余部尽遭镇压。

张升
南城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修撰,历谕德,弘治改元,升庶子。大学士刘吉掌权,他上疏历数吉纳贿、纵子等十罪,吉甚愤怒,指挥科道弹劾他诬告诋毁,被调任南京工部员外郎。吉罢,复故官。累升至礼部尚书。武宗嬉游怠政,他规劝,帝不听,遂连疏乞休,不允。正德二年(1507)违刘瑾意,告病,加封太子太保归。卒于家。

程钜夫(1249-1318)
名文海,以字行。建昌(今江西南城)人。初为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至元十九年(1282)奏陈五事。多被朝廷采行。后奉诏求贤于江南,荐赵孟頫等二十余人。二十六年,上言反对桑哥专政。由于忽必烈不许,才免遭杀害。后出任闽海道、江南湖北道、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主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卒。追封楚国公,谥文宪。

东乡县
舒同(1905-1998)
江西东乡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军政治部秘书、师政治部秘书长、团宣传部部长、政治部主任。1934年参加历次反“围剿”作战及长征。1936年参加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局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是著名书法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资溪县
宜黄县
乐史(930-1007)
抚州宜黄人。
字子正,号月池。南唐时任秘书郎。入宋为平原主簿。北宋太平兴国进士。数任知州,为官颇以贿闻。居洛阳至终。毕生为研究历史地理之要籍。撰述传奇小说亦多。

谭纶(1520-1577)
宜黄人。明嘉靖进士。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任台州知府,练兵御倭,寻升海道副使。嘉靖四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平定境内倭寇。后又以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练兵守边,加强北方防务,以功升兵部尚书。主军务三十年,沉毅知兵。以海道副使,与戚继光等剿平闽、浙倭寇。带兵作战,战功卓著。与继光齐名,时称“谭、戚”。万历五年卒,谥襄敏,赠太子太保。

黄爵滋(1793-1855)
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历官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兵科给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陕西道临察御史、鸿鼐寺卿、礼部侍郎、刑部侍郎等职。著有《仙屏书屋诗录》、《黄少司寇奏疏》、《仙屏书屋文录》等。

程孝刚(1892-1977)
铁道机械工程学家。宜黄人。1917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曾任中东、津浦、胶济铁路局机务处处长、工程师,交通大学教授、校长,浙江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毕生从事铁道机械工程教学和研究。

广昌县
陈宗礼(1203-1271)
广昌人。南宋淳佑进士。咸淳六年(1270年)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权礼部尚书。出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再入为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赖巽(1385-1440)
江西广昌人。明永乐进士。拜河南道御史,累官至云南按察使。为官廉正,执法不阿,革弊除奸,卓有声誉。

何乔新(1427-1502)
景泰五年(1454)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广东司郎中。锦衣卫卒犯法,逮捕惩治不容情,都指挥袁彬说情,不从。彬怒,使人设法寻找他的过错,无所得,由是名声大起。成化时,历官湖广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顾忌他刚正,使出任南京刑部尚书。弘治改元,始任刑部尚书。博览郡书,著述甚多。致仕归,众多人推荐,不复仕。卒。正德时,赠太子太保。

黎川县
陈孚恩(?—1866)
江西新城(今黎川)人。道光拔贡生,任吏部七品小京官。得穆彰阿信任,历官至军机大臣、刑部尚书,左副都御史兼署顺天府尹。先后赴山东、山西处理要案,劾罢两省巡抚。咸丰初年,在家乡治办团练,抗拒太平军。阿附权臣肃顺、载垣,再官至礼、兵、刑、户、吏各部尚书。后被革职抄家,遣戍新疆。同治中用兵伊犁时,助理军饷。同治五年,伊犁城破而死。

鲁之俊(1911-1999)
新城(今黎川)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陆军军医学校医科。曾任广西军医院军医、广东军医总院主任军医。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到延安。曾任八路军军医院医务主任、院长,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授,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西南行政委员会卫生局局长,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世界针灸联合会筹委会执行主席。在延安时期即从事针灸、中医药的研究、推广工作。建国后,负责创办了中医研究院。著有《新编针灸学》。

崇仁县
虞允文(1110-1174)
南宋政治家。字彬甫,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以中书舍人参谋军事,督师击溃金兵,取得采石矶之战的胜利。次年出任川陕宣谕使,入朝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后为四川宣抚使。其墓在四川仁寿县于丞乡。

罗点
抚州崇仁人。南宋淳熙进士。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兼皇太子宫教授,以古事劝戒,作《鉴古录》以献。历起居舍人、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试兵部尚书等。屡上疏论事,尽言无隐。宁宗嗣位,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病亡卒,赠太保,谥文恭。

虞集(1272-1348)
字伯生,世称邵庵先生。崇仁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他三岁即知读书。幼从母杨氏及吴澄学。大德初,入京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国子助教。仁宗时为集贤修撰。泰定初为秘书少监。与王结随从泰定帝去上都,用蒙语、汉语讲解经书,升为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建言用江浙之法,在京师以东沿海筑堤捍水为田,听富民开垦,既可捍海潮,又可卫京师。未被采纳。后海口万户之设,大略采其说。文宗时为奎章阁侍书学士。奉命与赵世延等仿唐宋《会要》修《经世大典》。书成,共八百帙。诗文称大家。因劳累患眼疾,回归江西。卒。封仁寿郡公。

刘最
崇仁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由慈利知县升为礼科给事中。嘉靖二年(1523),中官崔文以祷祠事诱惑帝,最极言其非,且奏文耗费国库金状。帝既从文言,又命最自核侵耗数。最又言文欲假借他事阻止核查,以逃避己罪,制裁言官,违帝意,出为广德州判官。东厂太监芮景贤告诉帝,说最在途中仍怀恨。帝怒,把最充军邵武。久之,赦还。家居二余年卒。

吴道南
崇仁人。万历进士。历官编修、少詹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要,明达政体,辅政正直,颇有名望。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揭发沈同和、赵鸣阳舞弊事,沈党侧目,遂交章论劾。道南上疏二十七,乞归。天启初,即家任太子太保,乡居二年卒。赠少保。

黄育贤(1902-1990)
水利发电专家。崇仁人。1926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2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曾任美国纽约州公路局第三工务所、波托顾问工程公司设计工程师。回国后,任资源委员会专员、专门委员,龙溪河水力发电工程处、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处长。建国后,历任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工程局局长,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总工程师,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总工程师。我国水力发电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南昌市

邓琬(407-466)
豫章南昌人。初为州西曹主簿,后以弟璩与臧质谋反,流放至广州,遇赦还。大明八年,为晋安王刘子勋镇军长史、行江州事。前废帝即位,遣使赐子勋死。他不受命,奉晋安王起兵。明帝杀前废帝即位,他又奉晋安王在寻阳称帝,改年号为义嘉。自为尚书右仆射,总统政事,发兵攻建康,兵败被杀。

熊昙朗
南朝梁、陈时人。祖籍豫章南昌。世为郡著姓。侯景之乱,据郡聚众起兵,梁元帝授以巴山太守。割据一方,劫掠邻县,缚卖百姓,为民之患。敬帝时,历为宜新、豫章二郡太守。以军功封永化县侯。入陈,随周文育攻余孝劢,文育失利,乃杀文育以应王琳,为江州刺史周迪、高州刺史率军围困,兵败被杀。

陈恕(946-1004)
洪州南昌人。北宋太平兴国进士,通判澧州。迁左拾遗,充度支员外郎,除右谏大夫、知澶州。淳化二年(991),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因事旋罢出知江陵府,大发群吏奸赃,郡内肃然。为盐铁使,立荼法,使货财流通,公私皆获利,以母老求解职,拜吏部侍郎。病卒,赠吏部尚书。恕通典故,精吏治,掌财十余年,胥吏畏服。

吴居厚(1035-1113)
洪州(今江西南昌)人。嘉祐进士。熙宁、元丰间,由武安节度判官至京东都转运使。奉行新法,收盐、铁羡息钱数百万;莱芜、利国两监铸钱,岁得十万缗;募民养保马。元祐初,因事贬成州团练副使,安置黄州。起为江、淮发运使,拜户部尚书。崇宁初、进中书门下侍郎。后知枢密院。以武康军节度使知洪州。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京镗(1138-1200)
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绍兴进士。孝宗锐意恢复,群臣多迎合,以为大功可旦暮告成,镗极论事未有骤如意者,宜缓以图。擢监察御史,以报谢使,出使金,不辱朝命,临危不屈。以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首罢征敛,百姓获利。宁宗时,累迁左丞相。告老,免相。卒,赠太保,谥庄定。

万观
南昌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知严州府。编舟甲,划地巡警,盗贼屏迹,励学校,劝农桑,减织造,用银代丝税,民称便。考绩,治行第一,以忧归。守孝期满,严州、金、衢民皆豫上章乞复为守。补平阳府,政绩益著。升山东布政使。卒官。

李孜省
南昌人。时宪宗好方术,孜省乃学五雷法,深结宦官梁芳、钱义,以符箓进帝。特旨授太常丞。累迁至礼部右侍郎。因日受帝宠幸,渐干预政事,缙绅进退,多出他口,朝野侧目。孝宗立,下狱死。

熊浃
南昌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世宗即位,上疏主兴献王尊帝号。嘉靖时,由右给事中累官吏部尚书。曾与修《明伦大典》。因进言失帝意,遂乞休。帝大怒,削职为民。卒。隆庆初,复官,谥恭肃。

刘显(?-1581)
南昌人。稍通文义。家贫甚。入蜀,为童子师,冒籍武生。嘉靖三十四年(1555)从巡抚张臬讨宜宾苗乱,出名。历参将、总兵官,镇守广东、浙江、四川、贵州等地,与戚继光、俞大猷同为御倭将领,以精悍驰骋著称。万历九年卒官。

魏时亮
南昌人。嘉靖进士。授中书舍人,升兵科给事中。隆庆元年(1567),以左给事中,副检讨许国出使朝鲜。还,升户科都给事中,陈辽东事宜,慎起居,罢游宴,日御便殿省章奏,召大臣裁决。次年言天下藩禄不给、边饷不支、公私交困三大患。高拱执政,排斥异己,落职。万历十二年(1584)起为南京大理丞,累升右副都御史,摄京营戎政,陈安攘要务十四事。后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官。天启中,谥庄靖。

万恭
南昌人。嘉靖进士。授南京文选主事,升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有御寇功。隆庆时,总理黄河道,与朱衡筑长堤,北自磨脐沟至邳州直河,南自离林至宿迁小河口,各三百七十里。沿高、宝诸河堤建平水闸二十余,因时泄蓄,专令浚湖,不复增堤,河遂无患。强毅敏捷,一时称才臣。治水三年,被弹劾不称职,罢归。家居近二十年卒。

刘一燝(1567-1635)
南昌人。万历进士。授检讨。光宗立,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要。熹宗即位,因翼卫幼帝功,遂执政。发内库,抑近幸,搜遗逸,旧德宿臣布满朝廷,中外欣欣望治。累加封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后被魏忠贤排挤去位。卒,赠少师。福王时,追谥文端。

刘一焜
一燝兄。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考功郎中、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曾辅佐主持京察,尽斥逐执政私人。中官吕贵督织造,对百姓很多侵扰,一焜上疏弹劾,且惩治其爪牙,贵为之收敛淫威,用余暇时间筑龛山海塘一千二百丈,浚复余杭南湖,民赖其利。被诬贪赃,遂引退。卒,赠工部右侍郎。

