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名胜古迹

福州市

于山
在福州市中心。相传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积11.9万平方米,形如巨鳌。现存庙宇有万岁寺、戚公祠、大士殿、九仙观等。有宋至近代摩崖题刻100多处。

大士殿
在于山山顶。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改建为万寿亭,内供“万寿无疆”穹碑,为州城百官祝厘之所。乾隆二年(1737年)改为大士殿。辛亥革命光复福州战役,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设在殿内。1911年11月9日拂晓,革命军在此开火为号,炮打将军署和旗兵聚居的旗下街,擒获将军朴寿,杀于殿西丹井附近。殿内有乾隆“御题大士出山图”碑刻,叙述观音菩萨“从男变女”的故事。

定光塔
在于山西麓。砖构,七层八角,高41米。初建于唐天佑元年(904年),据碑刻记载,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故名。初为外围环木的七层楼阁式砖木塔。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雷火焚毁,嘉靖二十七年重建,把残存砖轴内削低四分之一,木梯改装在砖轴内,成为砖塔。外涂白灰。塔南定光塔寺,唐天佑二年(905年)创建,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万岁寺,俗称白塔寺。现存殿宇均清代重建。

戚公祠
在于山白塔东。戚继光(1528-1587),明代杰出军事家。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胜仗。班师回浙时,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饯别,勒碑纪功。后人在台旁建祠,后废。现祠是1918年重建。祠厅建在石岗上,内祀戚继光戎装塑像。旁有五株苍松,前为平远台。

补山精舍
在于山白塔寺东。始建于北宋,为白塔寺迎宾场所。现存为清道光间(1821-1850)重建。亭阁式建筑,单开间。东傍补山,岩石突兀;西有巨榕生自岩隙,绿荫覆盖屋舍;依山势高下修筑短垣,自成别院。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等人在此召开秘密会议,前后十余天。11月20日,宣布倒蒋、抗日,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历时一个多月,史称“闽变”事件。

罗山法海寺
在于山之北。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即称法海寺。明嘉靖初废寺为宅。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又复为寺。现存建筑物多为清代重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大悲楼等。崇堂高阁,是福州市区最大的佛寺。

于山摩崖刻石
在于山上。有宋至近代摩崖题刻100余处。主要集中在鳌顶峰、戚公祠、蓬莱峰、金粟台等处。

开元寺铁佛
在福州市经院巷。寺建于梁太清二年(548年),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今名。铁佛叠掌盘足坐于莲台上,外披泥贴金。高5.3米。铸造年代未见文献记载。清初《榕城纪闻》云: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初一日,重建铁佛殿,在佛座下开出银塔一座,上题:“宋元丰癸亥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刘瑾。”据此,铁佛当铸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

乌石山
在福州市中部,与于山东西相对。乃城内三山之一。游览面积11.9万平方米。环山寺观栉比,山间亭榭交错。有三十六奇景,唐代即为游览胜地。1955年修复了3座不同形式的亭子:居东的八角亭,为纪念明代抗倭保城有功的黎鹏举而建,名黎公亭;居西的圆亭,则纪念陈振龙从吕宋引进番薯种,名先薯亭。此外,还有沈公祠、道山观、弥陀寺、吕祖宫等。

乌石山摩崖题刻
在乌石山上。摩崖题刻200余处,分布全山各角落,以邻霄台、天章台、道山亭等地较为密集。著名的为唐大书法家李阳冰大历七年(772年)所书的篆书《般若台》,以及宋代程师孟、李纲、陈襄、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题刻。元代间有用蒙文书写的。明代多诗刻,其中太监的题刻为清人所不取,《乌石山志》均未收录。

崇妙保圣坚牢塔
在乌石山东麓。五代闽永隆三年(941年)闽王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祈福,在唐代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原计划造九层,未完工,延曦被杀,闽亡。现存塔为八角形,七层檐,高35米,用花岗石砌造。造型雄伟端庄,与于山定光塔东西相对,有“榕城双塔”之称。清道光间(1821-1850年)塔身倾斜,1957年重修。

