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名胜古迹

连云港市

云台山#
在连云港市。原为黄海中一列孤岛,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后成陆。主峰海拔625米。山上多奇峰异石,因石取名的峰峦有130多座,如玉女峰、文笔峰、猴嘴、虎口岭等,尤以《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出名。

花果山
为云台山诸峰之一。其上玉女峰,海拔625米,是江苏最高峰。唐、宋、元、明、清诸代先后在这里筑塔建庙。曲洞幽深,花果飘香,有“东海胜境”之誉。《西游记》里的花果山就以此山为背景。许多名胜和《西游记》故事紧密关联。位于海拔400米的三元宫建筑群,有1300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山上有著名的郁林观石刻。宋文学家苏轼有诗赞曰:“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寰”。

水帘洞
在云台山花果山巅、三元家庙团圆宫东侧。洞中宛如堂奥,清泉纷挂,洞口崖缝滴水,点点附落。洞外石壁上有“水帘洞”、“灵泉”等题刻。水帘洞在和吴承恩同时代人张朝瑞写的碑记里已有记载。水帘洞外西侧尚有清道光帝为两江总督陶澍写的“印心石屋”真书题勒。

郁林观石刻
在云台山花果山上。石刻镌于郁林观旁东岩壁上,因而得名。郁林观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旧址无存。摩崖题刻有12则,出于唐、宋、元、明、清诸代,其中以“唐隶”、“宋篆”二刻最为珍贵。唐隶,即《郁林观东崖壁纪》,系唐开元七年(719年)海州司马崔惟怦之子崔逸撰文并书,书刻者无款。此刻净面高2米,宽3.8米,共357字。宋篆,即《祖无择三言诗勒》,在《郁林观东崖壁纪》的西斜对面,高约5米,宽约6米,共102字。由祖无择撰,苏唐卿书,王君章镌刻,集此三人文、书、刻之擅长,尤为精妙。唐隶,被宋代金石家赵明诚和夫人李清照收入《金石录·今存碑目》内。

阿育王塔
在云台山下大村水库之滨。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建。为仿楼阁式砖塔,八面九层,高40.58米。原塔刹已毁。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8.5级大地震时,据《海州志》记载,“城倾十之二三”,屋宇多圯,但此塔巍然不动。1974年在维修施工过程中,从塔心柱下发现了石函、金棺、银棺、佛牙等30余件文物。

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
在连云港市南孔望山。山上古刻最为珍贵的是汉代摩崖画像石刻,依山岩的自然形势凿成。画面东西长17米、高8米。造像105尊,最大的人物画像1.54米,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内容有舍身施虎图以及立佛像、坐佛像、供养人、宴饮论道图等,是我国最早的佛教艺术雕刻。摩崖画像东有一石雕大象,略大于真象,长鼻巨牙,卷尾粗足。上刻丁字形髻的象奴,手持钩,脚带镣铐,右书“象石”二字。

龙洞石刻
在连云港市南孔望山下。龙洞内外,满镌宋、元、明、清诸代石刻题勒,计24则。篆隶草行,书体各异。龙洞外壁上有明代的“归云洞”和“归云飞鸟”两则大字勒石,字径达1米以上。

石棚山
在连云港市西南、海州南门外、锦屏山东北麓。山上多怪石,状如象、蟾、牛、羊,各具神态。山东崖有一居石如棚覆盖,下可容十数人,故有石棚、石室之称,山亦因以得名。苏轼曾携家游此。

将军崖岩画*
在连云港市西南郊锦屏山马耳峰南麓将军崖海拔20米处。1979年在这里发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唯一的桃花涧旧石器晚期遗址。岩画用敲凿、磨刻手法刻于长22米、宽15米的平整黑亮岩石上。是迄今发现唯一反映我国原始农业部落社会生活石刻岩画。三组岩画图案中间堆放一块大石和二块小石,大石长4.2米,小石长2.2米,石面分布有对称圆窝图案。图径在3-7厘米之间。可能为古代东夷民族以大石为神的社祀遗址。其时代应与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

宿城
在连云港市东北部。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一宿筑城而得名。四面群山环抱,中为坦荡川原。山上多激流飞瀑、古树奇峰。有船山飞瀑、天然石门、卧龙松等胜景。卧龙松高15米,围粗1.2米,整个下半身自出土即俯卧在地,至7米余,忽昂首向上。相传为唐代所植。东晋隆安年间(397-401),陶渊明曾到此,今尚有“陶靖节先生之祠”的匾额。清两江总督陶澍曾向道光帝描述宿城山水,道光帝叹谓“真世外桃园也”。

东海县
东海温泉
在东海县温泉镇。

大贤庄旧石器遗址
在东海县大贤庄。

东汉文化遗址
在东海县温泉镇

曲阳城遗址
在东海县曲阳乡城南村。

代相城古遗址
在东海县双店乡代相村。

月芽墩汉墓群
在东海县双店村。

灌云县
龙苴古城遗址
在灌云县龙苴镇。

落神台摩岩造像
在灌云县伊芦乡伊芦山西峰。

藏军洞
在灌云县。

石佛寺
在灌云县伊山乡。

新石器石棺墓葬群遗址
在灌云县伊山镇。

赣榆县
孔子相鲁会齐侯遗迹
在赣榆县夹山乡夹谷山。

文峰塔
在赣榆县赣马镇。

夏庄汉墓群
在赣榆县徐福镇。

徐福祠
在赣榆县徐福镇。

西周文化遗址
在赣榆县黑林西村。

灌南县
汉墓遗址
在灌南县张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