刘一煜
一燝兄。万历进士。官兵部郎中。

万燝(?-1624)
南昌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刑部主事。曾疏论刑狱。天启初,调工部营缮主事。督治九门垣墉,市铜江南,皆勤于职。升屯田郎中,督陵务。时魏忠贤益肆无忌惮,廷臣杨涟等交相抨击,均被严责。燝愤,抗章极论,忠贤大怒,矫旨廷杖。斥为民。忠贤恶廷臣交章弹劾自己,无所发泄,欲借燝立威。命群阉把燝殴打死。崇祯初,赠光禄卿。福王时,谥忠贞。

刘綎(1560-1619)
原居南昌府高田村,后迁新建县。本姓龚,其父龚显,因家贫流落到四川,为报四川卫使刘岷知遇之恩,改姓刘,随刘岷战,以功升至四川总兵、左军都督。万历初年,刘綎从父出征,勇敢有父风,以荫为指挥使。曾任大明征西将军、广西参将、四川总兵、都督同知、左都督。所用鋲铁刀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寇,平播酋,平倮,历经大小数百战诸将中最称英勇,威名震海内。四十六年(1618年)辽事紧迫,同杨镐出辽东,与清兵作战。四十七年在平辽战争中阵亡,天启初,赠少保。

胡良机
南昌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天启间为御史。曾弹劾魏忠贤,被斥为民。崇祯初,复官,按宣、大二镇,以敏捷干练著称。为中官王坤弹劾罢免。后起为光禄典簿,终南京吏部主事。

李曰辅
南昌人。万历中乡举。崇祯四年(1631)升南京御史。时中官四出,乃上疏切谏,帝怒,贬广东布政司照磨。福王时,召为御史,时已死。

万元吉(1603-1646)
南昌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潮州推官。崇祯时,历军前监纪、南京职方主事、郎中。杨嗣昌曾倚为左右手。福王立,因能和辑诸镇,升太仆少卿,监江北军务。多建言。南京失守,走归唐王。累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军务。素有才干,莅事精敏,以守赣州功,加封兵部尚书,清兵破城,投水死。

朱耷(1626-1706)
明宗室。号八大山人。明亡后,曾为僧人。擅长画,作品简略苍劲,生动尽致,山水精密者尤为绝妙。

芳信(1902-1963)
文学翻译家。南昌人。1928年毕业于日本东亚外国语专门学校英文专业。同年回国。参加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曾任世界书局特约编辑,华中建设大学关东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译有[俄]果戈理《钦差大臣》、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列夫·托尔斯泰《两个骑兵》、[苏]高尔基《底层》。

熊式一(1902-1991)
戏剧家。原名熊适逸,号适斋居士。江西南昌人。早年北京高等师范英文系毕业。三十年代中期在上海从事文学和戏剧活动。后获美国圣洛伦斯大学荣誉博士。历任伦敦英庚款大学委员会委员、伦敦中国学社名誉秘书、剑桥大学教授。后留居英国。著有剧本《王宝钏》(英文)、《梁上佳人》、《女生外向》、《萍水留情》,小说《天桥》。英译中剧本《西厢记》,中译英剧本《我们上太太们那儿去么》、《可敬的克莱登》等。另有译作《佛兰克林自传》等多种。

孙师毅(1904-1966)
诗人。南昌人。1918年后在江西、北京、上海求学。1926年后任上海国光、神州影片公司编剧,江苏教育学院教授。193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秘书、国际问题研究员,香港《文汇报》总编辑。1957年到北京。1958年后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顾问。曾为进步电影写过大量主题歌歌词。有《飞花歌》、《牧羊女》、《大路歌》、《开路先锋》、《新女性》、《自由神》等。

刘寅(1910-1985)
南昌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一方面军无线电分队队长、第四方面军通信学校教务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中央军委三局秘书长、副局长。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电信总局副局长,中央军委通信部第一副部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局长,第二、第一、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四机械工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电信工会、中国邮电工会主席。

熊大仁(1910-1981)
珍珠养殖专家。南昌人。193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37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曾任复旦大学副教授,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广东文理学院教授,光华医学院生物教研室主任,暨南大学水产系主任,广东省水产专科学校教授、副校长,湛江水产学院教授、院长。毕生从事水产的教学与研究,1958年育成海水珍珠和淡水有核珍珠。1962年育成无核珍珠。是我国人工养殖珍珠的创始人之一。

王遵明(1913-1988)
教授。南昌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9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冶金科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机械系副主任。曾研制成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

阳含熙(1918-2010)
植物生态学家。南昌人。193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48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植物学院植物生态专业硕士学位。1950年获英国牛津大学森林学院森林生态专业硕士学位。后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联合国人与和生物圈协调会事主席。是我国早期从事林业生态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谢光选(1922-2016)
火箭技术专家。南昌人。1946年毕业于兵工学校大学部。曾任沈阳兵工厂工程师。1960年后,历任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参加了领导我国近中程,远程的火箭的研制。参加领导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和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发射试验,取得了突出成绩。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童芷苓(1922-1995)
京剧女演员。南昌人。十二岁学艺。工花旦。十一岁登台,曾在天津等地演出。建国后,历任上海京剧院演员,上海市面上戏曲学校艺术指导。唱腔继承“荀派”,兼收“梅派”、“程派”。擅演剧目有《红娘》、《尤三姐》、《宇宙锋》等。

公刘(1927-2003)
诗人。原名刘仁勇。江西南昌人。解放前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48年去上海、香港,后任香港《文汇报》副刊编辑。次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新华社、昆明部队政治部、总政文化部、《清明》、《安徽文学》任编辑、创作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为中国作协理事。他曾创作著名长诗《望夫云》和参加《阿诗玛》的整理工作。著有诗集《神圣的岗位》、《黎明的城》、《在北方》、《离离原上草》、《仙人掌》、《骆驼》、《大上海》等,短篇小说集《国境一条街》,诗论《诗与诚实》、《诗路跋涉》、《超越代沟-和青年朋友谈诗》和诗歌评论集《谁是二十世纪的大师》等。有《公刘诗选》。

祝希娟(1938-)
影剧女演员。南昌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任上海青年话剧演员、深圳电视台副台长。曾主演话剧《无事生非》、《再见了,巴黎》、《肮脏的手》等。在《燎原》、《啊!摇篮》等影片中饰演角色。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吴琼花,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陈世旭(1948-)
小说家。江西南昌人。1964年初中毕业后,下乡务农。1972年到九江县委宣传部,开始写新闻报导。1977年调县文化馆工作。1981年到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院从事专业创作。1985年当选为中国作协理事。他的小说简洁质朴,富有哲理性。其《小镇上的将军》、《惊涛》分别获1979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著有小说集《带海风的螺壳》、《天鹅湖畔》,中篇小说《圣人余自悦自传》、《山鬼》,长篇小说《梦洲》等。

新建县
王得仁(?-1449)
新建人。初为卫吏,因有才被推荐,授汀州府经历。廉能勤敏,甚得人心。任职期满,军民数千请求留任,诏令升官。居三年,英宗听从军民请求,就令提拔留任。数辨冤狱,拒受馈赠,抑镇守内臣苛索百姓,政绩益著。镇压邓茂七余部陈政景起义甚力。政统十四年,病死于军中。

王一夔
得仁子。天顺四年(1460)进士。官左谕德。成化中,累官至工部尚书。建议正宫门、亲大臣、开言路、慎刑狱、戒妄费等五事。语极剀切真挚,被帝切责。死,赠太子少保。正德中,谥文庄。

魏良弼
新建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官刑科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曾巡视京营,弹劾罢免保定伯梁永福、太仆卿曾直、治罪武定侯郭勋家奴,论团营兵政之弊,又请振京师饥,遂名声大著。弹劾张孚敬、吏部尚书汪鋐。孚敬罢官复起,以考察官员为名,把他革职。隆庆初,以年老即家拜太常少卿,致仕,卒。天启初,追谥忠简。

李迁
新建人。嘉靖进士。隆庆中,官南京兵部左侍郎,总督两广。以平韦银豹功升右都御史。后为刑部尚书。出入中外三十年,不妄取一钱。病归,卒。谥恭介。

吴桂芳
新建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升扬州知府,御倭有功。建议增筑外城,自此扬州有二城,升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群盗李亚元等连年为患,新旧倭患继至,他先后讨平之。累官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卒,赠太子少保。

张位
新建人。隆庆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通经史诸子百家之学,工古诗文。以救吴中行、赵用贤违张居正意,贬为徐州同知。居正死,历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少保、吏部尚书。赵志皋为首辅,体衰年老,位精悍勇于任事,政事多由他裁决。初官翰林,声望甚重,及入政府,揽权示威,声望渐衰。帝疑妖书《忧危竑议》是他主谋,诏罢为民。天启中,复官,赠太保。

邓以赞
新建人。隆庆五年(1571),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万历时,历南京祭酒、礼、吏部右侍郎。曾疏请建皇储,力谏三王并封。从师王畿,传良知学。登第二十余年,在官仅满一考。以母丧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洁。

陈道亨
新建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历官南京吏部郎中、右副都御史。所至不私一钱。时同里邓以讚、袁贞吉亦官南京,人号“江右三清”。光宗时,官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天启时,累升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要。杨涟等抨击魏忠贤,被责。道亨愤,偕九卿上言复论魏忠贤,不纳。上疏求归。卒。崇祯初,赠太子少保。

姜曰广(1584-1649)
新建人。万历末进士。官编修。天启中出使朝鲜,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朝鲜为其立“怀洁碑”。后因受魏忠贤排挤罢官。崇祯初起用,曾掌南京翰林院。积官至吏部右侍郎。明亡,主立潞王。福王立,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与高弘图协心辅政。后与阮大铖、马士英不相容,遂归。左良玉部将金声桓,以迎曰广为号召,于江西反清。兵败,曰广投水死。

裘日修(1712-1773)
南昌府新建县人。清乾隆进士。先后历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吏部侍郎、侍读军机处行走,以及顺天府尹、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四库馆总裁、会试总裁、五典乡试正考官等重要官职。由于博学多才,料事警敏,深得乾隆帝信任。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伊犁乱事变生,奉命出使新疆巴里坤督理征讨准噶尔军储,主办军务,立功受褒。善治水,屡命勘视河道。历赴河南、山东、安徽诸省勘察黄、运河务工程,筹划疏、筑事宜;督理直隶水利。主张治河以疏浚为主、以清刷黄,以工代赈。亦精文学、史学、哲学、书法。乾隆三十八年卒。

曹秀先(1708-1784)
江西新建人,乾隆前期进士。历官浙江道御史、侍郎、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曾上疏论治蝗。乾隆四十九年卒。

周学健(?-1748)
江西新建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自编修累官至户部侍郎,出任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江南河道总督。曾两次赴江南治灾赈,兴水利。乾隆十三年,坐孝贤皇后丧中薙发,被罢官。又被劾营私受贿等,赐自尽。

胡中藻(?-1755)
江西新建人。乾隆元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著有《坚磨生集》。诗文中有“又降一世”、“亦天之子”、“与一世争在丑夷”、“西林第一门”等数十处,被指为诽谤朝廷、攀援门户,以悖逆罪诛死。