西湖
在福州市区西北隅。西晋太康三年(282年),郡守严高凿引西北诸山之水聚此,为农田灌溉之用。五代闽时,在湖滨建水晶宫,此后渐成为州人游乐场所。宋辛弃疾诗云:“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时。”因而有小西湖之称。

大梦山
在西湖之滨。广袤1公里,高不及40米。环山麓一带地势迂回,西南有平章池等古迹,系元末平章陈友定西陂园遗址,南为明代薛家池馆遗址,东为明礼部侍郎萨琦祠堂,内有养龙、玉井、沙帽三池,1957年合并改建为福州动物园。

桂斋
在西湖荷亭侧。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徐丁父忧在籍守制,倡议重浚西湖。浚湖工程结束,利用节余,在荷亭西皇华亭故址建宋李纲祠堂(今废),并在祠旁架屋三椽,植桂两株,取李纲晚年住所名称,亦叫桂斋。撰楹联:“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咸丰元年(1851年),即林卒的次年6月12日,州人士遵林遗嘱奉其像祀于此。民国间在斋旁建室一间,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并新建一座禁烟亭。

华林寺大殿*
在福州市区北部、屏山南麓。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尚割据福州,郡守鲍修让在此建寺。明正统间(1436-1449)赐额,改名华林寺。仅存大殿,单檐九脊顶,面阔3间,进深4间,虽历经明清两代重修,其主要梁架、斗拱等还是初建时原物,保存唐宋建筑风格,为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林则徐祠堂
在福州市澳门路。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祠门向东,第一道为屏墙,左右设两边门。第二道为牌楼形墙,设一大门,额横书“林文忠公祠堂”,进门为一条石铺通道,左右分列青石文武翁仲及马、羊、虎等。道半跨有3楹仪厅,厅后通道直达碑亭。碑亭为正方形,内立3座青石碑,成品字形。一为圣旨,一为御赐祭文,一为御赐碑文,均林则徐卒时所赐。厅正中祀林则徐遗像,楣上挂道光帝御书“福寿”匾额等。

林觉民故居
在福州市杨桥东路。为福州传统的“两落一倒朝”清式民居。占地1000多平方米。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失败,林家将房屋卖给谢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在《我的帮乡》一文中有生动的叙述。故居前部已毁,尚存后进大厅、南院的“紫藤书屋”、小斋和林觉民居住的后花厅。林觉民(1877-191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11年广州起义中受伤被捕,壮烈牺牲,葬黄花岗。

欧冶池
在福州市区北部鼓屏路东。相传春秋时欧冶子铸剑于此,故名。现在池面仅存数亩,1983年重浚,并恢复部分亭榭。

西禅寺
在福州市西郊怡山。原名长庆寺。怡山形如“飞凤落坡”又名凤山。原为南朝梁炼丹士王霸所居,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建冲虚观祀之。后废弛。咸通八年(867年)延佛教徒居之。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改名长庆,俗称西禅。占地约100亩,大小建筑物40多座,现建筑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微妙禅师往海外募金重建。规模雄伟,清末列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垣外有古荔百余株。寺僧每年举办荔枝会,吟诗作画,“怡山啖荔”,成为韵事。

严复墓
在福州市郊阳岐村。以石构为主,形如扶臂椅,碑书“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两侧有云龙柱一对,墓前横屏书“惟适之安”,规模不大,雕刻精美。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曾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等,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基础。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翻译家。

张经墓
在福州市西郊原厝村黄店山。地处闽江之滨,山明水秀。墓为白石结构,自山麓至半山有13层宽阔石台,台宽14米,深仅存110米,左右分立翁仲、望柱以及马、狮、虎、羊等石兽,雄伟壮观。张经(1492-1555),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负御倭全责,总督诸军,次年在浙江王江泾(今嘉兴北)大捷,但初严嵩羽党赵文华篡功诬陷,被害京师。万历中其孙伏阙鸣冤,始昭雪,赐祭葬于此。

