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临河区

因临黄河,故名。公元前245年前后匈奴单于建都城头曼城(今古城乡境)。西汉置临河县,属朔方军。东汉省。后魏为沃野镇边内地。唐置西受降城,属天德年。辽、金、元为云内州地。明初为瓦剌所据。后入蒙古。清初为达拉特旗和乌拉特中旗地。乾隆后属萨拉齐厅。光绪后改属五原厅(后改县)。1954年改属河套行政区。1958年改属巴彦淖尔盟,狠山县并入。1970年盟行政公署迁驻城关镇。1984年废县,置临河市。

200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彦淖尔盟和县级临河市,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市新设临河区。

邮编:014501
区号:0478

(西夏)镂空人物金耳坠。坠通长4.2厘米,高油房西夏古城出土。

(西夏)花形金盏托。最大直径21.8厘米,重220克。高油房西夏古城出土。

王同春是开发河套地区的一位伟人。他原是河北邢台人,幼时随家人到宁夏,以制马鞍为业。宁夏的水利工程起自秦唐,素称发达,他在幼年游戏中,便将水利工程的原理悟习在胸。后因与人发生刑事案,亡命流浪河套。

时至1937年,河套共有十道大干渠,总长一千余里,可灌田五万顷,与四川成都平原相等。经他自办和指导别人开成的渠道竟有九条之多。隆兴长这一市镇(现五原县治所在地)就是由王同春建设而成。当时河套地区粮食丰盛,每年外销外蒙古的达50万担。

光绪十七年,晋冀察绥陕北各地大旱,而河套则年成丰收,各地难民来隆兴长的就有45,000人之多。王同春设粥锅一百多口,赈济灾民,并组织灾民开渠,以工代赈。当时所凿最出名的渠便是永济渠,到1937年时,仍是河套最大的渠。渠长160里,在黄河口处的渠宽30丈,深2丈,灌田2万余顷。

临河县城便坐落在永济渠的东岸。临河设县治可说是拜永济渠之赐。至1924年冯玉祥率国民军开至五原时,王氏因病不起,不久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