裘行简(?-1806)
江西新建人,尚书裘曰修之子。赐举人。历官军机章京、太仆寺卿、兵部侍郎衔署直隶总督。乾隆中,先后从大学士阿桂参加甘肃石峰堡之役,察治河南睢州河工。嘉庆中,赴陕西犒军,疏论战守事宜。清厘直隶、福建钱粮亏空。得嘉庆帝信任。嘉庆十一年卒。

夏敬观(1875-1953)
江西新建人。光绪二十年举人。早年历任三江师范学堂、复旦、中国公学监督,江苏巡抚参议,署提学使。民国初年,任教育厅厅长。后退居上海。晚年咏诗词,作国画度时,他精通经史,工诗善词。

萧长华(1878-1967)
京剧演员、戏曲教育家。新建人。幼年在北京学老生、老旦和丑,后拜师专学文丑。1896年搭班演出。1904年后在喜连成(后改富连成)科班任总教习三十六年。1922年后与梅兰芳合作演出。建国后,任戏曲学校副校长、校长。演出剧目有《审头刺汤》、《法门寺》、《女起解》等。

胡先驌(1894-1968)
植物学家。新建人。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25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正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与秉志一起,1922年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8年创办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1934年创办庐山森林植物园。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1948年与郑万钧共同发表世界驰名的中国特产活化石水杉新种。在植物分类中,曾发表一个新科、十个新属、百多个新种。提出了被子植物出自多元的分类系统。

程天放(1899-1967)
新建人。191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赴美国、加拿大留学。1926年获加拿大都朗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江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教育厅厅长,浙江大学校长,江苏省政府秘书长,驻德国大使,四川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到台湾后,历任台湾“教育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

夏征农(1904-2008)
新建人。1933年参加左联。曾任新四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共苏中四地委宣传部部长、苏中公学校长、苏中建设大学副校长、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社联、文联主席,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辞海》主编。

南昌县
曾秉正
南昌人。洪武初,由推荐被授为海州学正。九年(1376)上疏数千言,极论《大易》、《春秋》之意义。被帝称赞、召为思文监丞。后历任刑部主事、陕西参政。在位多建议,帝颇优容对他,不久因违帝意罢官。贫不能归家,卖其四岁女做路费。帝闻知大怒,处以腐刑,不知所终。

熊一潇
江西南昌人。康熙初年进士。历官浙江道监察御史、工部尚书。建议停止投诚武官改任文官例,请裁并各税关,曾被罢官,后受靳辅推荐,复起任职。

刘吴龙(?-1742)
江西南昌人。雍正进士。历官禄寺卿、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雍正末年,曾督理北路军需。督学直隶、江苏。乾隆初年,先后上疏请禁步军统领私用白役、派监司稽察州县司法,皆得准行。乾隆七年卒。

彭元瑞(1731-1803)
江西南昌人。乾隆中期进士。以文学优秀得乾隆帝信用。历官至侍郎、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供职南书房,充《高宗史录》总裁。嘉庆八年卒。

李湖
江西南昌人。乾隆早期进士。官自知县历藩臬至巡抚,任贵州、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规划贵州铅运,整顿云南铜政,辅治广东群盗,以清严称于时。卒后赠尚书衔。

进贤县
朱梦炎
进贤人。元进士,官金溪县丞。明太祖命他搜集古事中质朴而率直的语言。名曰《公子书》。教公卿之弟。洪武十一年(1378),自礼部侍郎升任尚书。对古文有研究。甚受帝器重,死于官。

向宝(?-1428)
进贤人。洪武中,由进士任兵部员外郎、应天府尹。建文时,因事贬到广西。成祖即位,曾复职。复降为两浙盐运判官。仁宗即位,任右都御史兼詹事。宣德三年,帝悯其老,命致仕。回家死于途。为官廉洁正直。历官四十余年,临死之日,家具萧然。

万镗
进贤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官南京兵部侍郎、右都御史。应召陈八事,帝大怒,斥为民。家居十年,因严嵩援引起用,累官至吏部尚书。被弹劾,罢官为民。久之卒。隆庆初,复官,赠太子太保。

舒芬(1484-1527)
进贤人。十二岁撰写《驯雁赋》献给知府祝瀚,遂出名。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第一名,授修撰。武宗数微服出行,欲巡幸宣府,假言巡视山陵,上疏谏帝不可。帝议南巡,时守王久蓄异谋,与权幸相勾结,人情惶惧。言官伏阙五日,复杖三十,伤重欲死,贬福建市舶副提举。世宗即位,召复故宫,奔母丧归,卒于家。世称“忠孝状元”,其学贯串诸经,兼通天文律历,尤精《周礼》。学者称“梓溪先生”。万历中,追谥文节。

曾钧
进贤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官河南左布政使、河道总理、工部右侍郎。曾建议停罢四方银场。先后弹劾刘龙、郭勋、严嵩、蒋淦、赵锦、柴经,正直名声轰动一时。还把黔国公侵占丽江民地归还给百姓。又疏浚刘伶台至赤晏庙八十里河道,筑草湾老黄河口,增高家堰长堤,修缮新庄等旧闸。乞归。家居十余年卒。赠刑部尚书,谥恭肃。

熊明遇
进贤人。万历进士。历任长兴知县、兵科给事中,掌科事。天启初,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坐汪文言狱,贬戌贵州平溪卫。庄烈帝即位,释放还,任兵部尚书。疏陈四司宿弊,均被采纳。致仕。久之,起用为南京兵、工部尚书。托病辞官归。明亡后卒。

傅冠
进贤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翰林编修。崇祯时,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因事罢归。唐王时,命督师江西。嗜酒,被弹劾致仕。清兵下江西,躲藏到门人泰宁汪亨龙家。亨龙捆他献有司,杀害于汀州。

傅弘烈(?—1680)
江西进贤人。顺治初年被荐任韶州同知。康熙七年(1668)密告吴三桂将反叛,被判诬告,减死戍梧州。吴三桂反,广西将军孙延龄叛应后,明受三桂伪职,暗募义军讨贼。授职广西巡抚、征蛮灭寇将军,率部克复梧州、浔州等地。康熙十九年被叛将马承荫骗捕,劝其叛清不从。十月被杀。后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罗家伦(1897-1969)
原籍浙江绍兴。清光绪二十三年生于江西进贤。9岁由父教读。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肄业。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1919年1月,与傅斯年等发起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参加五四运动,当选为学生界代表,参加上海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1920年秋,赴美国留学。1922年秋由美国赴英国,入伦敦大学。1923年由英国至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院。二年后由德国至法国,入巴黎大学。1926年回国后,参加北伐军,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任南京中央党务学校副主任,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1928年3月,任北伐军总司令战地政务委员会委员,并兼任教育处处长;同年8月,任清华大学校长。1931年12月,任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8月,改任中央大学校长。1935年11月,任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9年9月,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监察会监察。1941年9月,辞中央大学校长职务;同年10月,任滇黔考察团团长。1943年3月,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新疆监察使兼西北考察团团长。1945年5月,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47年5月,出任驻印度大使。1949年12月,印度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离印去台北,曾任国民党中央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任“考试院”副院长,后改任“国史馆”馆长。1959年被推为“中国笔会”会长。1969年12月25日在台湾病逝。

安义县
熊式辉(1893-1974)
安义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曾独揽江西军政大权十年,并担任过“中央设计局”秘书长、东北行营主任等要职。

萍乡市

颜培天(?-?)
江西萍乡人。二十五岁中进士。清嘉庆九年(1804年)任河南正考官、福建监察御使。任官期间,廉洁奉公,家无余财,曾受嘉庆帝嘉奖。后因母丧,告假南归。因悲痛万分,暴死于途。

文廷式(1856-1904)
江西萍乡人。清光绪进士。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举人入京会试,即负才名,与王懿荣、张謇、曾之撰称“四大公车”。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力主抗战,弹劾李鸿章畏葸误国,赞助光绪帝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致力于变法维新,因而受到慈禧太后嫉视。二十二年,强学会被封闭,文廷式亦为御史杨崇伊所弹劾,革职回原籍。变法失败后,避祸东走日本。

黄钟杰(1882-1910)
江西萍乡人。辛亥革命烈士,黄兴的亲密战友。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萍乡中学组织青年反对《辛丑条约》,被学校开除;转而在宜春读书,组织进步社团,受到当局通缉。后在湖南加入黄兴领导的华兴会。三十一年,任同盟会湘赣外务部委员。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被捕,誓死不交出同盟会员名单,说:“睁开眼睛一个也没有,闭著眼睛尽是。”最后慷慨就义。

张国焘(1897-1979)
江西萍乡人。又名张特立。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在上海参加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委员。1922年参加中共二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23年参加中共三大。1924年出席国民党一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中共四大当选为中央局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1927年中共五大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参加南昌起义,曾阻挠起义进行未遂。1928年出席中共六大。1931年支持王明“左”倾路线,实行错误战略指导。1932年10月率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入川,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继续推行“左”倾政策,大搞肃反扩大化。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同中央红军会师后,增补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7月任中共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9月拒绝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进行分裂活动并企图危害党中央。后率部南下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另立中央。同意南下部队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抗日。同年12月到达陕北保安同党中央会合。193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其反党分裂主义错误进行了批判,但拒不悔改。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理主席。1938年春借祭奠黄帝陵之机,独身离开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同年4月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1949年去香港。后定居加拿大。1979年12月3日病逝于多伦多。著有《我的回忆》。

何克全(1906-1955)
江西萍乡人。又名凯丰。1927年加入青年团。曾任武汉中山大学共青团书记。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任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中央代表,共青团国际执行委员。历任中央特派员、共青团中央书记。1934年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部部长。1938年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宣传部、南方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部长、中央东北局委员兼沈阳市委书记。全国解放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马列学院院长。

孔原(1906-1990)
江西萍乡人。原名陈铁铮。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农工委员会宣传科科长、上海总工会秘书等职。1931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1935年任中共代表出席共产国际七大。抗日战争时期,任敌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南方局组织部部长兼西南工作委员会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抚顺市委书记。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海关总署署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是第十届中央委员、十二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宋侃夫(1910-1991)
江西萍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五卅运动。1931年任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处处长兼无线电台台长。1935年参加长征,红军会师后,7月成立红军总司令部,任通信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大学秘书长,参加延安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兼江汉军区政治部主任。全国解放后,历任武汉市市长、湖北省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吴烈(1915-2001)
萍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军总前敌委员会特务连连长、国家政治保卫局科长兼保卫大队大队长、第十五军团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山城堡战斗。后任中央警备团团长兼政委、热河军区分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到战役。建国后,任公安部队参谋长、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北京卫戍区司令员。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历任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员、第二炮兵政委、北京军区副政委兼北京卫戍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莲花县
吴希兴(1237-1279)
江西莲花人。性刚毅,好习武。南宋时曾任庐陵(江西吉安县)主簿,闻文天祥起兵勤王,与陈于全、王梦应(史称庐陵三忠),散资募勇士数千人。遂收复萍乡、袁州两地。战功卓著,授湖南招讨使。在抗元战争中阵亡。

甘祖昌(1905-1986)
江西莲花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莲花县独立团军需处处长、第六军团团供给处主任。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12O师旅供给部副部长、部长,西北野战军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建国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7年辞职回乡务农,并将绝大部分积蓄献给家乡兴修水利、建电站。曾被选为中共莲花县委名誉书记、江西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刘恢先(1912-1992)
地震工程学家。莲花人。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系。193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工程力学博士学位。曾任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7年后,任美国纽约工程设计公司副工程师、伦塞纳依尔理工学院副教授。1951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和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54年编成中国第一个抗震规范草案,首先提出中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震验算原则、结构系数等概念。