林阳寺
在福州市郊北峰山区,距市中心19公里。寺在瑞峰之麓,后唐长兴二年(931年)置。明初废,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改为寺,后又废。现存寺院为清光绪间(1875-1908)鼓山涌泉寺住持古月禅师募资重建,称林阳寺。整组建筑群大体仿效鼓山涌泉寺,规模雄伟,为当时福州五大禅寺之一。

林则徐墓*
在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林则徐(1785-1850),侯官(今福州)人,清代民族英雄。1849年病辞职回籍,次年又奉命赴桂,病死广东普宁县会馆,归葬于此。墓为三合土结构,宽13.2米,深24.6米,为四层台,墓前有狮子一对。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则徐为其父母所营建,计六圹,父母为主圹,他及弟夫妇均附葬。墓前有御赐碑和祭文青石碑两座。

闵江金山塔
在福州市西郊8公里闽江西港。江心突起一阜,峭拔寻丈。现存的金山塔寺为1934年重建。塔前有一座殿,塔后有一层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所有楼阁均四面开窗,占地虽小,有外景可借。明代抗倭名将张经,少时曾在此读书。

闵王王审知墓
在福州市北郊莲花峰的斗顶山。王审知(862-925),光州始(今属河南)人。唐末,从其兄王潮起兵,入据福建,封闽王。他治闽39年。墓原在凤池山,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迁葬于此。莲花峰是郡城主峰,旗鼓分列,面对五虎,气势宏伟。陵园内原有殿堂、牌坊以及莲花、永兴两院(寺),闽亡,均废。明宣德四年(1429年)又遭屯军盗掘,今仅存三层坟台及翁仲、石兽等。

闵王德政碑
在福州市庆城寺(路)闽王祠内。闽王王审知(862-925),唐末割据福建,五代时封闽王。治闽39年,颇有功绩,所世誉称“开闽王”。此地原为他的故宅,闽亡,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改为庙圯。自宋至清,每年立春日,郡守都率群僚来祠取土捏制春牛,发动春耕。碑全称“恩赐琅邪郡王德政碑”,高4.9米,宽1.87米。

鼓山
在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距市区17公里。山延袤数十里。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故名。山中涌泉寺是福建著名寺院。寺东灵源洞、听水斋、白猿峡一带,岩石嵯峨,摩崖密集,誉称“石鼓都会”。寺西苍松翠柏,曲径通幽,有鼓山十八景,白云洞诸胜。寺西南为登山石板路,长3.5公里,石磴达2500余级,洞途青松夹道。

鼓山十八景
在鼓山涌泉寺西、狮子峰下。岩壑幽奇,山径盘曲,苍松成荫。附近有岩洞,广16米,深7米,内有一尊2米左右达摩坐像。洞内一壑清泉,洞前插一片石壁,古人取达摩面壁之义,名“达摩洞”。洞周有石灶、仙猿岩等胜迹。

鼓山摩崖题刻
在鼓山上。山上岩壑幽奇,镌刻在岩壁上有宋至民国的摩崖题刻约547段。尤以灵源洞一带最为密集。灵源洞有摩崖题刻268段,真草隶篆俱备,宛如一座书法宝库。著名石刻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以及当代郭沫若等题刻。

千佛陶塔
在鼓山涌泉寺。计一对。烧造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原立在福州市南台岛龙瑞寺,1972年移此,分立在天王殿前,东名“庄严劫千佛宝塔”,西名“贤劫千佛宝塔”。塔为陶质,上施釉,作紫铜色。仿木构八角形楼阁式,计9层,高6.83米,座径1.2米。系分层烧造,然后拼合而成。塔壁共贴塑佛像1078尊。以陶烧造的大型宝塔,为国内罕见,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白云洞
在鼓山西北隅。距涌泉寺约7公里。洞在悬崖陡壁间,广约36米,深7米。堵洞为佛堂、僧舍。有石为天,不施片瓦。洞外雨丝纷垂,淋不到窗棂;白云绕缭,迷蒙满洞。从洞口俯视,危岩如削壁,长涧若深渊。登此洞需穿过3座危岩阻梗的三天门,爬越一段两侧深涧的龙脊道。

