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自治州名胜古迹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凯里市
香炉山
在凯里市西15公里。四面石崖崭绝,叠垒3层,顶平腰束,形如香炉,故名。仅一线盘旋而上,海拔1233.8米,方圆15公里。明清两代,苗族人民多次起义均以此为根据地。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周围二三十里的苗族人民云集于此,举行传统的“爬山节”活动。老年人多往山顶观光及祈神,盛装打扮的青年男女,或用芦笙伴奏,连袂把臂,翩翩起舞,相沿既久。香炉山成为苗族人民缅怀民族英雄和憧憬幸福生活的名山。

施秉县
云台山#
在施秉县城30公里沅阳河北岸。为贵州旅游开发区之一,即以云台为中心,涵盖外营台、紫荆关、三洞、吊塘河等地。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20公里。境内河流纵横,群峰耸峙,石如列屏,古树参天。风光集奇、险、幽、绝于一体,被誉为“苗乡桃源”。据清康熙《贵州通志》卷6“山川”所载,云台山“独立于万山中”,“不连岗,不属岭,屹然天柱”,山顶“平衍可数百亩”,“群峦拱伏如儿孙”。明代曾建大刹,僧众多达200余人,是黔东南盛极一时的佛教和旅游胜地。今仅存山门一座,明清石碑各一通。登云台山有前后两路。前路至望云关,即进入原始森林覆盖的绿色长廊,“晴天不撑伞,雨天不湿鞋”。

从江县
增冲侗寨鼓楼*
在鼓楼顶部悬有皮鼓,鼓声一响,全寨皆闻,村民立即赶来,共商族中大事。增冲鼓楼有“鼓楼之王”的美誉。

西山镇陡寨村:陡寨风雨桥,保存著侗族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

往洞乡信地村:信地鼓楼

锦屏县
飞山庙

龙大道烈士故居

镇远县
青龙洞*
在镇远县城东中和山。下有横跨潕水的祝圣桥。湘黔公路与湘黔铁路均由山麓经过。中和山绝壁千尺,怪石嶙峋,三面临江。两道瀑布自山巅下泻。山巅宽平,元代置总管府于此。清代陆续增建之万寿宫、大佛堂、玉皇殿、吕祖殿、老君殿、藏经殿、望星楼、莲花亭、六角亭等处,多置山间隙地。从江岸仰望,似粘壁悬空,金碧辉煌,壮丽异常。在黔东地区,是一群蔚为大观的古建筑物。山南的青龙洞,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黔东第一洞天。洞内开阔,深2丈许,四壁石乳如林。支洞曲折幽深,不知洞底。阴风阵阵自洞口回转吹出,冬温而夏凉。

新桥聋子河大溶洞
在镇远县,距青龙洞约4公里。洞长20公里左右,已开辟部分,有高2-20米的大厅3个。钟乳石倒垂如冰凌,直立如石林。

麻江县
碧波乡平田写字岩摩崖石刻

杏山镇千河山养鹅土司界碑

台江县
施洞口
在台江县城北30公里清水江畔。在历史上是控扼台(江)剑(河)施(秉)黄(平)的军事重地。有许多反映历史事件的遗址和遗迹。因其地势平衍,人烟稠密,风光绮丽,向为苗疆一大集镇。一年一度的五月龙船节吸引著毗邻数县的各族人民来此观光。届时数十条青、红、黄三色龙船竞渡于碧波万顷的清水江上。

天柱县
“石柱擎天”

三棒岩

金凤山洞穴

九龙山

钟鼓洞

黄平县
岩门司古城

飞云崖
在黄平县城东10公里东坡山。有湘黔公路经过。古树参天,流水萦回。有拱桥一座横跨溪上。桥东石坊岿然,上镌清鄂尔泰题额“黔南第一胜景”。过此拾级而登,便是飞云崖,似洞非洞,内甚宽敞。顶上崖檐覆出,石乳倒垂。其下澄潭邃谷,幽深无底。有水出崖左,泻为瀑布。崖前石峰矗立,上建圣果、滴翠二亭。《圣果亭记》碑,传为王守仁手书。澄潭旁原有一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即其旧址建月潭寺公馆。至清代复于崖之前后增修清风亭、大官厅、观瀑台、幽云亭、清心殿、皇经楼、接引阁、养云阁等处,使云崖胜景装点得更加富丽多姿。

榕江县
红七军“五一”集会旧址

红七军军部旧址

剑河县
南明镇“天河洗甲碑”

翁座乡南加“例定千秋碑”

三穗县
永宁山文笔塔、武笔塔

雷山县
雷公山

雷公坪清咸、同起义遗址

西江“千户”苗寨

报德乡郎德村:古城堡、碉卡

黎平县
地坪风雨桥
在黎平县城南110公里地坪上、下寨与甘龙之间。又称花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全长56米,宽3.8米,高出水面8米,横跨南江河上,连接青龙、白虎二山。桥基以数十根巨大松木,分别从河中大石墩上横架两岸。游廊、栏杆、阁楼等建筑则以桥基为载体,不与桥外任何物体相连接。桥下大石墩左右,各有一孔,跨度分别为21.42米和13.77米。桥上建阁楼3座:中楼高大,为五重檐四角攒尖顶,翼角翘起。顶上安葫芦宝瓶。为三重檐歇山顶,翼角翘起,高7.8米。阁楼外观,与侗族鼓楼相似。建筑装饰,颇具特色。此桥建筑年代很晚,但是所有梁、柱、斗拱、穿枋、栏杆等构件的连接与固定,以及板壁的安装,完全沿袭古老经验,使用木榫和竹签。据调查,黎平、从江、榕江一带,现有风雨桥300余座。此桥堪居榜首。

岑巩县
回龙寺

文笔塔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明代思州宣慰司副使墓

丹寨县
打鼓井

金瓜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