上粟县
芦溪县

新余市

王钦若(962-1025)
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淳化进士。真宗初年,授左谏议大夫。咸平四年(1001年),任参知政事。景德初,契丹攻宋,密请真宗迁都金陵,为寇准所阻,出判天雄军(河北大名县东)。对敌束手无策。还朝,与寇准不和。“澶渊之盟”后,排斥寇准。判尚书都省,领修《册府元龟》。天禧初,为左仆射、平章事。两年后罢相,出判杭州。仁宗初,复相,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均奸邪险伪,时人称为“五鬼”。其后仁宗亦悟,指为“真奸邪也”。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

刘敞(1019-1068)
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庆历进士。历三司使、知制诰、知扬州。累迁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敞学问渊博,长于《春秋》学,涉及天文地理、佛老卜医之说,无所不通。

刘攽(1023-1089)
敞弟。庆历进士。任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熙宁中,同知太常礼院。论王安石新法不便,出知曹州,徙知兖、亳二州,黜监衡州盐仓。元祐中,召为中书舍人。精于史学。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病卒。

刘奉世(1041-1113)
敞子。第进士。神宗朝,历集贤校理,直史馆、国史院编修官。坐事谪降监陈州粮料院。哲宗立,历户部吏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圣初,以端明殿学士知成德军,徙成都府。坐元祐党,一再贬官。政和三年(1113),复职。奉世优于吏治,文词雅丽,最精《汉书》。

孙文仲(1033-1088)
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举进士第一,调余杭尉。熙宁初,举制科,对策反对王安石理财、训兵之法。通判保德军。元祐初,召为秘书省校书郎,进礼部员外郎,又论新法之害。累官同知贡举。卒,与弟武仲、平仲皆以言语闻名,时号“三孔”。有文集五十卷。

孔武仲
文仲弟。第进士,调谷城主簿。元祐初,为秘书省正字、校书,著作郎。尝论科举之弊,诋毁王安石之学,请复诗赋取士。擢中书舍人,迁给事中,擢礼部侍郎,出知洪州。坐元祐党籍夺职,居池州,卒。

孔平仲
文仲弟。举进士,为集贤校理,提点京西刑狱。绍圣中,谏官论其元祐时附会执政,知衡州。董必劾其不推行常平法、又徙韶州。徽宗立,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坐党籍罢,主管景灵官,卒。

章颖(1141-1218)
字茂献,临江军人。以兼经中乡荐。孝宗立,应诏上书,礼部奏名第一,调道州教授。历太学博士、左司谏等。宁宗即位,除侍御使兼侍讲,不附韩侂胄,被劾罢。侂胄死,授集英殿修撰,累迁刑部侍郎兼侍讲,迁礼部尚书,奉诏考订辨诬,从实上报。奉祠,卒。赠光禄大夫,谥文肃。

傅瀚(1435-1502)
新喻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任太子讲官。善于写诗作文章。孝宗嗣位,提升为太常少卿兼侍读。后历礼部左、右侍郎兼学士,入东阁,专门主管诰敕,兼掌詹事府事。弘治十三年(1500)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卒。赠太子太保。

张春发(?-1911)
江西新喻(今新余)人。初隶刘松山部下,战太平军,升副将,赐号“杰勇巴图鲁”。同治时,始从西征,转战宁夏、灵州、金积堡、巴燕戎格、河州,克迪化、玛纳斯、托克逊及西四城。战博斯塘特勒克,击退安集延、布鲁特入侵。晋“哲尔精阿”勇号。封世职,累官至提督。中法战争时,参加镇南关大捷。历任广西右江镇总兵,广东陆路、湖北、云南提督。宣统三年卒。

傅抱石(1904-1965)
中国画画家、美术教育家。新喻(今新余)人。早年自学绘画。后赴日本学习东方美术史。1938年后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秘书、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第二届副主席、江苏分会主席。著有《中国绘画理论》、《石涛山人年谱》、《中国山水人物画技法》、《中国绘画之研究》、有《傅抱石画集》等。

何大一(David Ho)(1952-)
美籍华裔科学家,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发明人。祖籍江西省新余市,出生于台湾台中市。在何大一9岁的时候,其父赴美国谋生。12岁时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197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学士学位。在1978年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78年到1982年其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1982-1985年其间在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分别进行内科和传染病学的临床实践。1981年,何大一在洛杉矶 Cedars-Sinai 医学中心当见习医生时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艾滋病是病毒引起的科学家之一,也是首先阐明艾滋病病毒复制多样性的科学家之一。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使得何大一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研究联合抗病毒疗法,即鸡尾酒疗法。这种疗法将蛋白酶抑制剂药物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组合使用,能更有效地治疗艾滋病。1996年在发达国家使用以来,有效降低了艾滋病人死亡率。1999年,何大一及其同事又发现人体免疫系统T细胞中的CD8可以有效对抗艾滋病毒。2000年,又研制出C型艾滋病疫苗,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何大一目前是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同时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因为发明鸡尾酒疗法,199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分宜县
陈重(?-?)
东汉尚书仆射。字景公,豫章宜春人。举孝廉、茂才,拜尚书郎、细阳令、侍御史等官。曾代人还债钱数十万而不言,品行为同僚所服。

黄子澄(1350-1402)
明洪武探花。分宜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由编修升任修撰,伴读太子,累升为太守寺卿。惠帝即位,命兼任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建议削藩。燕王以“靖难”名义举兵反朝。建文命耿炳文、李景隆先后为将率师讨伐。王师屡次战败。及燕兵逐渐南进,他与泰同贬外任,密令募兵,至苏州,帝复召回,未至而京城失陷。他到嘉兴杨任处图谋举事,被人告发,逮至京城,抗争不屈服,被杀灭族。

严嵩(1480-1567)
分宜人。明弘治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嘉靖中,历任南京礼部、吏部尚书。二十一年(1542年),擢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官至太子太师。在职二十年,与赵文华等专擅国事,排斥异已,对直谏时政者,横加迫害。贪贿赂,吞没军饷,战备废驰,致使东南倭寇猖獗,北方鞑靼扰边。四十一年,为御史邹应龙等弹劾,被革职归里,其子世蕃入狱被诛,家产籍没。不久病卒。

严世蕃(?-1565)
分宜人。嵩子。由太常卿升工部左侍郎。掌尚宝司事。自负其才,颇通国典。畅晓时务。然剽悍阴险,揽公贪利无厌,朝事由他一人专断。作恶多端。后被邹应龙、林润相继弹劾,斩于市。

上饶市

信州区
徐元杰(?-1246)
信州上饶人。初师事朱熹、真德秀。南宋绍定进士。曾知安吉、南剑州等地,累官至太常少卿、给事中、国子祭酒、中书舍人。上书言事,力主排外患,修内政,保境安民。一日轮对,忽以暴疾身亡。谪为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审理,事竟不白。

娄妃(?-1519)
上饶人。女。成都训导、理学家娄谅之女,明宁王朱权之孙朱宸濠妃。自幼秉性聪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颇有政见,曾反对其夫宸濠造反。

杨时乔(?-1607)
广信府(江西上饶市)滩头人。明嘉靖进士,初授工部主事。隆庆元年(1567年),上时政要务,言当慎者三,弊之最重者九,势之偏重者三。击中时弊,中外传诵。帝褒纳。升礼部员外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召拜吏部左侍郎,代理部事。杨时乔在任,绝请谒,谢交游,止宿公署,贿赂不及门。清正自守,有政声。及考查京官,力锄私人。然处境困难,处事亦多有委婉,议者原谅其苦心。万历二十五年卒。追赠吏部尚书,谥端洁。

郑以伟(?-1630)
上饶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少詹事。泰昌时官礼部右侍郎。天启时以左侍郎协理詹事府,直经筵讲官。崇祯时官礼部尚书。与徐光启并相。其文章奥博,而票拟非其所长。曾曰:“吾富于万卷,窘于数行,乃为后进所藐。”卒官。赠太子太保。

杨惟义(1897-1972)
昆虫学家。上饶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曾任中山大学讲师、江西省昆虫局局长。1931年至1935年,先后赴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研究昆虫分类。1936年回国。后任中正大学、江南大学、南昌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江西农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对昆虫分类深有研究。

周兰荪(1939-)
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健将。上饶人。1957年入山西队。次年被选入国家队。1973年起任国家队教练。是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

德兴市
张焘(1091-1165)
饶州德兴人。政和进士。累官权吏部尚书。金使来议和,建请谨边防,励将士,反对屈膝于金。绍兴九年(1139),以宝文阁学士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在蜀四年,戢贪吏,薄租赋,安抚雅州少数族,赈济饥民,颇有善政。请归,居家十三年。秦桧死,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除吏部尚书。隆兴元年(1163),迁参知政事。因老病辞归,卒。谥忠定。

孙原贞(1388-1474)
德兴人。永乐进士。历礼部郎。英宗初。因推荐升河南右参政。居官清慎,有当官的才能。正统八年(1443)升浙江右布政使。景帝时,历任兵部尚书、浙江镇守,曾建议防备闽、浙盗贼,有讨贼功。英宗复位,罢归。所至有劳绩,尤其是在浙江最为著名。成化十年死。

孙需
成化八年(1472)进士。任常州府推官,善断疑狱,升南京御史。违帝意,出任四川副使。弘治中,历任右副都御史、郧阳巡抚。抑贪横,安辑流民,使落籍郧阳者九万余户。正德中,历任南京兵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与刘谨相恶,被令致仕。谨伏诛,又历任南京工、刑、吏三部尚书,十三年乞休去。嘉靖初死,谥清简。

张宪
与孙需同乡,同举进士,相互替代为尚书。曾任浙江右布政使、南京礼部尚书。曾以工部右侍郎督易州山厂,不谋私。刘谨勒令他致仕。谨伏诛,起用在工部。死。

饶守坤(1915-2006)
德兴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七军团连、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红军主力长征后,任闽北独立师团长、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闽北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团长。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新四军军部教导大队大队长、第五支队团长、淮南军区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旅长,华东野战军师长,纵队副司令员,第九兵团副军长。参加了苏中、莱芜、孟良崮、淮海等战役。建国后,任华东海军舰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和济南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上饶县
施师点(1124-1192)
上饶人。入太学,每试居前列,任临安府教授。乾道八年(1172),除给事中。淳熙十一年(1184),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四年(1187),擢知枢密院事。官至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广丰县
施师黠(1124-1192)
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人。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累官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淳熙十五年,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泉州(属福建)。绍熙二年(1191年),知隆兴府(江西南昌市)兼江西安抚使。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张天宗(?-1313)
广丰人。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率义军从文天祥抗元,后转战湖广。欲往安南(越南北部),误入归顺州(广西靖西县)一个四面山高林密的峒场,便安营驻此。与土民革“刀耕火种”之陋习,发展生产。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众推为峒官,称其地为顺安峒,设府于那签(靖西县旧州街)。历经近七十年,直至其孙张琅旺袭职,始悉赵宋王朝早已覆亡。

吕翀(1469-?)
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人。明弘治进士,任刑部给事中。武宗嗣位,刘瑾专政,他因语忤刘瑾被梃杖削籍。后起为云南签事,迁四川按察司副使,整修都江堰,有政绩。