涌泉寺
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海拔455米,占地25亩。此地原为一积水潭,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请名僧神晏来居。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改称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毁于火,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规模雄伟,列为清末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寺以藏经、藏版驰名国内外。有明代南北藏、清代龙藏、日本续藏等,还有明清两代本山高僧元贤、道霈等著述和其他翻刻计7500多册,尚存明清经版万余方,和苦行僧刺血书写的佛经675册。

罗星塔
在福州市东南21公里处马尾港的罗星山。俗称磨心塔。明万历间(1573-1620)塔毁,天启间(1621-1627)重建为七层八角石塔,高31.5米,耸立港口。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两军即在塔下交火。

马江昭忠祠
在福州市马尾港的马限山麓。依山傍水,面对罗星古塔。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为纪念中法战争马江海战阵亡烈士而建。前后两进,正厅及两庑祀殉难官兵796人,前厅有石碑一方,记海战经过。祠西为墓园。

迥龙桥
在福州市郊闽安镇邢港上。建于五代。四墩五门,花岗石砌造,长66米,宽4.8米。桥上护有石栏杆、栏柱36根。南宋淳佑间(1241-1252)重修后,改名为飞盖桥;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镇官沈某重修后,改名沈公桥。现存结构多为唐宋时期遗物。“闽中桥梁甲天下”,但五门以上唐桥尚属罕见。桥的两端各有庙亭一座,均清代重建。西北端为玄帝亭,旁立宋观文殿学士郑性之所书“飞盖桥”和清“沈公桥”石碑。

烟台山
在福州市区闽江南岸,梅坞与麦园顶中段的藤峰。因元末至清初设有烟暾以为报警之用,故名。1962年建为公园。一阜临江,视野开阔,能纵览榕城全貌。北望三山两塔雄峙。

崇福寺
在福州市北岭下,距城约8公里。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后废。明末清初重建,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始具规模,后逐渐发展,梵宫林立,殿宇巍峨,至清末成为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寺在象峰之麓,松柏参天,有清涧一曲绕寺而过。现存殿宇,多为光绪年间(1875-1908)所重建。

清真寺
在福州市安泰桥南。此地原为五代闽王的太平宫,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为万寿院(佛教寺),元至正间始归伊斯兰教,改造为清真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毁于火,是年冬重建,越八年始落成。重建的寺,属东方建筑形式。现存大殿为1955年重建,改为工字形。寺内有永乐圣谕、嘉靖重建清真寺记等石碑。是福州唯一的伊斯兰教寺。

陈绍宽故居
在福州市郊城门乡胪雷村,距市区16公里。建于1921年。由门楼、庭院、厅堂、后院等组成。共三厅二十四房,周围风火墙,面积757平方米。故居西侧一园,占地4000多平方米,园中鱼池、亭阁,清静幽雅。陈绍宽(1888-1969),福州胪雷人,我国近代著名海军将领。

林纾墓
在福州市北郊新店乡白鸽垄山。墓用三合土修筑,宽10米,深18米,坟如坐椅。墓碑刻“清莲塘林畏庐先生之墓”,转角石柱上隶书联对:“著述倘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系林生前自撰,表达其终生抱负。林纾(1852-1924),我国最早的欧美文学翻泽家。字琴南,闽县(今福州市)莲宅乡人。他不识外文,翻译全靠他人口述故事,以古文意译欧美等国小说170余种。所译名著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

福清市
黄铬重纶牌坊
在福清市南门。明崇祯元年(1628年)为纪念叶向高两度任内阁首辅而建。坊石构,仿楼阁式,十二柱九间,通高10米,重檐四坡顶。面阔3间,宽11米。搁扇之上放置荫封叶向高曾、祖、父、子四代人的诰封牌,全文21行,134字。二层为坊匾,楷书:“黄阁重纶”字径2尺许。三层顶楼,仿木构。楼中竖匾:“恩荣”,匾周透雕双龙绕护。