鄱阳县
吴芮(?-前202)
鄱阳人。汉初诸侯王。初为秦鄱阳令,很得民心。秦末率越人起兵反秦,北上与项梁军会师击秦。项羽称王,以功封为衡山王。楚汉争霸,从刘邦入关,汉朝建立,封为长沙王,都临湘。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诏吴芮率军定闽中,未发身死。

陶侃(259-334)
鄱阳人。吴灭,徙家浔阳(江西九江)。东晋名宦。父陶丹,吴扬武将军。少孤贫,曾以捕鱼奉亲举孝廉。初为县吏,廉洁不苛,经鄱阳范逵引荐,与庐江太守张夔相识,遂任枞阳(安微枞阳县)令,迁郎中尚书。晋永嘉元年(307年),积功任荆州刺史,镇武昌。旋为王敦所忌,调任庐州刺史。每日清晨搬砖百块于室外,暮时搬回室内,从不间断,以习劳自励。厌恶清谈浮华,勉人惜分阴。王敦谋乱败绩后还荆州。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加征西大将军。咸和三年(328年),苏峻、祖约起兵叛晋,都城建康(江苏南京市)失守,大臣庚亮、温峤赖陶侃兵力收复都城。陶侃受封长沙郡公,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荆雍益梁交广八州军事。陈敏叛乱,出兵讨平,加侍中、太尉。他从军四十年,为人所称道。咸和九年告老还乡,死于樊溪,谥曰桓。著有文集两卷。

陶节夫
饶州鄱阳人。晋大司马陶侃后裔。第进士,为广州录事参军。崇宁初,为讲议司检讨官,迁陕西转运副使,徙知延安府,招降羌有功,加集贤殿修撰。进筑石堡等四城,夺西夏窖粟甚多。连擢龙图阁直学士,进枢密直学士,献取西夏兴、灵之策。徙知洪州,改秦州,又改太原府。坐事降知永兴军,旋卒。追复龙图阁学士。

彭汝砺
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治平进士。历任幕职。神宗授为监察御史里行。首陈时政十事。反对宦官王中正、李宪主兵。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元祐二年(1087),入为起居舍人。疏论取士及差役法病民。擢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迁吏部侍郎。哲宗亲政,权吏部尚书。以尝附会刘挚,知江州。病亡。

彭汝方
汝砺幼弟。以汝砺荫为荥阳尉、临城主簿。汝砺死,弃官归葬。宣和初,通判衢州,擢知州事。方腊起义,义兵至衢州,无兵可抵御。汝方坐守孤城,城陷,被杀。赠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忠毅。

洪皓(1088-1155)
饶州鄱阳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侍制,假礼部尚书使金,粘罕迫其仕伪齐,不从,又拒出任金之官职。绍兴十三年(1143),返临安。忤秦桧意,贬濠州团练使,安置英州九年。徙袁州,至南雄州卒,谥忠宣。

洪适(1117-1184)
皓长子。以父荫补修职郎。绍兴中,中博学宏词科。因父忤秦桧,亦罢官。桧死,起知荆门军。累官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适以文学闻,入朝执政,无大建树。

洪遵(1120-1174)
皓次子。以父荫补承务郎。绍兴中,中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正字。父为秦桧所贬,遂放外州之通判。桧死后,复为秘书省正字。三十一年(1161),知平江府,李宝率舟师与金兵战于胶西,资粮、器甲、舟船都归平江府供给。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卒。谥文安。

洪迈(1123-1202)
字景卢,号容齐。皓幼子。他与兄洪适、洪遵都有文名,后人称为“鄱阳三洪”。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博学宏词科。淳熙十三年(1186),为翰林学士,上《四朝国史》。曾任两浙转运司斡辨,敷文阁侍制,龙图阁学士,同修国史。嘉泰二年(1202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学识渊博,著述颇多,尤精宋代掌故。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

费震
鄱阳人。洪武初举荐贤良被征用,为吉水知州,宽惠得民心,提拔为汉中知府。灾年盗起,却能使百姓安居。后以故被逮,因有善政,特释放用为宝钞提举。十一年(1378)以来历任户部尚书、湖广布政使。曾制定丞相、御史大夫以下年俸禄制度。以老致仕。

彭涛(1913-1961)
鄱阳人。1932年参加左联。1933年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后任共青团张家口市工委书记、中共北平临时市委学联党团书记。参加领导一二九运动。1937年后任中共太行区冀西地委书记、太行区委宣传部部长、第二野战军纵队政委、中共皖西区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川南区委第二书记、重庆市委第二书记兼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化学工业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婺源县
朱熹(1130-1200)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别称紫阳。生于尤溪(属福建)。南宋绍兴进士。二十三年,出任同安县主簿。隆兴元年(1163年),上奏主张抗金复仇。乾道三年(1167年)赴崇安赈济灾民,不久创社仓于五夫里。淳熙二年(1175年)由建阳送吕祖谦返浙,经鹅湖寺与陆九渊等有“鹅湖之会”。五年,知南康军,疏清筑堤于长江之滨,并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制定学规。后曾任职浙东、漳州等地。绍熙四年(1193年)底,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修复岳麓书院,授徒以传播理学。次年八月召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历四月落职归建阳考亭,建竹林精舍。卒谥文。为官约十年,屡遭贬谪,毕生精力,用于著书立说,讲学授徒。为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视为理学正宗。

詹同
婺源人。元至正中,授郴州学正。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朱元璋攻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名同。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一时无与比者。升考功郎中,直起居注。洪武元年与侍御史文原吉,起成注魏观等巡行天下,访求贤才。累升为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制定释奠孔子乐章。又与宋濂为总裁官,吴伯宗等为纂修官,以元璋起兵至洪武六年征讨平定之事迹,编《日历》一百卷。仿唐《贞观政要》辑《皇明宝训》五卷。七年书成致仕。

汪睿
婺源人。元末与弟组织地方武装。胡大海攻克休宁,他与弟归附大海。弟任星源翼分院判官,他归家。战鄱阳湖,弟被张士诚杀,乃受任他为安庆税令。曾命续写《薰风自南来》诗及其他应制,皆称帝意。教授严肃认真,不妄言笑。帝尊称他为“善人”。逾年,因病,请假归。

洪垣
婺源人。从师淇若水。嘉靖十二年(1532)进士。授永康知县,征为御史。他上一疏,而使御史、曹郎以下得罪者二十余人。出按广东。任期未满又出任温州知府。落职归,复与同里方从学若水,若水为他们建二妙杰居。年九十卒。

汪文辉
婺源人。嘉靖进士。授工部主事。隆庆四年(1570)改御史,高拱以内阁掌吏部,权声显赫。其门生多居言官,日夜奔走门下,文辉亦拱门生,不以为然。五年,疏陈四事,专责言官,拱恶其刺己,出为宁夏佥事。修屯政,免浮粮,建水闸,流亡渐归。后诏用,未赴而卒。

汪应蛟
婺源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迁山西按察使。朝鲜再用兵,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扼险列屯,军声大振。移抚保定。请求广兴水利。光宗立,任南京户部尚书。天启初改北部。为人亮直有守,视国如家。谨出纳,杜虚耗,国计是赖。力求去职。诏加太子少保,归。卒于家。

余懋衡
婺源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永新知县、御史、陕西巡按。上疏陈修宫殿而征矿税,并论税监梁永走私罪。永抵赖,乃尽捕其爪牙,关中始靖。天启中,累升至兵部右侍郎。廷推南京吏部尚书,以他辅助李三才,力辞新命,托病辞官归。被张讷诋毁,革职。崇祯初,复官。

江永(1681-1762)
婺源县(婺源县西北)人。致力研究经学和音韵学。其学以考据见长。清代学者戴震、程瑶田、金榜等人均出其门。其著述甚多。

詹天佑(1861-1919)
广州府南海人。祖籍江西婺源县。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师铁路专修科,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福建水师驾驶官。参与1884年抗法马尾海战。1888年,任津芦、山海关至锦州、萍醴铁路工程师。1905年任京张铁路总局工程师兼会办。在京张铁路修筑中,根据八达岭附近山险坡陡地形,七妙设计“人”字形线路,采用两端对凿法开挖居庸关、八达岭等隧洞,使全线提前两年竣工,所耗费用,仅为外国工程师估价的七分之二,一举震惊中外。1919年,病逝于汉口。

汪仲贤(1888-1937)
戏剧家。江西婺源人。早年曾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毕业后转向戏剧。辛亥革命前先曾与任天知、陈大悲等组织一社、进化团、社会教育进化团等戏剧团体,演文明戏,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者之一。1921年5月与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等共同组成民众戏剧社,创办《戏剧月刊》,倡导“爱美剧”,演出《华伦夫人之职业》一剧,把现代戏剧的新风带进入封闭多年的中国舞台。

铅山县
费宏(1468-1535)
广信府铅山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正德中,累升户部尚书。倖臣钱宁暗中勾结宸濠,被拒绝。宸濠败,言者请求帝召用他。世宗即位,任少保,入内阁辅政。与杨廷和、蒋冕、庄纪同心协助,数次劝帝革武宗弊政。“大礼”议起,诸臣及力与帝争,宏颇揣知帝意,未曾特谏,由是帝心喜悦。及杨廷和去位。遂为首辅,委任甚重。后为张璁、桂萼构陷,致仕。萼死,璁去位,复官。三入内阁,辅佐两朝,为官宽和。卒,嘉靖十四年赠太保,谥文宪。

费寀(1483-1548)
广信府铅山人。宏弟。明正德进士。时值宁王宸濠反叛,他上书王守仁,谓先定洪州,以覆其巢穴,再扼上流以遏其归路,即可平叛。王守仁采纳其策,果平宸濠。他被荐起用,官至礼部尚书。嘉靖二十七年卒,谥文通。

胡梦泰(?-1646)
广信铅山(治今江西铅山东南)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奉化知县。有政绩。为廷臣推举为天下贤能有司十人之一。出补唐县。京师陷,南归。唐王时,授兵科给事中,奉使归里。清兵逼城,倾家财募捐士坚守。城破,夫妇俱死节。

熊枚(?-1808)
江西铅山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至刑部侍郎、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善断狱案、治盗贼。嘉庆中,先后出任江苏布政使,三署直隶总督。赈治直隶水灾,筑永定河决口,以工代赈,恢复灾区生产。主持江苏浏河、苏州城河工程及嘉庆七年(1802)会试。嘉庆十三年卒。

余干县
赵汝愚(1140-1196)
饶州余干人。宋宗室。南宋乾道进士第一。淳熙十二年(1185年)知福州,次年移知成都府兼四川制置使。十六年,孝宗禅位,光宗立,进敷文阁学士再知福州。绍熙二年(1191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次年,孝宗死,光宗病。主张光宗传位于宁宗。宁宗即位,拜右丞相,引朱熹入朝,为经筵侍讲。未几,受韩佗胄排挤,罢相出知福州。不久,又以“谋为不轨”罪谪永州(属湖南)安置,途经衡州(湖南衡阳市)病作,为守臣所窘,暴死。 佗胄被杀后,追复观文殿大学士,谥忠定。追封沂国公。理宗时追封福王,后进封周王。