瑞云塔
在福清市区龙首桥 (又称利桥) 北岸的小孤山上。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历时十年始成,现寺圮塔存。塔八角七层,高34.6米,用雕琢精致的花岗石砌筑。外形仿木色楼阁。第一层北面开门,门两侧有一对石雕守门神,其余7面设佛龛;第二至六层,两面开门,六面设佛龛;第七层四面开门,四面设佛龛。塔外作八角空心室。全塔有大小浮雕佛像388尊。

龙江桥
在福清市海口镇,横跨龙江出海处。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创建,历经明清两代重修,仍保存原貌。为石质梁式桥,长476米,面宽5米,有船形墩39座,分水40道。桥面两旁置扶栏。桥西南端有七级六面实心石塔两座,各高约6米。此桥是继泉州洛阳桥之后的又一巨大工程,为福建省著名古桥梁之一。

黄檗山万福寺
在福清市渔溪镇梧瑞村。唐贞元五年(789年)创建。明中叶毁于兵灾。崇祯十年(1637年)僧隐元著手重建,规模宏大,今仅存法堂和隐元和尚题刻的舍利塔。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应日本长崎的崇福、兴福诸寺主持的邀请,束装率徒30余人东渡。七年后,在京都东南郊建造一座大寺,以“黄檗山万福寺”名之,成为日本佛教黄檗宗的发源地。1973年为纪念隐元三百周年忌辰,在日本出版巨帙《黄檗文化》图集,全面介绍他东渡时带去的汉学、医学、建筑、雕塑、书画、音乐等对日本的巨大影响。

石竹山
在福清市西宏路镇。因山势峭拔,石柱耸立,竹木葱郁而得名。山上奇岩幽洞甚多。半山亭建在危岩“一片瓦”之下,既险且奇,有徐霞客惊叹“无与为对”。始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的石竹寺,镶嵌于半山岩壁间,殿宇巍峨,宛如空中楼阁。山上有宋朱熹、明叶向高和近代萨镇冰等名人题刻。山下的鲤鱼湖为福建四大湖泊之一,风景优美。1958年山南建成东张水库,水面约15平方公里。

天宝陂
在福清市西宏路镇观音埔村。始建于唐天宝间(742-756),因而得名。是闽中地区现存古代大型水利设施。灌溉农田数千顷。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重修。元符元年(1098年)知县庄柔正再次重修,熔铜液以固基,改名元符陂。水渠长2300米,千年来,天宝陂经受风雨、洪潮考验,发挥巨大的水利效益。

瑞岩
在福清市的海口北面,距市区10公里。周围皆土山,独此岩怪石峥嵘,叠成千姿百态的天然洞景。岩分前后,前岩辟自北宋,岩上有瑞岩寺,宣和四年(1122年)建。寺的西垣外元代利用岩石自然形态,巧妙凿成弥勒造像一尊,高厚各约9米,宽约10米。后岩辟自元明之际,上有报恩寺等。明抗倭名将戚继光《瑞岩寺新洞碑》称此岩有三十七洞天胜景。摩崖上有明叶向高和戚继光等名人的题刻百余处。

长乐市
三峰寺塔
在长乐市区西南山顶。宋崇宁间,有僧于山顶筑台讲经,后富室林安上就台址建佛庵。以后,寺僧又建浮屠7级,即今三峰塔。明初郑和下西洋船队驻泊长乐,曾两次修三峰寺。今寺废塔存。塔为石构,仿木楼阁式,八角七层,高27.4米。特别是自第一至六层,有25面塔壁浮雕莲花坐佛,各作2排,每排4尊,共200尊。