赵汝谈
宋宗室。以父荫补将仕郎。淳熙进士。参与拥立宁宗。丞相赵汝愚欲委其要职,力辞去。因事罹党祸,被逐斥。金国内乱,奉旨献料敌、备边二策。任湖北提举常平,尽力赈饥。知温州,改江西转运判官,以言者罢。端平初,以礼部郎官召。值金亡,朝议收复河南,他极论不可轻战。宋师与元军战于洛阳,败退而还,朝论始服其先见。官至权刑部尚书。卒。

赵汝谠
汝谈弟。少智略超人。刻苦读书,与兄汝谈齐名,时人称“二赵”。以祖荫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务、利州大军仓属。韩佗胄谋逐丞相赵汝愚,汝谠与其兄皆为汝愚鸣冤,遂被贬逐,坐废十年。嘉定初,举进士。授大理司农丞。与史弥远不合,请外,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迁知温州。卒。

刘伯正
南宋饶州余干人。开禧进士。累迁左司谏。上疏,称兵员渐广、粮饷益艰,请备足军食。复陈当务之急可虑有三:整顿边备,安抚流民,提防奸盗。升右正言。淳祐四年(1244),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不久拜参知政事,被论罢,致仕。卒,赠正奉大夫、加少保。

吴官正(1938-)
余干人。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清华大学动力系研究生毕业。历任武汉葛店化工厂技术科科长、武汉市科委副主任兼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共武汉市委常委、书记,武汉市市长,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江西省省长、山东省委书记。为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横峰县
黄知真(1920-1993)
横峰人。曾任浙东三北地委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上饶专署专员,江西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江西省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副省长、省长,湖北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和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弋阳县
周执羔(1094-1170)
信州弋阳人。宣和进士。历太常丞、权礼部侍郎、同知贡举等职。以言事忤秦桧,被劾罢。起知眉州,后历知饶州、礼部侍郎、尚书等职。劝孝宗辨忠邪、纳谏诤。请老,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为官清廉,勤读博学,尤通晓《易》。

陈康伯(1097-1165)
信州弋阳人。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中太学上舍丙科。虽与秦桧为太学旧识,却不阿附。奉祠十年。桧死,除吏部侍郎,兼职礼、户、刑三部。请节用宽民。对秦桧造成冤狱,悉以平反。绍兴二十七年拜参知政事,后拜右相。三十一年迁左相。力主抗金。金兵犯庐州,不少朝臣遣家避难,他却以舟迎家入住临安,人心得安。又奏请亲征,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孝宗即位,兼枢密使,进封信国公。隆兴元年(1163年),以疾请去位,拜太保、观文殿大学士、福国公判信州。次年,金兵又南侵,抱病奉诏复拜相,兼枢密使,封鲁国公。金兵退。病卒于官。赠太师,谥文恭。

谢枋得(1226-1289)
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人。南宋大臣、诗人。宝佑进士。出试建康考官,发策十问,暗讥贾似道误国,被诬为不法,谪居兴国军。德佑元年(1275年)起用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助江东宁抚使赵葵辟,在饶、信两州募兵万余人抗元。终因众寡不敌,战败城陷,遁隐建阳唐石山卖卜教书为生。元尚书留梦炎等荐举不出,福建参政魏天佑强其北行,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至大都(北京),在悯忠寺绝食而死。

汪俊
弋阳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第一名。授庶吉士,升编修。正德中,与修《孝宗实录》。因不阿附刘瑾、焦芳,调任南京工部员外郎。瑾、芳败,复官,升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嘉靖时,官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时议兴献王尊号,他与尚书乔宇、毛澄辈同帝力争。与王守仁交好,而不同其学说。“大礼”议违帝意,遂上疏乞休归。与修《明伦大典》成,罢官。卒于家。隆庆初,赠少保,谥文庄。

汪伟
俊弟。由庶吉士授检讨。与俊皆与刘瑾相牴牾,被调南京礼部主事。瑾诛,复官,升南京国子祭酒、吏部左右侍郎。偕廷臣数争“大礼”,又伏阙力争。及席书、张璁之议执行,他还坚持前说不变,被陈洸弹劾罢官,卒于家。

汪佃(1478-1538)
广信府(江西弋阳县)人。明正德进士。其兄汪俊、汪伟先入翰林,时人称“三汪”。他以参与纂修《孝宗实录》成,晋侍读,充经筵讲官。嘉靖初,因其二兄以“大礼议”辞职,受牵连,迁松江同知。嘉靖十四年(1535年),荐升太常寺少卿。召对称旨,转詹书府詹事,病故任上。

江亢虎(1883-1954)
江西弋阳人。原名绍铨。1901年赴日本考察政治。回国后任北洋军编译局总办、《北洋官报》总纂。1910年赴欧洲,倡三无主义(无宗教、无国家、无家庭),以抵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组织中国社会党。后投靠袁世凯。1913年奉袁令解散中国社会党,去美国。1921年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次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南方大学,任校长。1927年因支持清王室复辟事被披露,再度逃亡美国。后赴加拿大,任加拿大大学中国文学院院长、汉学主任教授。1934年配合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鼓吹忠君、孝悌等封建道德。1940年后任汪伪政府考试院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捕。后病死狱中。

方志敏(1899-1935)
江西弋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国共合作。1928年1月任中共五县党委书记兼武装起义总指挥,与邵式平、黄道等领导弋横起义。1929年领导成立江西红军独立一团,开辟信江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1930年领导成立红十军。1930年任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1934年任苏区中央政府主席团委员,10月兼任闽浙赣军区司令员,11月任红二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率军团北上抗日,挺进皖南。1935年1月于皖南怀玉山区遭敌军重兵围攻失败,不幸被俘,从容就义。写有《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方志敏文集》等。

方志纯(1905-1993)
江西弋阳人。方志敏之弟。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历任农民协进会干事、党部书记。1933年任红一方面军十一军三十一师政治委员、中共黎川中心县委书记兼闽赣军区黎川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红军长征后,回闽浙赣军区任政治部、组织部、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卫戍司令部参谋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务委员。全国解放后,历任江西省代理省长、省长、江西省政协主席。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邵式平(1900-1965)
江西弋阳人。1925年加入共产党,曾参加北京五卅运动。历任景德镇县委书记、横峰县委书记、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军委第二纵队参谋长。1935年任阿坝军区司令员。兼中共大金省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副校长、晋察冀边区工商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辽吉省委、嫩江省委副书记。建国后,历任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江西省委第二书记、江西省省长。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

缪敏(1909-1977)
弋阳人。方志敏夫人。曾在中共江西省委机关做文书工作。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共青团赣东北特委秘书、赣东北苏区女子职业学校校长,中共闽浙赣省委宣传部科长。1938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政治指导员,八路军华北第七纵队供给部、华北野战第三医院副政委。建国后,任江西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省卫生厅副厅长。著有《方志敏战斗的一生》。

吴克华(1913-1987)
弋阳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十军连长、第七军团营长、第五军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山东省纵队支队司令员、旅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参与创建胶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纵队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第十四兵团军长。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指挥塔山阻击战。后参加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建国后,任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历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炮兵司令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乌鲁木齐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汪东兴(1916-2015)
弋阳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七军团连指导员。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后任永坪医院指导员、党总支书记,陕甘宁边区医院副院长、政委,延安八路军总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总医院政委。1942年后任西北公学科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室主任。1947年随中央前委转战陕北,任支队副参谋长。后任中共中央机关副处长。建国后,历任政务院秘书厅副局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局长、公安部副部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副省长。1960年后任公安部副部长兼中央警卫局局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警卫局局长。1969年当选为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3年当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6年10月,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起了积极作用。1977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辞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职务。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玉山县
郑骧(1071-1127)
信州玉山人。北宋元符进士。以直秘阁知同州(陕西大荔县)兼沿河安抚使。逢靖康之难,拒敌死战,累挫金兵。以孤军无援,城陷投井殉节。谥威愍。立祠同州。

汪应辰(1118-1176)
信州玉山人。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第一。授镇东军签判。因上书力言因循无备、上下相蒙之弊,应思患预防,常若敌人之至。触怒秦桧,出通判建州,请祠禄以归,寓居常山(属浙江)永年院,一室萧然,益以修身讲学为事。后任袁州(江西宜春市)、静江府(广西桂林市)、广州等州府通判。流落岭峤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召为吏部郎官,迁权吏部尚书,除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论爱民六事。又出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还任吏部尚书。在朝多革弊政,刚方正直,得罪权贵。后以端明殿大学士知平江府(江苏苏州市)。引疾请祠,卒于家。

赵蕃(1143-1228)
信州玉山人。以曾祖荫补官,为太和主簿,受于杨万里,官终直秘阁。始受学于刘清之,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曾讲学于玉山三学古刹及仙岩寺。

夏浚(?-1561)
广信府玉山人。明嘉靖进士,初授浙江海盐令。刚上任,即修筑城垣防倭,后倭乱,县邑保安全。后迁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福建督学政使,寻转温处兵备。因他御倭有方,擢广西参知政事。嘉靖四十年卒。

夏子阳(1552-1610)
玉山人。明万历进士,后为工科都给事。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任命为册封琉球国王正使,筹备东航。三十四年,至琉球,行封王礼。归后以功晋通奉大夫太常寺卿。

洪嘉舆(164-1921)
广信府玉山(玉山县东)人。生性奇特端凝。清光绪进士,奉旨以直隶州知州用,仍留部当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应补本部文选司员外郎。光绪二十八年,应补广东南雄直隶州知州。适丁夏回玉山,致力教育事业、创办高等学堂(玉山一中校址),资助怀玉、端明两书院及信州中学办学。设庶富槽业公司,提金以充学款。为家乡造就人才。

黄家驷(1906-1983)
胸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玉山人。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3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1年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胸腔外科学习,1943年获外科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曾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中医学科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国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名誉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美国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创始委员。1945年在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创建胸腔外科,是我国胸外科学奠基人之一。1980年倡导成立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创始人之一。是国内外知名的医学科学家。

万年县

宜春市

袁州区
陈重
字景公。东汉豫章宜春人。举孝廉、茂才,拜尚书郎、细阳令、侍御史等官。曾代人还债钱数十万而不言,品行为同僚所服。

宋孝宗夏皇后(?-1167)
袁州宜春人。初入宫赕宪圣太后閤中侍御,普安郡王夫人郭氏卒,太后以夏氏赐王,封齐安郡夫人。孝宗即位,旋奉上皇命,立为皇后,死,谥安恭。宁宗时,改谥成恭。

彭莹玉(?-1353)
豫章郡宜春(今江西宜春)慈化东屯村人。元末徐寿辉红巾军将领。曾入慈化寺为僧,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与其徒周子旺袁州起义,失败后,避走淮西。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邹普胜聚众响应刘福通。十二年,率兵攻占江、饶、信州(江西九江、波阳、上饶),被徐寿辉任命为江南行省参知政事。旋攻安徽、苏南、浙江等地。后在瑞州(江西高安)遭元军突袭,战败身亡。

袁继咸(1598-1647)
宜春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行人。崇祯时,曾任湖广参议等职。因襄阳为义军占领,被逮戍贵州。后以廷臣推荐,又复起用。由御史历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曾分巡武昌、黄州,移守淮阳,抚治郧阳,总督江西、湖广、应天、安庆军务,以讨流“贼”。福王立南京,他又参与南明抗清之战。颁诏武昌,当时左良玉不拜诏,他致书申明大义,劝导受诏。左良玉反,继咸至九江劝其退兵。良玉卒,复劝其子左梦庚回师。梦庚降清,执继咸,挟持北上,终不屈,被杀。