天妃灵应之记碑
现置郑和史迹陈列馆内。俗称郑和碑,原在长乐市南山天妃宫内。碑高1.62米,厚0.16米。碑额系书“天妃灵应之记”。明宣德六年(1431年)十一月立石。碑文记述明郑和出洋船队,每次启航前,都到南山天妃宫祈求庇佑,其中还对航行的时间以及船只、人员、编制、修舶设备等提供了可靠资料。

金刚腿
在长乐市石龙村。与福州市的闽安镇隔江相峙。金刚腿是一条形如穿靴巨人腿脚的巨岩,从山麓一直伸到江面。腿下中空如桥梁,腿部翘起,靴底悬空部分长26米,靴长约1米,为“闽江七景”之一。乘船出入闽江的人,都为这天然巨石所吸引。金刚腿是江水和海水的分界处,每当溪洪与海潮相遇时,浪涛冲击,蔚为奇观。

龙泉寺
在长乐市鹤上乡沙京村五峰山。寺创自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唐百丈禅师落发于此,道成,建法堂。唐懿宗赐名“龙泉”,香火极盛,寺僧二三百众。五代后晋、明万历及清乾隆间均有重修扩建。寺几经兴废,尚存唐代殿堂石柱8根,高5.6米。寺后崖壁有唐代浮雕立佛造像一尊。相传佛脐能出米,俗称“流米佛”。

闽侯县
陶江石塔
在闽侯县尚干镇塔林山上。相传建于南朝陈天嘉年间(560-566)。八角七层实心仿楼阁式石塔,高约18米,座宽3.2米。每层塔壁均刻有一至三尊盘坐莲台佛像。雕刻古拙,形态生动;尤以龙的体态,身短脚粗,头小角简,尾少分岐,为他处所罕见。是福建省现存年代较早的古石塔之一。

林祥谦陵园
在闽侯县尚干镇枕峰山。距福州市区20公里。自麓至顶,砌有围墙,面积5000平方米。进大门有100多级台阶。林祥谦(1889-1923),闽侯县尚干镇人。著名“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被敌人屠刀砍死,遗体秘密运回家乡安葬。1963年陵园建成,迁葬于此。

雪峰崇圣禅寺
在闽侯县大湖乡雪峰,距福州市77公里。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僧义存入山在柽洋筹创,六年后初具规模,赐名应天雪峰禅院。乾宁元年(894年)移寺陈洋(即今所),闽王捐资赞助,厦屋弥布全山。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今名。现存庙宇多为清光绪间(1875-1908)重建,规模雄伟,为清末福州五大禅寺之一。殿左有“义存祖师塔”。附近有枯木庵。

义存祖师塔
在雪峰崇圣禅寺内。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义存自画塔样上呈,闽王王审知派人赴江西瑞迹山选取石材并建塔。次年,义存圆寂。据《雪峰山志》记载,塔内有铭与序的刻石,计225字,系义存自撰,王审知署名。义存(822-908),南安县人,俗姓曾,12岁出家,十七岁落发,后游吴楚秦燕等地,精通禅理,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到雪峰结庵宏法,僧徒及远道来学者数以千计。禅宗“一花五叶”中的云门、法眼二宗,均出其门下,在佛教史上颇有影响。雪峰亦因其名播国内外。

雪峰枯木庵
在雪峰崇圣禅寺附近。相传为义存祖师初入山时栖止的地方。庵内枯木一株,已无枝梢,高3.32米,围7.13米,树腹早朽空。其表层厚约7厘米,南向开一门孔,树腹中可容数人。腹壁刻三行左读的文字,正书,字径12厘米。树壁刻碑已历1000余年,金石家称为“树腹碑”。惟碑的下半段有7字已在100年前被火灼烧。庵二层,重檐歇山顶,为保护枯木而建,历代屡有更迭。现庵系近代所建,1974年重修,内祀义存祖师像。

十八重溪
在闽侯县南通乡,距福州市约20公里。因有十八条支流而得名。景区融山、水、石、洞于一体。十八重溪是洁净的季节河,浅水区是天然的游泳场。枯水季节河床干涸砾石裸露,一些伏流段只闻水声不见水流。