丰城市
徐犀(97-168)
豫章南昌(江西丰城市)人。字孺子。博学卓识,躬耕而食。寄寓南昌时,太守陈蕃对他极为尊敬,为之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桓帝备厚礼徵召,因不满宦官专权,终不仕,时人称之为“南州高士”。王勃《胜王阁序》中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出此典故。

朱善(1314-1385)
字备万。丰城人。元末避兵乱,隐居山中。洪武初,为南昌教授。八年(1375),廷对第一,授修撰。逾年,奏对失帝意,改任典籍,放回乡。复任为翰林待诏。上疏论婚姻法律。十八年升为文渊阁大学士。不久,请告归。卒年七十二。正德中,谥文恪。

黄宗载(1366-1444)
丰城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累官司正。永乐中,任御史、詹事府丞。参与撰写《永乐大典》。主持建造海运巨舰数十艘。出按交址,归,不携带交址一物。洪熙元年(1425)任行在吏部侍郎。宣德时清军浙江,督办采木。英宗初,任南京吏部尚书。曾巡抚陕西。乞休归。持廉守正,不矫不随,正统九年死。

范衷
丰城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寿昌知县,开荒,兴水利。正统中考绩最佳当迁。县民颂其德乞留,允。后知汝州,举天下廉吏第一。

李裕
丰城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御史。天顺中,巡按广西,上安边八事。以实上报石亨从子彪滥报功首功,由是有强直名声。成化中,历任右都御史、工部尚书。有政绩。曾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疏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运。

杨瑄
丰城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御史。天顺初,条列曹吉祥、石亨怙宠专权罪状上告于帝。不久,石亨西征还,十三道掌御史张鹏及御史刘泰等将弹劾亨、吉祥许多犯法事,给事中王铉先一日泄密于亨。亨与吉祥哭诉于帝前,诬告鹏等结党排挤构陷他们。帝怒,把鹏等下狱。后释放,贬戍南丹。因忠谏名扬天下,为士论所重。宪宗即位,升浙江副使。十余年,政绩卓著,升按察使。疏浚西湖,设防置闸,以利灌溉,功未就,卒。

杨廉(1452-1525)
丰城人。父从师胡九韶。廉承父学。成化末进士。弘治中,历南京户、刑、兵科给事中,多建言。正德时,官南京礼部右侍郎。曾极陈时政缺失,疏谏南巡。世宗即位,迁礼部尚书。与罗钦顺善。研究居敬穷理之学,文必据《六经》,学者称“月湖先生”。曾进《大学衍义节略》。帝优诏答之。乞休归。家居二年卒。赠太子少保。

李遂
丰城人。从师欧阳德。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官苏松兵备副使、右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参赞尚书。请列“大礼”之狱。诸臣于赦令中。有平定江北倭寇功。曾抚定振武营军变。以老致仕。卒,赠太子太保。

雷礼(1505-1566)
丰城人。明嘉靖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以忠敬勤敏,诏加太子太保,历阶少傅。性嗜学,尤明习朝典。

邓子龙(?-1598)
丰城人。相貌魁梧,骁捷过人。一生备受排斥,曾两次被劾罢官。善书法,喜吟咏。嘉靖中,累功授广东把总。万历十一年(1583年)外军侵云南,他奉命前往,屡败敌军,讨平缅甸、孟养思箇叛,因功授副总兵兼参将。二十六年(1598)从陈璘援朝抗倭,英勇奋击,在海战中,力战死。朝鲜统制使李舜臣赴救,亦死。赠都督佥事,庙祀朝鲜。

李材
丰城人。尚书遂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刑部主事。隆庆中,由兵部郎中稍迁广东佥事。因罗旁之役及御倭功,升副使。万历间,官云南按察使、右佥都御史。曾抚附孟养、蛮莫两土司以制缅甸。适逢有人说他冒功,被下狱多年,后戍镇海卫。所至,则聚徒讲学,久之赦还。卒年七十九。

鄢懋卿
丰城人。因是严嵩党,得御史,升左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曾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直政。倚严氏父子,所至卖权纳贿,聚金巨万,馈严氏及诸权贵,不可胜数。嵩败,戍边。

熊佛西(1902-1965)
戏剧教育家。丰城人。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教育系。192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曾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教授,四川戏剧教育界实验学校、上海实验戏剧学校校长。1932年后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戏剧委员会主任。曾在河北定县从事农民戏剧研究与实验。建国后,历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校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樟树市
萧燧(1117-1193)
临江军人。绍兴进士。授平江府观察推官。不附秦桧,被排斥。孝宗初,以“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入对。擢左司谏。劝孝宗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淳熙末,拜参知政事、权知枢密院。卒,谥正肃。

萧逵
燧子。淳熙十四年(1187),登进士第,名列第四,与其父同举高科,为孝宗所喜爱。累官至太常。

章颖(1141-1218)
字茂献。临江军人。以兼经中乡荐。孝宗立,应诏上书,礼部奏名第一,调道州教授。历太学博士、左司谏等。宁宗即位,除侍御史兼侍讲,被劾罢。授集英殿修撰,累迁刑部侍郎兼侍讲,迁礼部尚书。奉诏考订辨诬,从实上报。奉祠。卒,赠光禄大夫,谥文肃。

杨廷麟(?-1646)
清江(今樟树)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编修。上疏弹劾杨嗣昌,嗣昌怀恨,施诡计推荐廷麟知兵,改兵部职方主事,意希战死。京师陷,募兵勤王。南京失守,江西诸郡惟赣州存。唐王加封吏部右侍郎,与国子祭酒刘同升谋反清。乘虚复吉安、临江,加封后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清兵破赣州,投水死。

邓常恩
明临江(今樟树市)人。由宦官陈喜推荐进帝,以晓方术,累官太常卿。

杨锡绂(1701-1768)
江西清江(今樟树)人。雍正进士,历官广西巡抚、湖南巡抚、礼部尚书、漕运总督。乾隆中,先后用兵苗疆。疏请禁民间废水利设施为田地,陈米贵之因三端。总督漕运十二年,于漕务多有兴革,皆得准行。编辑有《漕运全书》,为后任所遵循,乾隆三十三年卒。

黄克伟(1907-)
神经病理学家。清江(今樟树)人。1933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5年入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病理研究院学习,1939年回国。曾任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四川省立医院院长兼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教授、重庆大学医学院教授兼中央医院内科主任。1949年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1950年回国。历任四川医学院教授兼教务长,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科主任、副院长、教授。我国神经病理学创始人之一。

高安市
钟传(854-917)
洪州高安人。少年负贩自业,博览经史,喜兵法,好射猎。时朝政不纲,水旱相仍,他聚集千余人,众推为长。率众徙居九峰,依末山为堡,三年至万人。唐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造反,威震江南。传率众先平抚洲,后取洪州,诏为刺史。广明元年(880年)晋观察使。中和四年(884年),封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爵颖州郡王,又徙南平王。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篡唐,传耻心而不仕,遁居钟家渡,散千金以赐亲朋,后归宿九峰。

陈仲微(1209-1280)
祖籍江州(今江西九江),徙居瑞州高安。嘉泰进士,所至皆有政绩,忤丞相贾似道,被劾罢。后叙复官,上书极论国势危急,朝廷掩恶,有谋难展,有败无诛,兵不知将,请君相幡然改悟,国事尚可为。遂出为江东提点刑狱,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书、给事中。厓山兵败,走至安南(今越南)。他恶衣菲食,饱学六经,精研理学,涉及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医药、释老之学。

陈鉴
高安人。宣德二年(1427)进士。授行人。正统中,官御史。出按顺天,言京师风俗浇漓之故有五。改按贵州,时麓川酋思机发屡上书求恕罪进贡,不许。复大举远征,兵连不断,云、贵军火民疲敝。十四年(1449)鉴抗疏言贼酋远逃,不为边患,宜专责云南守臣相机剿灭,无需远征劳师。王振怒,改鉴为云南参议,复加其罪,论死下狱。景帝嗣位,得赦。授河南参议。致仕归。死。

吴山
高安人。嘉靖进士。历官编修、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虽与严嵩同乡,不佞附嵩。四十年二月朔,日当食,微阴。嵩以为天眷,急上贺。山言不当贺,帝大怒,令冠带闲住。穆宗即位,召为南京礼部尚书,坚辞不赴。卒,赠少保。

熊石齐(1591-1722)
高安县人。一生历经明清两代的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顺治和康熙六朝,寿131岁。聪敏善言,性甘淡薄,无意仕进,长期隐居山林,躬耕终老,是位高士寿星。

朱轼(1662-1736)
瑞州府高安县人。清康熙进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督学陕西学政。五十六年授浙江巡抚,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平冤狱,抑豪强,居廉洁,兴学校,修筑海塘,办水利,巩固边疆,政绩卓著。博学多才,曾任《清圣祖实录》和《世宗实录》总裁。著作很多。

吴有训(1897-1977)
物理学家。高安人。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德国自然研究者皇家学会会员。二十年代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教授合作,证实了近代物理学中“康普顿吴有训效应”。这是近代物理学的一大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认识到电磁辐射以微粒的形式被吸收和发射,导致了近代量子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是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贾石(1919-1988)
高安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中央政委总政治部干事,西北土产公司三边分公司副经理,嫩江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兴安省、牡丹江省财政厅厅长,沈阳市财政局局长。建国后,历任贸易部副部长兼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任。

铜鼓县
靖安县
李叔正
靖安人。时为江西十才之一。因推荐授国子学正。洪武时历任兴化知县、国子助教、礼部尚书。曾单骑判决同州与蒲城地界之争。丈量田亩,立法精密,使豪强按田数缴纳赋税。任教,严立教规,教授严肃认真,朝臣称其贤。又曾断明琼州府官吏告发知府之事不实。其妻夏氏,陈友谅攻陷南昌时投井死,感妻节义,终身不再娶妻,卒于官。

况钟(1383-1442)
靖安(江西靖安县)人。初为小吏,后为礼部仪制司主事,明永乐中荐授礼部郎中。明宣德五年(1430年)任苏州知府。当时苏州府赋役繁重。豪强猾吏狼狈为奸,最为难治。钟至府,为政周密,采取减免重赋,用济农仓粟,除振荒外,以代民间杂税及欠租。协助巡抚周忱奏免田赋七十余万石。曾设置记民善恶、通关勘合、纲运、馆夫等簿,以防奸宄弊端。锄豪强,扶植善良,民奉之若神。重学校,礼待文儒,单门寒士多被振赡。正统六年(1441),任职期满,部民二万余人,请求再任。诏令仍视府事。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任十三年,被称为“况青天”。前后苏州知府无人能与之相比。八年卒于官。

宜丰县
惠洪(1071-1128)
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名学范,俗姓彭。一作慧洪。自幼聪颖,《千家诗》中《秋千》一诗即其十三岁时所作。十四岁时,父母并亡。出家于县城北郊三峰山石门岭宝云院。好作诗词,结识黄庭坚。所作诗篇,一时名震京华。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从徙洪州石门。后入清凉寺。曾识张商英,结交郭天信,后因受张、郭得罪受牵连,流入朱崖(海南境)。三年后,赦归新昌,住洞山、度门寺等地。

姚勉(1216-1263)
瑞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中进士第一。初任翰林正字,因忤理宗被免归。后起用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又因面斥贾似道遭罢免,贫忧而亡。其诗文名重当时。