侯官塔
在闽侯县上街乡侯官市。塔石构,七层四角,实心。边宽1.8米,高6.8米。塔座东面楷书刻铭“镇国宝塔”。1984年落架大修,塔下地宫出土青釉罐、开元大铁钱等文物。相传侯官市常遭水患。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建县衙于此,县令信奉游方僧人之言,在城隍庙旁山岗上建塔,以镇水妖,故塔俗称“俘镇塔”、“护镇塔”。卓然屹立闽江畔,成为侯官标志,是闽江中游的一大景观。

李纲墓
在闽侯县中房乡湖里村、大家山南麓。墓为砖石结构,三面围有短墙,入口有石坊,额题“古社稷臣”。坟前有丈余石碑,上书“宋丞相李忠定公之墓”。坊和碑都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时所补立。墓道离墓园百余步,翁仲、石兽、望柱、旗杆石等分立两旁,颇为壮观。李纲(1083-1140),福建邵武人。靖康初为尚书右丞。金人入侵,以主战被谪。南宗高宗即位迫于舆论,召为宰相。他主张用两河义军,荐宗泽、张所等抗金将领,思图恢复中原。在职仅70余日,又罢免。晚年退居福州,绍兴十年(1140年)卒葬于此。

连江县
云居山
在连江县城东、闽江与鳌江之间,距县城7.5公里。山巅有云居寺,建于唐代,宋元屡修,清康熙间(1662-1722)重建。寺前峭壁竖立,中镌“天上云居,人间仙境”八字。每届秋日,游者多宿上庵寺,以待翌晨登普光塔观日出。过山巅有下庵寺,建于明代。

青芝山
在连江县棺头镇,距县城10公里。以洞景奇观与武夷山水景并称“武夷九曲水,青芝百洞山”。山上有青芝寺,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后殿,1934年重修前殿。

五虎礁
在连江县境闽江入海处。是闽江口重要标志。岩礁峻峭,因受海涛长期冲刷溶蚀,形似5只猛虎雄踞港口要津,故名。今近有岛屿如龟,俗有“双龟锁口,五虎守门”之说。

陈第墓
在连江县官岭村戈沃山中。三合土筑,深8米,宽6米。坟前立碑。陈第(1541-1617)连江凤城镇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犯闽海,陈第献《平倭策》。万历二年(1574年)为抗倭名将俞大猷招留幕下,随俞出守蓟门任游击将军十年。归后闭门著书。万历三十年往台湾剿倭,考察高山族民俗风情,撰《东番记》,是研究高山族的重要文献。

平潭县
海坛岛#
在福建省东南沿海、福清湾东侧。又称平潭岛,面积约360平方公里,为福建省第一大岛。岛上有三十六脚湖,面积2平方公里,深达16米。四周峰峦重叠,湖滨奇岩错落。海坛岛西部海面上,二石并峙,高的约30米,低的约20米,前后排列,酷似舟帆,称“半洋石帆”。

三十六脚湖
在平潭县北厝乡中部,距县城3.7公里。是福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湖周长16.3公里。湖岸蜿蜒曲折,湾汊四伸似有36只脚,因而得名。湖水清碧,湖心有大小龟山、龙屿、钓鱼台、笔架潭、鲤鱼礁诸名胜。

半洋石矾
在平潭县苏澳镇看澳村西南海面上。巨石二方并峙,宛如碑碣卓立中流,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石。石长形,一高一低,高者约30米,低者高约20米。底部由一九礁石组成,形若船体。石帆顶端杂草丛生,俗呼“海山仙草”。过往船只与之相比,显得十分渺小。故有“有帆皆小,石帆独高”之说。

永泰县
方广岩
在永泰县葛岭山腰,距县城24公里。岩在层峦叠嶂、林荫蔽日之中,突出巨石一块,凌空舒展如片瓦,遮地千余平方米,人喻其为广寒仙宫。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在岩上建佛亭,明中叶扩建为寺。每年中秋夜,皓月斜照岩上,观之如童子拜观音,自古传为奇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附近增建天泉阁5间,背依千仞岩,面临百丈深壑,楼楹联云“石室云开,见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帘风卷,露半天楼阁,十二栏杆。”阁旁有洞称炮洞,游人辄地洞中燃炮,四山震动,回音半小时不绝。

姬岩
在永泰县白云乡。相传闽王王审知妃葬此。上有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创建的古刹一座,历代屡有重建维修,殿宇今仍完整。岩方圆十多里。岩石凸出,可坐数百人。过数百步,两崖夹峙,直刺霄汉,摩崖上镌有黄任所书的“天门”两大字和其他名家题刻。过天门抵雷劈洞,有巨石如舟,旁建鬟翠楼。楼左不远有石室,供奉三真人,其下即为龙都津,深不可测,壁石妖娆若龙,泉从龙首涌出,水冷如冰,从不干涸。

名山室
在永泰县大洋乡院里村高盖山。山上有石洞,长方形,分东西两室,可容数百人。洞前有石如龟。岩壁上有一大组浮雕佛教故事,是福建罕见的石窟造像。室内仙公殿,始建于唐文德元年(888年),几经兴废,元、明间重建。上山道旁两岸陡立,有120级石阶连叠直上,恰似天梯,称“登云梯”。梯顶一石,刻“第一山”。盘旋百步,瀑布水帘倒挂,飞泉下清潭如镜。距洞里许为顶峰,登顶眺望,奇峰环绕。

闽清县
白岩
在闽清县城西南50公里。以危岩峭拔、色白如玉著称。山上有白岩古刹,宋元明清历代屡有扩建维修,规模宏大。周围十余里内,怪石嶙峋,幽壑珠瀑,千姿百态,有观音岩、悬鱼洞、一片瓦、飞来桥、犁头厅、石门等上百个天然奇景,故别称百景岩。南宋朱熹于岩上题刻“八闽岳祖”四字。洞内有明翰林黄文焕读书处,雅号静室。

文庙
在闽清县梅城镇。

石塔
在闽清县梅城镇。

白云寺
在闽清县白樟镇。

朱熹“流云”题刻
在闽清县下祝乡。

罗源县
圣水寺
在罗源县城南莲花腰,离城半里许。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今寺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建。寺3楹,面积3000平方米。大殿为悬山顶,面阔5间,进深4间。旁有栖云洞,为天然石洞。内有南宋淳佑八年(1248年)雕刻的罗汉石像16尊和明代补刻的2尊,神态各异,造型美观。龙虎岩下有清泉从石罅中流出,水质清醇,含多种矿物质,传说有疾者饮之多愈,遂有“圣水”之名。

碧岩
在罗源县城东17公里的罗源湾畔岭头山上。拾级而上,山腰有巨石突起,貌似蟾蜍。由石缝中转侧穿入,悬崖峭壁,突兀眼前,高100多米,其下有天然洞室,洞高20多米、广600平方米,碧岩寺即在其中。石洞正上方有一树倒悬,名千叶宝莲花,四季长青。

才翁石
在罗源县凤山镇白塔村。花岗岩石,高4米,宽6米,厚5米。石旁有榕树。宋福建观察使苏舜元(字才翁)路经罗源,在此小憩,见佳树奇石,欣赏之余,秉笔书题“才翁所赏树石”勒之石上,字约35厘米见方。其后,宁德主簿、诗人陆游经过此地,见字迹、奇石可爱,乃告知县令项服膺,作栏回护。

陈太尉宫
在罗源县中房乡曹峰村。始称高行先生祠,祀唐隐者陈苏。相传祠建于后梁开平间(907-911),因神受封太尉,故名“太尉宫”。占地11亩。但各时代建筑各有特点,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陈苏,河南固始人,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隐居罗源曹峰,劝人农桑,立乡校。罗源人感其德,立祠祀之。其神宫几遍全县。