袁彬(1401-1488)
江西新昌(今江西宜丰)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以锦衣校尉随从英宗北征。土木堡之役,也先俘虏英宗北去,随从官员全都逃散,唯有他不离英宗左右。周旋患难,未曾违帝意。夜则与帝同寝,天寒冷,常用胁暖帝脚。帝视他如亲骨肉。在敌营生活一年,后与英宗同归。及帝被释放还北京,景帝仅授给彬锦衣试用百户。英宗复位,历官指挥使、都指挥佥事。授一品镇国将军衔。帝非常关照他,有所奏请无不从。时召入曲宴,叙患难时事,欢洽如往昔。有平曹钦功。被门达诬告,成狱。狱解,调南京锦衣卫。英宗死,复原职,仍掌卫事。成化初,历任都督佥事、前军都督府。八十六岁告老归家。弘治元年卒。

邹维琏(1579-1636)
瑞州新昌(江西宜丰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延平推官。耿直有大节。天启中,官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推荐妖人宋明时,说其能够役使神兵收复辽左失地,魏忠贤暗中主使。维琏极言其妖妄。忠贤怒,假托圣旨而责备。又极论债帅之弊,讥刺中官、大臣,调为稽勋郎中。时言路横恣,诸贤不安其位,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宽容。因抗疏言魏忠贤大奸大恶,被定罪戍边。复追论。革职。崇祯初,起为南京通政参议,迁太仆少卿。崇祯五年(1632年),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派游击郑芝龙击败荷兰的侵扰,收复厦门。在事二年,劳绩甚著。后被温体仁诬陷罢官。崇祯八年,敕许起用,不久拜兵部右侍郎,因病未赴,卒于家。明思宗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忠”。

陈泰来(?-1646)
江西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由宣城知县累升为吏科右给事中,曾出视诸军战守方略。唐五任用为太仆寺少卿,与万元吉同守赣州。复以右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适逢上高举人曹志明等起兵反清,泰来与之相联络,攻取上高、新昌、宁州、万载。清兵逼新昌,泰来走界埠。进攻抚州,兵败死难。

胡思敬(1870-1922)
瑞州府新昌(今江西宜丰)人。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又改任吏部主事,宣统初任广东道盐察御史。民国以来,居南昌与新昌办退庐图书馆、间影楼刊书社,搜辑唐、宋以来江西名人著作,行将散孤本一百余种,校勘注录为“豫章从书”。著述甚富。

奉新县
阴幼遇(1264-1331)
奉新县人。少时熟谙诸史,博览群书,才学过人,被誉为神童。十三岁时开始编纂《韵府群玉》一书,其兄中夫作注。在父阴应梦的指导下,兄弟二人居韵府楼三十年,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编成,全书共二十卷。

宋景(1477-1547)
南昌府奉新人。宋应星曾祖父。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累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正德五年(1510)任河南道御史。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为官廉洁。二十六年卒,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邓显麒(1482-1528)
奉新下坊人。明正德进士。武宗南巡,抗疏伏阙力谏,遭廷杖,谪国子监学正。正德十四年(1519年),分派北闱校阅试卷,推荐杨维聪。第二年廷试,杨维聪果得第一,众皆敬服。嘉靖元年(1522年)复原官,升俸一级。翌年擢浙江道御史。因上疏宣讲圣贤之学,以表嘉靖(中兴之治),上书弹劾皇亲陈万言有功。四年,升为湖广巡按。七年卒。

蔡国珍(1527-1610)
奉新人。明嘉靖进士,任南京刑部主事,调吏部郎中,出为福建提学副使。后遭母丧,居家二十年。万历十一年(1583年),仍以故官任职福建,迁湖广右参政。十八年,赈湖广饥民有功,擢浙江左布政使,召为左副都御史,历任吏部左右侍郎、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为官公正廉洁。列上三等:人品正大,心术光明者;才有足录、过无可弃者;因人所误,过非自取者;请录用。不从。求去。二十六年,多次上疏,辞官告老还乡,家居十三年卒,年八十四。赠太子太保。

帅众(1567-1640)
奉新人。明万历进士,授淳安县知县,不久,调金华县知县。因治理有方,擢升浙江道御史。后历任福建道御史、太仆寺少卿、陕西巡抚、左副都御史等职。崇祯十三年卒。

宋应星(1587-1661)
南昌府奉新人。字长庚。明万历举人。历任袁州分宜县教谕、汀州府推官、亳州知州。南明时,授除和道、南瑞兵巡道。学问渊博。著述丰富。其中《天工开物》为明代工农业生产技术之总结,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甘汝来(1684-1739)
江西奉新人。清康熙进士。清雍正四年(1726年),擢广东布政使、礼部侍郎。乾隆元年(1736年)擢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兼兵部。所至革除杂派,严治豪猾。乾隆中,疏陈广东沿海沙坦垦殖事宜,请禁私征税课。四年,晋太子少保。同年卒于宦署。

许振祎(?-1899)
江西奉新人。清同治进士。咸丰中,以拔贡生参曾国蕃军幕,与太平军战于湖南、江西。同治二年中进士,授编修。历河南彰卫怀道至河东河道总督、广东巡抚。出督陕甘学政,建味经书院,请准陕、甘分试。光绪十二年(1886年)任江宁布政使,不久徐淮地区发生水灾,曾筹款赈济,维修里下河堤防。修筑里河堤防,筑荣泽大坝,胡家屯、米童寨各石坝,严核经费,除积弊,工归实用。二十一年任广东巡抚。两年后奉调内用,乞假归。

张勋(1854-1923)
字少轩,号松寿,江西奉新县人。近代保皇派领袖。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在长沙投军,曾参加中法战争,后因功升参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投靠袁世凯,先后任管带、副将,参加镇压山东义和团,累升至总兵。后两宫回銮,因保驾有功,得慈禧太后宠信,赐以卫戍成都门。三十三年后历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辛亥革命后,清室被推翻,张勋坚持守旧,曾在南京大肆屠杀革命党人,不仅自已蓄长辫,所统全军亦皆如此,以示效忠大清王朝,被人讥为“辫帅”和“辫子军”。袁世凯死后,民国6年(1719年)趁北洋军阀内讧,以调停名义带兵北上,驱逐总统黎元洪,公开拥护清帝溥仪,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演出复辟丑剧,但很快彻底失败,只身逃入荷兰公使馆,遭通缉。次年十月被北洋政府“特赦”。后病死于天津。

万载县
杜平(1908-1999)
江西万载人。原名杜豪平。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部宣传科科员、科长、训练大队长、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东北民主联军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是中顾委委员。

王宗槐(1915-1998)
万载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军师青年科科长,第一军团教导营政委、组织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分区副政委。1943年入延安抗中央学校学习。1945年后,任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部长、晋察冀野战军纵队政委、第十九兵团军政委。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到战役。建国后,历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青年部部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干部部副部长,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昆明军区、第二炮兵副政委。是中共七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上高县

鹰潭市

桂永清(1900-1954)
江西贵溪县鹰潭镇(今鹰潭市)楼底桂家村人。国民党一级上将。农民出身。黄埔军校第一期。是何应钦一手培植起来的得力干将,曾任第三十一旅少将旅长。“复兴社”中央干事。为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1933年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西安事变”后,率部攻占渭南,受到蒋的嘉勉。后任特使,前往英国参加英王加冕大典。1938年任“战时干部训练团”教育长。1946年任海军总司令。1949年去台湾。被任为“总统府”二级上将参谋长、一级上将参谋总长。

贵溪市
许几
北宋信州贵溪人。第进士,调高安、乐平主簿。历知南陵县,开封府推官,太仆卿、户部侍郎等。有吏才,善理政,四入户部至尚书。以治染院事失实,知婺州。坐事贬永州团练副使,安置袁州。遇赦,复中大夫,卒。

张正常
汉张道陵四十二世孙。世居贵溪龙虎山。元赐号天师,洪武初,改“正一嗣教真人”。

张宇初(?-1410)
正常子,曾受道法于长春真人刘渊然。嗣父封。永乐中卒。

张元吉
正常曾孙。赐号“冲虚守素昭祖崇法安恬乐静玄同大真人”。宪宗立,加号“体元悟法渊默静虚阐道弘法妙应大真人”。作恶多端,论死。成化时,坐狱二年,发配肃州,不久释放为庶人。

高明
贵溪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御史。累升为大理寺丞。以法律判罪,数辩不实之狱案。巡按河南、畿辅,汇总诸道章奏,帝称其有才能。宪宗立,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推荐郎中孙琼、陈鸿渐、梅伦、何宜、主事宋瑛,皆端方廉洁之士。成化三年(1467)讨平扬州盐寇。以法没收内官所卖私盐,盐政大治。十四年巡抚福建,讨平上杭盗,分置永定县。病归。

夏言(1482-1548)
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行人,兵科给事中。世宗嗣位,上疏请帝亲耕南郊,皇亲蚕北郊,为天下倡耕养织,并请帝后分祀天地。自是蒙帝眷注。去谏官未满一年而封礼部尚书,参与机务。有才,纵横辨博,人莫能屈。十五年(1536年),任武英殿大学士,旋为首辅。因遭严嵩衔恨,二十一年,被排挤去官。二十四年,重被起用。次年,因赞决陕西总督曾铣收复河套事,遭严嵩诬陷,罢官归。复被攻击纳铣贿赂金,交关为奸利,与曾铣同时被杀,弃市。嵩败,复官,谥文愍。

徐九思
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为治骊赤贫务宽厚,而御豪门大族特严。节公费,修道路。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理张秋河道,筑减水桥于沙湾,遂为永利。得工部尚书赵文华,遂以老致仕。年八十五,卒。

邵元节
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从师范文泰、李伯芳、黄太初。世宗好鬼神事,征元节入京,专司祷祀。封为“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统辖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卒,赠少师。

黄维(1904-1989)
贵溪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蒋的嫡系部队第十八军军长、第十二兵团司令官等要职。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75年12月获特赦后,安置在全国政协当文史专员,后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余江县
桂萼
安仁(今江西余江)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丹徒知县。性刚使气,屡顶撞上官。嘉靖初,由成安知县迁南京刑部主事。与张璁同疏请称孝宗曰皇伯考,兴献帝曰皇考,迎合帝意,由是受帝知特深,骤然提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他所论奏,《帝王心学论》、《皇极论》、《易复卦》、《礼月令》及进《禹贡图》、《舆地图说》,皆有裨益于君德时政。然性猜忌狠毒,好排斥异已,所以不能为大臣所容。言官交章弹劾,帝亦逐渐怀疑。遂致仕。卒于家,赠太傅。

邹韬奋(1895-1944)
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6年2月主编《生活》周刊,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救亡活动,不久出国赴欧美等国采访、考察。1935年回国创办《大众生活》。1936年被选为上海各界救国会执行委员,并主办生活书店。11月22日,与沈钧儒、史良等七位爱国领袖在上海被捕。1937年抗战爆发后出狱,后在上海出版《抗战》三月刊。上海沦陷后,在汉口出版《全民抗战》三月刊。19414年皖南事变后离重庆到香港。1942年到苏北抗日根据地。他的报告文学集有《萍踪寄语》(三集)、《萍踪艺语》、《经历》、《患难余生记》、《抗战以来》,译作《革命文豪高尔基》、《苏联的民主》、《从美国看世界》等。有《韬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